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粉、黑水虻虫粉等作为潜在的鱼粉替代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替代蛋白源在营养成分、生产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各具优势。不同动物蛋白源具有各自独特的营养特性,在替代鱼粉方面具备不同的优势和缺点。
肉骨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粉、黑水虻虫粉等作为潜在的鱼粉替代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替代蛋白源在营养成分、生产成本和可持续性方面各具优势。不同动物蛋白源具有各自独特的营养特性,在替代鱼粉方面具备不同的优势和缺点。
PART.01
肉骨粉
肉骨粉是屠宰厂副产品,以家畜躯体、残余碎肉、骨、内脏等作为原料,经高温处理、蒸煮、灭菌、脱脂、干燥、粉碎等工艺流程制作成的粉末状产品,其生产过程如图1。
图1 肉骨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注:资料来源于冯定远等)
肉骨粉外观呈黄色至黄褐色,有特殊气味,无腐败迹象。
从营养成分来看,含粗蛋白50%~60%,干物质90%,粗灰分26%~40%,粗脂肪8%~12%,粗纤维
作为动物原料,肉骨粉是优质钙磷来源,含量高且比例适当,磷均为可利用磷。
虽然肉骨粉可以作为饲料使用,在使用中需特别注意其质量和安全性。与鱼粉相比,肉骨粉存在氨基酸平衡性差及消化率低等问题,需要和其他蛋白源配合使用。
PART.02
蚕蛹粉
蚕蛹粉是通过蚕蛹干燥和粉碎处理后得到的,含较高的粗脂肪。饲料用蚕蛹粉颜色呈淡褐色,应无霉变、异味或异嗅,其生产流程如图2。
图2 蚕蛹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注:资料来源于刘敏等)
蚕蛹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粗蛋白54%、粗脂肪25%、粗纤维
需注意的是,蚕蛹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特定的处理,与其他蛋白质饲料进行配合才可作为全价饲料。
蚕蛹粉的脂肪
PART.03
血 粉
血粉是将家禽血液收集后经凝固、高温处理、去液、晾晒和烘干,最后打成粉,细菌含量较高,在使用前需要经过杀菌处理,其生产流程如图3。
图3 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注:资料来源于姜大力等)
血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含粗蛋白80%~90%,粗脂肪、粗纤维和粗灰分分别为0.6%、1.3%和3.3%。还含1.8%无氮浸出物和多种常量和微量元素,比如钠、钴、锰、铜、磷、铁、钙、锌、硒等,其中铁含量极高,每千克含30mg左右,远超过肉类。然而,血粉中的钙和磷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20%和0.24%。
粗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利用效率不高。
氨基酸方面,血粉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较低,为7%~8%。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在饲料行业,基于成分的不同,通常会将血液制品分为血液、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三类。
血粉的适口性相对较差,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可能会降低营养价值,相比之下,鱼粉的适口性更好,更容易被动物消化吸。
PART.04
羽毛粉
羽毛经高温高压处理后,被水解、烘干、粉碎,随后进行化验并以成品形式包装,其生产流程如图4。
图4 羽毛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注:资料来源于郭爱红和陈明等)
羽毛粉含蛋白质77.9%,粗纤维0.7%,粗灰分5.8%,粗脂肪2.2%;氨基酸含量丰富,甚至超过鱼粉,但是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羽毛粉中的胱氨酸在所有原料中含量最高。羽毛粉还含大量的VB12和部分矿物质元素。
与鱼粉相比,羽毛粉蛋白质含量低,不易被消化吸收,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选择饲料时,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搭配不同饲料,以确保动物获得充足、均衡、安全的营养。
PART.05
黑水虻虫粉
黑水虻虫粉也称黑水虻幼虫粉(BSFLM),是由黑水虻(Hermitiaillucens)幼虫经过筛分、烘干、粉碎处理后得到的干虫粉,其生产流程见图5。
图5 黑水虻虫粉的生产工艺流程
黑水虻属于双翅目水虻科,以其高效转化能力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闻名。黑水虻幼虫能够将畜禽粪便、生活餐厨垃圾等有机质转化为自身营养成分,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物量大、易于加工和营养全面的特点。
虫粉含粗蛋白45.2%,粗脂肪31.4%,粗纤维6.4%,粗灰分8.3%和无氮浸出物4.9%,必需氨基酸模式与鱼粉相似,在动物饲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黑水虻虫粉在鱼类饲料中的最适添加量还不明确,目前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完善黑水虻的生产加工、提高产品价值、降低生产成本。
PART.05
不同动物蛋白源与鱼粉营养成分比较
肉骨粉、血粉、蚕蛹粉、羽毛粉和黑水虻虫粉等动物蛋白源,不仅可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还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粗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同动物蛋白源与鱼粉营养成分比较如表1。
表1 不同动物蛋白源与鱼粉营养成分比较(%)(注:-表示文献中未提供数据)
进口饲料原料资质:
1、境外生产厂家申请农业部进口饲料登记证,需要委托境内代理机构申请。
2、境外生产厂家需要申请海关总署输华准入名单。
来源:perfect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