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德校长导演惊世谋杀案!2003年益阳市“7·6”故意杀人案始末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7 09:52 3

摘要:李德秋,49岁,大专文化,原系湖南省重点技工学校益阳市第一技工学校校长、高级政工师。半年前的一天深夜,李德秋残忍地将自己的情妇胡婷抛入了滚滚的资江河里。

2004年3月29日,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德秋谋杀情妇案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德秋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李德秋,49岁,大专文化,原系湖南省重点技工学校益阳市第一技工学校校长、高级政工师。半年前的一天深夜,李德秋残忍地将自己的情妇胡婷抛入了滚滚的资江河里。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有着美好前程的校长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1954年9月20日,李德秋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石笋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兄妹4个,他排行老大。高中毕业后,李德秋手执教鞭,在家乡的中学当起了“孩子王”。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李德秋渐渐地感觉到了自身知识的贫乏,因此他白天上课,晚上便在昏黄的灯光下刻苦自学。1977年李德秋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年大学生涯结束后,李德秋被分配到原益阳县委(现为赫山区)组织部工作,也就是从这时起,李德秋开始步入仕途。此后几年,李德秋分别在赫山区的新市渡、樊家庙、谢林港等乡镇党委任职。1991年李德秋又被调往市劳动局任科长,2001年他的职务再度升迁,出任益阳市第一技工学校校长。

妻子黄雅娟和李德秋可以说青梅竹马,两人既是同村老乡,又曾在同一所中学当过老师,几十年风雨同舟,感情甚笃。他俩有一个儿子扬扬,大学毕业分配在行政机关工作。在大家眼里,这无疑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1999年9月的一天上午,时任益阳市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处党支部书记的李德秋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这时,门口走进来一位少妇。她个子不高,长得小巧玲珑、纤瘦清秀,虽已不很年轻,但那双略显忧郁的大眼睛却依然很灼人。

少妇自我介绍她叫胡婷,益阳市某厂的下岗职工,她是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找李德秋申请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

李德秋是农家子弟,对社会困难群体抱有一种本能的同情。因此,在审查完胡婷的资格和条件后,很快为她办妥了相关手续。事情过后,李德秋很快忘记了,因为他每天要处理很多事情,这是他的工作职责。但通过这次交往,李德秋在胡婷的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下岗女工,一桩在她看来不太好办的难事,在李德秋手中很快干净、利索地办成了;他的心慈、他的宽厚令胡婷感激涕零。此后,胡婷多次来李德秋的办公室看望李德秋,两人彼此熟稔起来。

攀谈中,李德秋了解到,胡婷时年36岁,幼年丧父,几年前下岗,不久又离了婚。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前夫,她现在孤身一人。

胡婷是用伤感而又略带羞怯的声音向李德秋叙述这一切的。她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把苦水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她的瘦弱,让李德秋的心中涌起了恻隐之情,她那双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忧郁更让李德秋心生怜惜,他决定帮帮这个可怜的女人。

如何帮?

听说胡婷至今仍失业在家,李德秋便通过关系介绍胡婷到一家酒店打工;得知离婚后胡婷一直住在城郊,起居、工作很不方便,李德秋又多方打听,终于在市中心为胡婷联系购得了一处两居室的房子。这一切让胡婷感动得一塌糊涂。

随着交往频率越来越高,两人的感情也在逐渐升温。胡婷向李德秋提出以兄妹相称,李德秋自然乐意认胡婷这样一位温婉、漂亮的干妹妹。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都能守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保持了一种纯洁、友好的兄妹之情。

2001年5月,李德秋的妻子黄雅娟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卧病在床,每天需有人陪伴。而此时的李德秋刚担任校长不久,学校摊子大,事情多,又难以抽身。因此这一段,李德秋忙得团团转,每天都要频频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

胡婷得知后,当即向单位请了假,来医院帮忙料理。对李德秋,胡婷更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此次黄雅娟的心脏病来得凶、来得急,较为严重。在照顾黄雅娟的过程中,看到黄雅娟缠绵病榻,胡婷的心里除了同情和怜悯,久而久之,竟鬼使神差般地涌上了一丝渴望。她在想,打小自己经受了太多跌宕起伏的生活之苦,她太需要一个爱她的人了。多年来,自己不就渴求一位温柔的男子相依相伴一生吗?经过这段时间的交往,她发现李德秋正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如果黄雅娟死了,自己要是能和李德秋成为夫妻那该多好!

