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妈,艾斯玛上幼儿园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22:15 1

摘要:“干妈,你当奶奶啦!”“干妈,艾斯玛上幼儿园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玉米提·依买尔,每到家里有什么喜事,就会打电话、发短信和结亲老师石利娟分享内心的喜悦。

“干妈,你当奶奶啦!”“干妈,艾斯玛上幼儿园啦!”……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玉米提·依买尔,每到家里有什么喜事,就会打电话、发短信和结亲老师石利娟分享内心的喜悦。

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曾经“干妈”在他膝盖受伤手术治疗时,忙前忙后帮忙办理住院手续、多日悉心照顾;在宿舍、教室、食堂里相互交谈、一起聊喜欢的古诗词;家访时一起学习时政,一起动手包饺子的温馨画面仍然历历在目。这是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文学艺术学院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形成了创建工作常态化、育人阵地实体化、融情共建立体化、社会服务专业化、示范引领特色化和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化一促进”模式,创建工作效果明显。

一走进文学艺术学院,映入眼帘的是“同心同德”4个大字,表达着全院168名教职工的心声。“民族团结林”里,象征勤奋的丁香花和象征希望的月季点缀其中,在草坪中央围出了一个心形,象征着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同胞心。这是学院各族师生一起劳动的成果,不仅仅寓意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同时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青年学生心中,让青年学生沉浸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中。

像这样的民族团结印记在文学艺术学院随处可见,学院打造的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军垦文化于一体的“一路二廊三厅四室五区”校园文化景观深受学生喜爱。一路二廊展示了学院各族师生情同手足、亲如一家的生动画面;院史展厅、美术展厅、非遗中心展厅蕴藏了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美育艺术实践基地、校级样板党支部工作室、中华文化体验室里,一场场融民族团结教育的文学、美术、音乐、摄影等综合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嵌入师生心中;住宿区、饮食区、活动区、学习区、健身区营造了“共居共学、共乐共成长”的嵌入式校园生活环境,促进了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在一颗颗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感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故事,朴实的西部人民风情面貌,壮美的新疆大地美景,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访惠聚”工作的点滴,校园“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瞬间,新疆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生活的画面……在博学楼大厅,《和美新疆——那人·那景》水彩作品展围绕“石榴花开”“别样风情”“大美新疆”三个主题,在画卷上徐徐洇开,将民族团结故事娓娓道来。

这是文学艺术学院教师樊德喜与其研究生、本科生数次赴南疆采风,并结合“访惠聚”干部介绍的见闻感悟,经过加工创作而成。近年来,学院结合专业实践,利用重要节点,定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着力打造以民族团结教育为内容的话剧演出、诗歌传诵、民乐演奏、书法展示、绘画展出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各族师生专项联谊100余场,绘作了反映胡杨精神的百米长卷《大漠精魂》,多维度、立体化推进民族团结。

为了扩大民族团结创建的辐射面及影响力,每年暑期,文学艺术学院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师生奔赴天山南北的兵团师市、团场、连队和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开展文艺汇演、墙绘制作、教育关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活动,以歌舞展演、美术创作交流、文化讲座等形式助力文化润疆。

在第十四师皮山农场一连,以美术与设计系为主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一幅幅民族团结主题墙绘;在石河子总场,以中文、新闻专业为主的学生们采写了民族团结故事,感悟兵团基层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发展成就;在第五师八十三团民族团结大舞台上,以音乐与舞蹈专业师生为主的团队成员,用二胡独奏、扇子舞、流行歌曲串烧等形式多样的节目,为当地各族职工群众带去了一场展现民族大团结的视觉盛宴,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在一次次活动中,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越架越牢。

学院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多方面协作,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少数民族非遗研培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派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赴和田地区策勒县“访惠聚”工作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服务,派出音乐、美术专业学生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文艺支教,助力基层学校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其中,学院依托省级文科基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展的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至今已举办新疆各民族刺绣、土陶烧制技艺、印花布织染技艺、新疆曲子、塔吉克族鹰舞、《玛纳斯》史诗说唱等传承人培训17期,参训600余人,推动了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第六师红旗农场的左拉汗受训后成立了哈萨克族刺绣合作社,年收入突破五万元,并带动连队妇女职工一起创业致富,成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

经过多年努力,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整个校园。学院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先后获评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兵团优秀基层党组织,近20人获得省级和校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为推进兵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力量。

石河子大学

文字:宿闪闪

图片:由文学艺术学院提供

编辑:宿闪闪

编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来源:石河子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