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开盘,有色金属板块的“反常表现”把我这个盯了十几年财经的老炮都看兴奋了:铜业龙头江西铜业,开盘15分钟成交量就超过昨日半天量级;中国铝业直接跳空高开2%;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更是连创阶段新高……
前言:屏幕里的“异动”,藏着财富的信号
今天开盘,有色金属板块的“反常表现”把我这个盯了十几年财经的老炮都看兴奋了:铜业龙头江西铜业,开盘15分钟成交量就超过昨日半天量级;中国铝业直接跳空高开2%;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期货更是连创阶段新高……
有人可能觉得“不就是板块涨了一下吗?”但对大宗商品和股市而言,有色金属的异动从不是“小打小闹”——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材料”(电网、汽车、手机都离不开它),更是全球资本博弈的“核心战场”(美联储政策、人民币汇率、全球基建都能直接影响它的价格)。
所以,当“有色金属+感觉要大涨”的信号出现时,我们必须追问:这是短期炒作,还是一轮超级周期的序幕?今天我用5个维度把这事聊透,看完你就明白,这波机会和每个投资者到底有多相关。
真正的机会藏在“异动细节”里。最近有色金属的三个信号,已经透出“涨价前兆”的味道:
信号1:全球库存创多年新低,“缺货”警报拉响
铜:LME铜库存已跌破16万吨(2020年疫情前常年维持30-50万吨);国内保税区铜库存从10万吨骤降至6万吨附近,创2018年以来新低。
铝: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仅80万吨左右(往年同期多在120-150万吨);云南、广西等主产区因电力、成本问题,多家铝厂启动“阶段性检修”,供给收缩信号明确。
信号2:现货“升水”扩大,贸易商开始“惜售”
“现货升水”指“现货价比期货价还贵”,说明当下“拿货需求”极旺,贸易商宁愿在现货市场赚差价,也不愿把货拿到期货市场卖。
上海现货铜升水达每吨200-300元(过去大半年多为“贴水”,即现货更便宜);
铝的现货升水从每吨几十元扩大至150元左右。
这种“现货强于期货”的格局,往往是价格趋势反转的先行信号。
信号3:新能源“抢矿”大战,把小金属推上风口
锂、钴、镍等“新能源金属”,正被新能源赛道的“抢矿潮”推向风口:
赣锋锂业在非洲拿下一座大型锂矿,年产能相当于全球锂供给的5%;
宁德时代与宝马联合布局印尼镍矿加工;
磷酸铁锂需求爆发,带动上游磷酸铁、磷化工企业订单排到明年一季度。
新能源汽车、储能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有色金属的需求结构:过去铜铝需求靠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现在,新能源对铜的“增量需求”(一辆新能源车比燃油车多耗80公斤铜)、对锂钴镍的“刚性需求”,成了价格的核心驱动力。
有色金属价格从不是孤立的,它是全球宏观经济“棋盘”上的关键棋子。最近这盘“大棋”的走向,对有色格外有利:
维度1:美联储“加息尾声”预期,美元走弱支撑大宗商品
美联储货币政策是大宗商品的“指挥棒”。过去两年暴力加息令美元飙升,大宗商品(含有色金属)普遍承压;但现在风向变了:
美国通胀连续3个月回落,核心CPI降至3.7%;
美联储官员“放鸽”,市场预期明年上半年或开启降息。
一旦美联储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美元大概率走弱——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相当于“商品更值钱”。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后,有色金属往往迎来20%-50%的涨幅。
维度2:人民币汇率企稳,进口型有色品种成本下降
我国铜、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70%、60%,人民币汇率直接影响进口成本。
今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从7.3回升至7.1附近并保持稳定,意味着进口同样的铜、铝,中国企业花的人民币更少,成本降低→企业利润空间扩大→更有动力采购生产→反过来推动价格上涨。
维度3:全球“基建潮”共振,打开需求天花板
全球正掀起“基建热”,对有色金属需求形成“共振式拉动”:
美国:拜登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计划5年投1.2万亿美元,直接拉动铜、铝等“基建刚需金属”需求;
欧洲:为实现“碳中和”,大规模建设风电、光伏(每兆瓦光伏对铜的需求是火电的3-5倍);
中国:“新型基建”(5G、特高压、数据中心)与“传统基建升级”(电网改造、水利)同步推进,今年中国铜需求增量超80万吨。
全球基建潮相当于给有色金属需求装上“火箭助推器”,供需紧平衡格局或被打破,进而引发价格持续上涨。
有色金属板块细分品种众多,逻辑差异极大。想“踩准节奏”,得搞清楚“谁是先锋,谁在蓄力”:
(一)工业金属:铜、铝领衔,逻辑各不同
铜:“金融属性+工业属性”双轮驱动
铜被称为“铜博士”,既反映宏观经济(金融属性),又反映工业需求(工业属性)。当前铜的逻辑是“供需双强”:
供给端:全球主要铜矿品位下降、新矿投产缓慢(如智利最大铜矿Escondida产量连续3年下滑);
需求端:除全球基建,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量关键(新能源车用铜量暴增)。机构测算,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对铜的需求将比2020年增长120%以上。
更重要的是,铜的金融属性使其成为“抗通胀+押注经济复苏”的首选——一旦美联储降息,大量资本会涌入铜期货市场,进一步推升价格。
铝:“双碳目标+再生铝技术”带来新机遇
铝的传统需求(房地产、汽车)虽受压制,但“新故事”更值得关注:
