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6日凌晨1点的东莞江边,戴女士牵着狗准备结束深夜遛弯,一阵若有若无的呼唤声突然从桥下飘来:"有人吗?有没有人?" 当时正值中元节,民间常说这天"地门开,百鬼行",戴女士后背一凉,差点以为是听错了——谁会大半夜在桥下喊人?
9月6日凌晨1点的东莞江边,戴女士牵着狗准备结束深夜遛弯,一阵若有若无的呼唤声突然从桥下飘来:"有人吗?有没有人?" 当时正值中元节,民间常说这天"地门开,百鬼行",戴女士后背一凉,差点以为是听错了——谁会大半夜在桥下喊人?
她站在原地不敢动,声音却断断续续持续了五六分钟。不是尖锐的"救命",更像无助的喃喃自语。戴女士心里直打鼓:中元节讲究"不晚归、不吹口哨、不答陌生声",老一辈人总说,深夜回应不明呼唤容易"招东西"。可转念一想,万一真是有人遇险呢?纠结再三,她咬咬牙掏出手机手电筒,朝桥下照去——光束扫过的瞬间,她倒吸一口凉气:一个男子蜷缩在阴影里,头上的血已经凝固,眼角和耳朵肿得老高,正虚弱地抬头看她。
"我当时腿都软了,除了害怕啥也想不到。"戴女士事后回忆,第一反应是给丈夫打电话。丈夫在电话里喊"快报警",她才哆嗦着拨通110。很快,警车和救护车闪着灯赶到,男子被抬上车时,还断断续续说了句"夜跑摔的"。原来他是深夜跑步时踩空,从桥边斜坡滚了下去,头部着地后使不出力气喊救命,只能断断续续呼喊。
这事传开后,有人说戴女士"胆子大",也有人感叹"中元节的禁忌救了人"。其实中元节作为传统节日,本质是"敬祖尽孝",所谓"鬼门开"的禁忌,更多是古人对夜晚安全的提醒——以前没有路灯,深夜在外确实容易出意外。戴女士的经历恰恰说明:所谓的"灵异",可能只是现实中需要帮助的信号;而打破恐惧的,往往不是勇气,是"怕真有事"的那份善意。
现在想想,如果戴女士当时因"中元节禁忌"转头就走,那个夜跑者可能会在桥下撑到天亮。传统习俗要尊重,但人心里的善良,才是最亮的那束手电筒光——毕竟比起"怕鬼",我们更该怕的是"见死不救"的冷漠。下次深夜听到呼唤,或许别急着怕,先多问一句"你需要帮忙吗",说不定就能救下一个命。
来源:胖哥私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