有了这层想法后,胡婷开始在自己的关爱里加入了更多的女性柔情。李德秋心情不好,胡婷就陪他聊天,劝他多多保重,千万不要因此累坏了身体;李德秋胃口不好,胡婷就亲自下厨,烹制可口的饭菜给李德秋送来。

2001年6月,黄雅娟出院,李德秋的生活重归平静。一天上午,胡婷打来电话,说家中的热水器坏了,要李德秋赶紧过来修理。李德秋赶到胡婷住处,很快修好了热水器。喝完胡婷沏好的茶,李德秋正欲告辞,胡婷突然紧紧搂住了李德秋,然后将头就势偎进了李德秋的怀里。胡婷的举动,像决堤的江水瞬间冲垮了李德秋脆弱的道德防线,他不由自主地一把抱住了胡婷……

从此之后,李德秋和胡婷的情欲一发不可收。两人不仅工作时间经常在胡婷住处幽会,有时下了班李德秋还以加班、应酬等为借口,瞒过黄雅娟,留在胡婷家彻夜不归。

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李德秋的内心十分矛盾。毕竟和妻子相濡以沫这么多年,而且孩子也大了,一旦私情败露,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家庭,面对妻子和儿子,他甚至拼命强迫自己不去想这场游戏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因此,每一次和胡婷幽会后,他都有一种负罪感,可不知为什么,自己又挣扎不得,只能深深地陷在这情感的漩涡里。

2002年4月,李德秋又是打电话又是写条子,说一位至亲下岗再就业敬请关照。在益阳的地面上,他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谁能不给他面子呢?因此,胡婷很快又到了一家生意比较火爆的酒店上班,而且谋到了一份体面、轻松的工作——她专门负责清收酒店的欠账,不用天天上班,而且收入不菲。

为了照顾这家酒店的生意,李德秋经常到酒店吃饭,并且一有机会,李德秋就叫上胡婷;上外面歌厅唱歌,他也一定邀上胡婷。总之,只要是没有熟人参与的应酬,两人总是相伴相随。在情调浪漫的酒店包厢,在格调暧昧的包房,他们彼此动情地说着爱的誓言。然而李德秋作为有妇之夫,他和胡婷不可能成天厮守在一起。不在一起时,他们就把相互的思念和牵挂化作情意绵绵的手机短信。

由于李德秋的话费可以报销,他们甚至想出了一个既不用自己花钱,又可以尽情倾吐情思的联系方式,那就是胡婷先拨打李德秋的电话,等手机铃声响过一次后,李德秋再将电话打过去。

2001年国庆节,胡婷将自己对李德秋的爱尽情诉诸笔端,她给李德秋写了一段小诗。

李德秋生日那天,胡婷还亲手折了一只千纸鹤,表达自己对李德秋的祝福。

在这段时间里,胡婷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她甚至想象到了自己重披婚纱同李德秋走进结婚殿堂的情景。令人遗憾的是,就在他们两人感情越来越投入时,矛盾和裂缝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这就如同天底下几乎所有的婚外情都得不到善终一样,从确立情人关系的那天起,他们其实已经开始自掘温柔的“坟墓”。

2002年8月,为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李德秋经过多方奔走,终于将妻子黄雅娟调入市内的一家重点中专任教。当这个消息传到胡婷耳朵里时,不知道为什么,胡婷的心里陡然升腾起一股浓浓的醋意,想到她和黄雅娟之间悬殊的社会地位,她黯然神伤。