双碳背景:电解铝是高耗能行业,产能受严格管控,供给“天花板”明确;
再生铝技术:我国再生铝产量占比仅30%(欧美达70%),其能耗仅电解铝的5%,政策扶持下,再生铝产量增长会带动“废铝”需求,进而支撑原铝价格;
光伏需求:光伏组件支架、边框大量用铝合金,每GW光伏装机需消耗约2万吨铝。
锂:价格触底,需求爆发在即
过去一年多,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暴跌至15万元/吨左右,但现已出现“触底反弹”迹象:
供给端:澳洲锂矿商因价格暴跌纷纷减产,全球锂矿供给收缩;
需求端: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增超150%,且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进一步拉动锂需求;
库存周期:下游电池厂、车企去库存充分,现开始“补库存”,直接推升锂价。
钴:“三元电池+固态电池”的摇摆
钴主要用于三元锂电池(尤其是高镍三元)。过去两年因磷酸铁锂电池崛起,钴需求受压制、价格大跌,但现在有两个变化:
高端新能源车(续航超600公里)仍需高镍三元电池,对钴有刚性需求;
固态电池研发进度超预期,而固态电池对钴的利用率更高,一旦量产,将带来钴需求“爆发式增长”。
钴属于“预期差较大”的品种,若固态电池或高镍三元电池装机量超预期,价格可能快速上涨。
镍:“印尼产能+不锈钢需求”的双重逻辑
镍需求主要来自不锈钢(70%)和新能源电池(20%):
不锈钢领域:全球不锈钢产能扩张(尤其是中国、印尼),带动镍需求;
新能源领域:高镍三元电池普及,对硫酸镍需求激增。印尼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正大力发展“镍矿-硫酸镍”产业链,减少进口依赖。
不过,镍的供给端变数大(如印尼产能释放进度),价格波动可能更剧烈。
想知道“聪明钱”的动向,看机构操作最直接。最近有色金属板块的机构动向,有几个明显特征:
特征1:游资先“点火”,机构后“加仓”
龙虎榜显示,华泰证券无锡金融一街、中信证券上海溧阳路等知名游资席位,最近两周频繁出现在铜业、锂业个股买入榜前列(游资“嗅觉灵敏、快进快出”,往往是行情启动信号)。
而机构(公募、社保)则“慢一步但更持久”:从2025年中报看,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加仓江西铜业;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医药基金)也开始配置新能源金属标的;社保基金组合二季度新进多家铝业公司。
特征2:北向资金“精准抄底”
北向资金(外资)被称为“聪明钱”,最近对有色金属的操作堪称“精准抄底”:
近一个月,北向资金净买入有色金属板块超80亿元,其中对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的净买入额均超20亿元;
北向资金对铜、锂板块的持仓占比,从一季度的3.5%提升至5.2%,创年内新高。
特征3:ETF份额暴增,散户借道“上车”
因个股波动大,普通投资者多通过ETF布局有色金属:
华夏有色金属ETF近一个月份额增长120%;
国泰中证有色金属ETF日均成交额从5000万元提升至2.3亿元;
细分的“锂ETF”“铜ETF”也出现“份额翻倍、成交额暴增”的情况。
机构与散户的“合力加仓”,往往会成为行情持续的“燃料”。
看了这么多分析,普通人该怎么参与?下面是一套“实操指南”:
方式1:个股投资——选对标的,避开“雷区”
若想直接买个股,记住这些原则:
优先选“有矿”的公司:拥有自有矿山的企业成本优势更明显,如紫金矿业(铜、金、锂矿齐全)、洛阳钼业(钴、镍矿资源丰富);
关注“一体化”龙头:从“采矿-冶炼-加工”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如中国铝业(铝全产业链)、赣锋锂业(锂矿开采+锂电池加工);
避开“纯题材炒作”的小票:市值小、业绩差的“蹭热点”公司易“暴涨暴跌”,普通人最好远离。
另外,需注意“估值匹配”(如目前铜业公司市盈率处于历史中位数附近,不算贵但也不便宜,可等调整时介入)。
方式2:ETF投资——分散风险,把握板块红利
若觉得选个股太难,ETF是更好的选择:
宽基ETF:如有色金属ETF,覆盖铜、铝、锌、锂等品种,能分享板块整体红利;
细分ETF:若看好细分领域,可针对性布局锂ETF、铜ETF等;
操作策略:采用“定投+波段”结合,如每周定投一定金额,同时在板块回调时加仓,拉低平均成本。
方式3:期货/期权——高风险高收益,适合“专业玩家”
有色金属期货(如沪铜、沪铝)和期权杠杆高、波动大,潜在收益高但风险也大。若没有丰富的期货交易经验,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方式4:产业链延伸——关注“上游资源+下游应用”
除直接投资有色金属,还可关注产业链其他机会:
上游资源服务:矿山机械、勘探服务类公司(受益于矿业公司扩张);
下游加工制造:铜箔(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铝合金零部件(汽车轻量化)企业(需求爆发会带动业绩增长)。
结语:别等涨起来才后悔!这波有色行情,藏着普通人的“周期红利”
大宗商品的周期,“专治各种不服”。有色金属的行情从不是“一夜爆发”,而是“宏观、产业、资本”多因素长期积累后的“厚积薄发”。
现在的有色金属,就像“即将被点燃的炸药包”:宏观有美联储降息、人民币企稳、全球基建潮支撑;产业有库存下降、供给收缩、新能源需求爆发驱动;资本有游资点火、机构加仓、散户跟进合力。
当然,投资从无“100%确定”。也许明天某则利空(如某国突然抛储)会导致板块回调,但从“赔率”和“胜率”看,当前位置的有色金属值得研究、跟踪。
最后想和大家互动:你最看好有色金属里的哪个品种?或者你觉得这次行情能持续多久?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看法,咱们一起在周期浪潮里找机会!
来源:星愈情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