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菜早种的关键在于应对低温、促进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预防倒春寒等不利天气。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早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白菜早种的关键在于应对低温、促进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预防倒春寒等不利天气。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早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选择早熟耐寒品种
品种选择:选用抗寒性强、生长期短的早熟品种(如“春大将”“早熟5号”“津绿55”等),缩短生长周期,降低冻害风险。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温水(50℃左右)浸泡10分钟杀菌,再常温浸种2-3小时,捞出后放在25℃环境中催芽,露白后播种。
二、提前育苗移栽
育苗时间:比露地直播提前15-20天,在温室、大棚或阳畦内育苗(北方早春需覆盖薄膜保温)。
营养土配制:腐熟有机肥+田园土(1:3),加入少量复合肥。
播种管理:保持温度白天20-25℃,夜间10-15℃,出苗后适当通风,防止徒长。
移栽时机:幼苗4-5片真叶时,选择晴天移栽,覆盖地膜保温。
三、地膜覆盖增温
直播覆盖:整地后铺设黑色或透明地膜(黑色膜可抑制杂草),提高地温2-4℃。按株距打孔播种,每穴2-3粒种子,覆土后压实膜边。
移栽覆盖:定植后覆盖地膜,并在膜上开孔引苗,减少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失。
四、小拱棚或简易棚保护
搭建拱棚:用竹片或铁丝搭设50-60厘米高的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白天升温快,夜间保温。
通风管理:晴天中午温度过高时揭开两端通风,避免烧苗;夜间和低温天气密闭保温。
五、土壤与肥水管理
整地施肥:提前深翻土壤,施足腐熟有机肥(3-5吨/亩)和复合肥。起垄栽培(垄高15-20厘米),利于排水和增温。
浇水控温:播种或移栽后浇透水,但避免积水。低温期选择晴天中午浇水,水温与地温接近。
追肥促长:莲座期追施尿素(10公斤/亩),包心期增施钾肥(硫酸钾5-8公斤/亩)。
六、预防倒春寒与病虫害
防寒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寒潮来临前覆盖草帘、无纺布或临时加扣二层膜。喷施磷酸二氢钾(0.2%溶液)增强抗寒性。
霜霉病:用代森锰锌或嘧菌酯提前预防。
软腐病:避免积水,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灌根。
虫害防治:早期注意蚜虫、菜青虫,可用吡虫啉、苏云金杆菌(BT)生物防治。
七、播种时间参考
北方地区:早春大棚育苗2月中下旬,露地移栽3月下旬至4月初(地膜+小拱棚)。
南方地区:秋季提前至8月底播种,利用遮阳网降温育苗,9月定植。
注意事项:早种白菜需严格控制水肥,避免低温高湿引发烂根。及时查苗补苗,确保田间整齐度。包心期保持温度15-22℃,高温时加强通风。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将白菜种植时间提前15-30天,实现早熟高产。
来源:生活小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