见到李德秋后,胡婷一头扑进他的怀里,哭着说自己从来没图过他什么,和他相处为的就是一份感情,可李德秋不把自己当回事。李德秋连哄带劝,并许诺以后帮她找份稳定的工作,这才使胡婷破涕为笑。

2002年底,技校新建宿舍楼,李德秋全家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对比之下,身居斗室的胡婷愈想愈觉得不平衡。

2003年入春后,胡婷所在的酒店对员工进行减薪,她的收入锐减。尤其令她惴惴不安的是,黄雅娟的身体似乎恢复得很好,人愈显精神。这让胡婷感到等黄雅娟死后自己同李德秋结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且李德秋搬到学校居住后,两人自由交往的障碍增多,她隐约地感觉到,李德秋对自己的爱意正在一点一点地降温,一点一点地冷却。

是不是李德秋对自己感到腻味了?是不是因为妻子的身体好了而冷落了自己?是不是从一开始李德秋就在和自己逢场作戏?是不是李德秋还是无法割舍对家的眷恋?

这一连串的问号撞击着她的心扉,令她惶恐,令她不安。如果失去李德秋,再还原过去荒芜的感情生活,她真不知道自己究竟还有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

面对这一切,胡婷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特别是早晨起床,李德秋离去后,照着镜子,面对渐逝的红颜,面对一份遥遥无期永远等待的情感,她陷入了无望的空虚之中。

她想的是,自己遭受过爱情失败的创痛,她不能再输了,而且再也输不起,必须尽早和李德秋摊牌。

2003年初的一天,她将李德秋约到家里,劈头就问:“你还要我等多久?”

胡婷的话,令李德秋的心猛地一沉,他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以前胡婷虽然流露过类似的情绪,但像今天这样表达得如此直白还是第一次,李德秋有些猝不及防。的确,随着妻子病情的日趋稳定,面对凝聚了许多生命岁月的家,面对经过几十年艰苦打拼赢得的社会地位,他开始重新审视他和胡婷之间的感情。他甚至问自己,以前是否因为对胡婷太过投入,才令胡婷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他有意慢慢疏远胡婷,降低两人之间的热度。他不再频繁地和胡婷幽会,也不主动和胡婷联系,胡婷打过来的电话,他也没有往日的热情。尽管如此,李德秋却并不想就此终结这场给他带来欢愉和年轻感觉的情感游戏。

他解释道:“现在不能离婚,除非黄雅娟死了,或者我调离技校。”

李德秋的想法是,黄雅娟一死,和胡婷结婚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此为其一;其二,他在技校任“一把手”位高权重,如果现在与妻子离婚,无疑将对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造成致命打击。因此,必须等调离学校后才能和妻子提出离婚要求。李德秋是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鱼和熊掌兼得。

李德秋的话,使胡婷气愤不已,她把所有压抑的怒火都发泄在李德秋身上。她拾起地上的拖把打过去,怒吼着,像发了狂的母狮一样拼命地撕打李德秋,继而揪住李德秋的衣领,绝望地摇撼着……

闹了一阵,胡婷最后逼李德秋将承诺写下来。在胡婷的威逼下,李德秋写下了如下的文字:“我的打算你知道,等黄雅娟死后,同你结婚,如果未死,等我离开技校后离婚。同时我已在做准备工作,你要坚持,要有耐心……”

然而,此时的胡婷已没有了耐心,她加快了“逼宫”、“转正”的步伐。

开始时她往李德秋家里打电话,不管是李德秋还是黄雅娟接听,她都会对着话筒破口大骂。

到2003年上半年,胡婷的吵闹进一步升级,她规定李德秋每天必须给她打一个电话,如果她要李德秋出来,李德秋无论在干什么都必须马上赶来。

2003年6月底,胡婷得知暑假后李德秋将去老家石笋联系生源,会在乡下住上一段时间。因此,6月27日中午,她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约李德秋去饭店吃饭,她想赶在李德秋下乡前,督促李德秋离婚。

