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

国画明明是画,为什么要说写?赵孟頫这幅画里有答案

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其绘画理论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文字和绘画的起源相同”的观点,赵孟頫根据自身体验,将“书画同源”这一观念细化、系统化了。他提倡书画用笔同法,以书法为基础的绘画风格,强调中国绘画应以 “写” 代 “描”,将书法的笔法融入绘画,硬

国画 赵孟頫 文人画 八法 四僧 2025-06-17 23:26  4

单字放大到比头还大,这字真带劲!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和事务裹挟,内心变得浮躁不安。而书法,就像是一泓清泉,能够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让我们在一笔一划中寻回那份宁静与专注。小编呼吁更多的人关注、传承和弘扬传统书法艺术,让这古老的墨香在现代生活中延续下去,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道安 妙严寺 赵体 赵孟頫 大藏经 2025-06-10 19:26  3

看看“千古第一贪官”写的书法

从唐朝那会儿开始,就有“字如其人”这种说法了。就好比柳公权,皇帝问他事儿的时候,他直接就来了句“心正则笔正”。还有孙过庭在《书谱》里也讲过:“性格质朴直爽的人,写出来的字可能就直来直去,不够有劲儿;性格刚愎自用的人,写出来的字就倔倔巴巴的,没啥润味儿;性格矜持

书法 赵孟頫 书谱 孙过庭 佛说无量寿经 2025-06-10 17:27  5

冯子振《与无隐元晦诗》欣赏

在元代书法的长河中,冯子振的《与无隐元晦诗》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此作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为纸本行书,内容是冯子振赠予日本僧人无隐元晦的三首七言绝句 ,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元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生动见证。

元代 赵孟頫 隐元 张瑞图 冯子振 2025-06-07 15:00  5

他是元代草书狂人,赵孟頫的‘复古导师’,为何被历史遗忘?

在元代书法史上,赵孟頫的名字如雷贯耳,而与他齐名的鲜于枢(1246—1302)却鲜少被大众熟知。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民,一生漂泊,官微名隐,却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斐然,甚至直接影响了一代宗师赵孟頫的书法变革。他的草书狂放不羁,楷行深得晋唐精髓,堪称元代书坛的“隐

复古 草书 元代 赵孟頫 草书狂人 2025-06-05 06:53  6

民国石印本欧阳询《化度寺碑》(含赵孟頫题跋)

《化度寺碑》原石立于唐贞观五年(631年),由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北宋庆历年间原石损毁,此后翻刻本盛行,刻本多达十余种,包括宋代的四欧堂本、十三家跋本等,以及敦煌石室发现的唐拓残本(分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清代翁方纲等学者对拓本鉴定争议颇多,最

欧阳询 化度寺 赵孟頫 题跋 石印本 2025-06-02 13:11  5

赵孟頫《为叔亮内翰跋定武兰亭序》,宽博典雅、遒劲流畅

赵孟頫《为叔亮内翰跋定武兰亭序》,又称《跋兰亭序》,纸本,行楷书,纵24.5厘米,4行58字,后被移配至唐朝大臣、书法家冯承素(公元617-672年,字万寿,河北衡水人,任弘文馆直学士、太子典书坊录事等职,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亦称《神龙本兰亭序》,纸本

兰亭序 赵孟頫 定武兰亭序 定武 遒劲 2025-05-29 22:5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