美食之都沦陷?预制菜进军香港美食圈,米饭变预制引网友热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21:13 2

摘要:刚刷朋友圈发现,旺角那家我从小吃到大的冰室,白饭也换成内地预制米——老板亲口承认,去年开始就这么干。

香港人吃外卖多贵,点一碗牛腩面58块,吃完心里还空空的。

刚刷朋友圈发现,旺角那家我从小吃到大的冰室,白饭也换成内地预制米——老板亲口承认,去年开始就这么干。

这消息像一记闷拳。

到底谁先动的手?

我把聊天记录翻出来,是他去年六月跑去深圳龙岗工厂看完机器,回来就把厨房切了三成,原来三个煲仔炉只剩一个。

锅铲声少了,出菜倒更快。

牛腩还是牛腩,可味道像隔着塑料膜焖出来,香料味冲,却不留余香。

朋友阿浩在茶记当厨,他说每天只需拆袋、剪包、倒进铁盆搅两下,工资却少了八千。

他叹气,“我学十年牛腩,现在变成微波师傅。

不止小铺。

万世集团一个月塞给香港四万多包预制包,连大学饭堂、火锅店都能吃到同一口黑椒牛柳。

另一家本地厂招业务员,一人一年拉二百间店,从将军澳冰室到中环外卖柜,全是同款蒜香骨。

租金压顶、请人太难,店主个个算同一条账:一人厨房换成两平方的冰箱,省掉三四万港币人工。

省出来的钱交房租刚刚好,可顾客吃到的是工厂味。

游客来香港,想看的不是扫码即取,是铁镬溅油、奶茶拉茶。

要是哪天庙街鱼蛋和便利店关东煮一样味道,这城市还剩什么?

我把牛腩面拍照发群,有人回:味道还行吧。

几秒后,另一个发了一张图,铜锣湾一家茶餐厅门口大排长龙,门匾写着“坚持生炒不预制”。

两张图放在一起,像在打架。

我懂了,这事没有统一答案。

老店要么减人减味活下去,要么坚持锅气慢慢熬。

食客的钱包正在投票,但别忘了,嘴也会说话。

当有一天“快”把“好吃”彻底吃掉,香港就真的成了打卡布景板。

愿老板别只记得算数,也请记得,锅巴里那一声脆响,才是香港最动人的底味。

来源:好学蛋糕T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