在包厢内,她佯装打电话,向李德秋要过手机,然后嗤笑着问:“你胆子蛮大,今天大半天都没有给我打电话,是否你们两口子要去乡下?”说完,便拿手机猛地朝李德秋头上砸下来。

这一砸劲很大,手机表面都凹了进去,显示屏也裂开了。

李德秋非常恼火,两人由此大吵了一场。那一刻,李德秋心如裂帛。

事隔两天,即6月30日上午,李德秋正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报告,胡婷欲冲进会场,幸好被一位老师劝住。

德秋回家后,胡婷又紧追着打来电话,用尖刻的语言对他进行辱骂,说她在校门口等着,要李德秋马上出去见她。

胡婷摸透了李德秋的心里,她知道他死要面子,特别怕在公众场合丢脸。

李德秋只得将车调到家门口,坐在车里逃到了石笋。

李德秋的痛苦还远不止如此。自从和胡婷的私情曝光后,他和黄雅娟之间用几十年的真情构筑起来的爱的城堡开始变得风雨飘摇。以前相敬如宾的真诚和默契被无休无止的吵闹和冷战所取代,这个家已经硝烟四起。同时,他与胡婷之间的婚外情在学校也成了公开的秘密,有关两人的议论、传言风起云涌、沸沸扬扬。有老师甚至给李德秋写了一封“上校长万言书”,其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借古喻今,影射他与胡婷之间的暧昧关系,奉劝李德秋洁身自爱。

回到石笋老家,李德秋一直恍恍惚惚,胡婷始终鬼魅阴影般盘踞在他的心头。想到越吵越凶,无法收场的危局,痛苦和后悔的感觉像两条毒蛇互相纠缠在一起,啃噬着他的心。那种激情散尽后的幻灭他无法用语言描述,他感觉天塌下来也不过如此。人一旦失去理智就成了野兽。他想,要让自己得以解脱,必须除掉胡婷。

杀机,便在此时暗暗萌生。

第二天,胡婷打来了电话,责怪李德秋昨天不去见她就不辞而别,并且带着挑衅的意味说:“你以为躲到乡下就安全了吗,你以为我再也找不到你了吗?我现在弄成这个样子,你们倒在乡下快活,我要让你们也过不成好日子。”

电话里,胡婷还规定李德秋每天必须给她打两个电话,发两条手机短信,否则就要来石笋。

从2003年7月1日到7月5日,胡婷几乎每天都要给李德秋打三至四个电话,对李德秋进行威胁、谩骂。

内外交困、无路可逃的境况坚定了李德秋除掉胡婷的决心。

2003年7月5日上午,胡婷再次打来电话,要求李德秋第二天必须回益阳,否则将带人来石笋找他。挂断电话后,李德秋觉得此事不能再拖了,必须赶在胡婷带人找他前除掉她。

这时,李德秋陡然想起来一个人,他叫张友龙,系黄雅娟表弟。在李德秋的印象中,张友龙胆子大,朋友多,是个能干大事的人,李德秋想通过张友龙找人干掉胡婷。

7月6日上午,李德秋拨打张友龙手机,要张友龙在下午2点赶到益阳城区的某市场内和他见面,张友龙答应下来。联系完张友龙后,李德秋开始思考作案计划和细节。

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除掉胡婷,胡婷死后尸体又如何处理。李德秋想,尸体在地面上容易被人发现,只有扔到水流湍急的河里才最保险。

接着李德秋又在想从什么地方把胡婷扔进河里最合适。最后他想到了从桥上把胡婷扔下去。资江一大桥和三大桥人太多、车流量大,不易下手,资江二大桥倒是理想的作案地点,因为二桥桥面是高速公路,不仅行人少,而且车道和人行道之间还设置了隔离栅栏,在人行道下手,高速公路上过往的司机一般不会留意。

