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面包店排长队,98元吐司抢破头!什么才是面包的正常价格?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0:46 5

摘要:“月薪一万买不起面包”的话题日前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如今在各大城市的精品面包店,10元以下的面包几乎绝迹,20元以上的牛角包、30元兜不住的碱水包、甚至高达98元一条的生吐司已成为常态。

一面是街头巷尾2元面包店前的长队,一面是精品烘焙店近百元一个的吐司被抢购一空,中国面包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分裂

“月薪一万买不起面包”的话题日前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如今在各大城市的精品面包店,10元以下的面包几乎绝迹,20元以上的牛角包、30元兜不住的碱水包、甚至高达98元一条的生吐司已成为常态。

走进任何一家一线城市的精品烘焙店,价格标签令人咋舌:上海纽约贝果博物馆的烟熏三文鱼贝果售价58元/个,银座仁志川日式烘焙店的生吐司卖到98元/条,且需要排队6小时才能买到。

好利来的果仁裸麦售价32元/个,超脆乳酪长棍19元/个;奈雪的茶紫薯芋泥吐司23元/个,肉松芋泥麻薯包16元/个。这些价格已经远超普通人的早餐预算。

相比之下,济南街头巷尾悄然兴起的2元面包店显得格外亲民。这些店铺面积不大,单个面包价格集中在2-4元区间,约有20款面包可选,包括肉松、红豆、椰蓉等经典口味。

高端精品面包店与平价面包店各自有着完全不同的客户群体。

精品店的消费者多是对品质生活有追求的年轻人。如济南某精品店店员陈女士介绍,他们的面包采用法国进口T65面粉和新西兰安佳黄油等优质原料。一款主打的全麦网红面包,采用天然酵母和新鲜坚果,售价30元。

消费者郭女士这样评价62元的“草莓甜甜圈”:“甜而不腻,入口芬芳”,为满足精致生活的追求,她认为这个价格值得。

而2元面包店则吸引了更多注重性价比的顾客。在济南西市场一家2元面包店,下午三点半仍然顾客络绎不绝。一位顾客表示:“我已经是第二次来这家店了,价格实惠,面包口感也好。”

面包价格上涨背后有多重因素。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是一个主要因素。小麦、奶制品、果仁等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不断上涨,这直接影响到面包的成本。

人工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供应紧缺,面包店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来留住优秀的面包师傅。

商圈内的烘焙店还面临着租金压力。业内人士王先生指出:“商场租金高,且水电费、人工等成本上涨,部分门店为覆盖成本,不得不提高面包售价。”

品牌溢价和消费需求的改变也对面包价格产生了影响。一些独立面包店通过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和提供独特口味的面包,吸引愿意为独特体验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

2元面包店能在高价围剿中生存甚至蓬勃发展,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

这些店铺通常侧重人工投入,设备则以实用为主。像醒发箱、烤箱等核心设备,单台成本控制在一两千元;而品牌面包店往往更倾向于配置高端设备。

在材料选择方面,2元面包店里的面包基本用面粉、动物奶油、黄油、鸡蛋等基础原料制作,品类聚焦于日常的面包。

2元面包店多选择开在社区附近,而不是租金高昂的商场。济南一家2元面包店的店长陈女士表示,她的店铺能在小区里慢慢积累起稳定客源,每日客流量能维持在三四百人,即使在烘焙行业淡季的夏天也是如此。

面包价格上涨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我们的邻国韩国同样面临着面包价格居高不下的问题。

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KOSIS)9月3日公布的数据,8月面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6.5%,涨幅是同期整体消费者物价(1.7%)的三倍以上。

面包主要原料小麦粉价格受俄乌战争长期化影响,2023年9月同比一度飙升至45.5%。

分析显示,韩国面包价格在主要国家中仍偏高。2023年,韩国面包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29,高于美国(125)、日本(120)、法国(118)。

高价面包店之所以能吸引消费者排队购买,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营销策略。

这些品牌往往通过限时、限购等策略,营造产品稀缺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如“石头先生的烤炉”会对招牌产品定时供应,每人限购两个,因此现场经常缺货。

黄油与面包品牌则通过门店设计制造排队效应。这个品牌的门店修得十分华丽,但内部空间却极为狭小,限制了入店人数,把其他顾客全都安排到了店外排队。

这些品牌还采用“平替款引流+高价款盈利”的策略。例如UH祐禾推出了12元的蛋挞吸引客流,再通过58元的“黑松露吐司”实现毛利。

面对面包市场的巨大价格差异,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才是面包的“正常价格”。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而非成本。高价面包店出售的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现今越来越多的精致烘焙店是在售卖一种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成为社交网络上炫耀的资本。消费者在选择高价面包时,不再只是追求食物本身,更多的是追求在社交场合中所体现出的独特品位和生活态度。

然而,食品安全和性价比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上个月底,广州天环广场的黄油与面包门店就疑似因其“法式开心果树莓奶油塔”产品引发了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数十名消费者出现腹泻、高烧等症状,部分孕妇和儿童确诊细菌感染性急性肠胃炎,暴露了贵价面包行业在高速扩张中的失控风险。

面包市场的两极分化反映了当下消费市场的多元需求。无论是高价的精致烘焙还是平价的2元面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相应的消费群体。

消费者郭女士的话或许代表了部分人的想法:“花20多元买一个面包,不太划算”。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愿意为62元的“草莓甜甜圈”买单。

所谓的“正常价格”,最终还是由每个人的消费能力和价值判断决定的。在多元化的市场中,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价格,都是“正常”的。

希望各位读者朋友关注、点赞、收藏,了解更多消费动态!

来源:乌萨奇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