李德秋将作案计划想了个通透之后,于下午1时左右搭乘快巴从石笋赶到了市场内。张友龙赶到后,李德秋和盘托出了自己的罪恶计划。

当得知李德秋召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帮他杀人时,张友龙顿时不寒而栗,作为一个拥有理智的正常人,他懂得杀人偿命的道理。因此,张友龙假意答应了李德秋的要求,并且同李德秋一道前往资江二桥实地察看了作案现场,回市场后便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李德秋。

张友龙走后,李德秋漫无目的地在市场内徘徊,并且不停拨打胡婷手机,但胡婷始终不接。一直等到晚上7时左右,才终于接通了胡婷的电话,但胡婷没有告诉他自己在哪里。李德秋估计胡婷在家,于是又打的赶到胡婷的住处,但房内没有人。

从胡婷家中出来后,李德秋再次拨打胡婷手机,胡婷这才告诉他自己正在儿子的学校参加家长会。等胡婷散会后,两人在胡婷儿子的学校附近见了面。

李德秋对胡婷说:“我约了一个老表作中间人,今天我们之间的事要做个了断,他现在资江二桥,我们去资江二桥吧。”

胡婷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就这样,两人打的到了二桥底下,然后沿旋梯拾级而上,到了桥面的人行道。上了桥,李德秋方才发现根本不见张友龙的人影,拨打手机,却再也联系不上了。李德秋不由紧张起来,单靠他一个人弄死胡婷,他的心里委实有些发怵,但事已至此,他只有豁出去了。此时,已到了2003年7月6日深夜9点多钟,桥上车辆稀少,阒无人迹,只听到桥下湍急的资水拍岸的惊涛声。

当两人在人行道旁的水泥护墩上坐定后,李德秋和胡婷开始了此生的最后一次谈话。

此时,李德秋尚存一丝希望,他想力劝胡婷今后不再纠缠自己,如果能用和平方式分手那自然最好,如果谈不拢,李德秋就决心置胡婷于死地。于是他问胡婷:“你整天和我吵,你究竟想干什么?”

胡婷答:“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你和老婆离婚。”

李德秋说:“我妻子心脏不好,现在不能离婚,你以前不也讲过愿意等我妻子死后再和我结婚吗?”

听腻了李德秋陈词滥调的胡婷生气极了,她用那双大眼睛悲苦绝望地瞪视着李德秋:“你是个畜牲,你只看重你的家庭,你的老婆,我在你的心目中没有位置!”边说边站起来,一手揪住李德秋的衣领,另一只手则合成拳头,使劲捶打李德秋的头。

当胡婷正欲挥打第二拳时,被李德秋拦住了,也许李德秋用力过大弄疼了胡婷,胡婷干脆瘫坐在地上。她边哭边骂:“我既没有得到你的钱,又没有得到你的人,我想不通。”

李德秋道:“你要多少钱,我都给你。”

胡婷声嘶力竭地说:“我不要钱,我要你离婚!”

李德秋决绝地回答:“不离!”

听了李德秋残酷的表白,胡婷“倏”地从地上站了起来,一边哀怨地说:“你不离,不离……”一边再次用拳头挥打李德秋。

李德秋不停地退让,最后退到了人行道的护栏边,此时他已经没有了退路,翻过去就是滚滚的资江水了。

李德秋告饶:“今天我让你打个够,打完后我们好聚好散。”

胡婷大吼:“我们没有散!”

此时,积聚在李德秋心头的怨恨终于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他一狠心,双手抱住胡婷,将胡婷人整个悬空,然后跨过仅1米高的护栏,将胡婷从桥上扔进了资江……

几秒钟后,资江里传出“嗵”的一声闷响。

胡婷神秘失踪后,公安机关展开了缜密侦查,在事隔两个多月后,终于将欲盖弥彰、企图逃避罪责的李德秋抓获归案。

来源:豁达木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