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甲状腺结节高发!这 3 个习惯比熬夜更伤身!
体检报告上突然出现的 “甲状腺结节” 字样,让不少女性慌了神。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超 20%,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 倍。很多人以为熬夜是罪魁祸首,可医生提醒:这 3 个日常习惯,才是悄悄伤害甲状腺的 “隐形杀手”!
体检报告上突然出现的 “甲状腺结节” 字样,让不少女性慌了神。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超 20%,且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3 倍。很多人以为熬夜是罪魁祸首,可医生提醒:这 3 个日常习惯,才是悄悄伤害甲状腺的 “隐形杀手”!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是调节代谢的重要腺体。甲状腺彩超能清晰显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大多数人听到"结节"二字便心生恐惧,担心它会悄然转变为癌症。实际上,甲状腺结节虽常见,但转为恶性的比例并不高,医学数据显示约95%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
2025年5月10-11日,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医科大学甲状腺论坛”在沈阳盛大召开。本次论坛聚焦甲状腺眼病(TED)诊疗前沿,重磅启动中国甲状腺眼病登记项目(C-TED PRIME研究),并开展全国首场甲状腺眼病规范化
腺垂体分泌,是反映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TSH异常提示甲状腺或垂体/下丘脑病变,如升高常见于甲减,降低多见于甲亢。干扰因素包括生物素、抗钌抗体等。
近日,北京北苑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与影像科联合开展"甲状腺疾病多模态AI智能影像诊断"专题研讨会,通过构建"影像-临床-中医"三维诊疗体系,探索甲状腺结节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新模式。影像科主任于纯系统讲解甲状腺超声弹性成像、AI智能成像等前沿技术,结合典型病例演示良
“4b类甲状腺结节癌变风险高,不能再观察了,得赶紧开刀切除”这是许多患者拿到超声报告后的第一反应。但北京北苑中医医院甲状腺科医生明确表示:4b级结节不等于“立即挨刀”,盲目手术反而可能白受罪!
甲状腺癌,常常顶着 “温柔癌”“幸福癌” 这类名号。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它相较于其他癌症,治愈率更高,患者的生存率也高。也正因如此,在不少患者心中,它仿佛成了一种没什么威胁的病症,甚至有人觉得,哪怕不幸患上甲状腺癌,也无关紧要,从而对它缺乏应有的重视。
作者介绍大家好,我是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多年,我既拿过手术刀,也做过微创消融,还经常在线上和大家聊甲状腺健康。全网粉丝超100万,线上咨询超10万次,今天想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们看懂甲状腺结节的“指南之争”。
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深耕甲状腺疾病手术与微创消融治疗,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全网粉丝超百万,线上帮助10万+患者答疑解惑。
2024年11月23日(周六)中午12:00,FM88.8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辽宁好医生》节目将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王志宏医生;住院医师项敬哲医生走进直播间,和您聊聊: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带您了解甲状腺外科手术治
甲状腺癌 (TC) 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甲状腺髓样癌 (MTC) 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 (ATC)。在中国,2005-2015年间,TC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ASIR) 从3.21/105增至9.61/105,TC年龄标准
甲状腺结节4a类有一定的恶性可能(2~10%),要根据结节大小、有无压迫症状、是否存在多灶性及被膜下生长等特性,明确是否需要细针穿刺活检。还有说话的时候是是否有嘶哑感?
如果甲状腺出现肿大,也就是脖子前面有明显的增粗现象,或者能摸到肿块、结节,并且没有明显的心慌、手抖、多汗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全身性症状,那么首先可以考虑挂普通外科或者甲状腺外科。外科医生会通过触诊来初步判断甲状腺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还会安排甲状腺超声
现在各单位每年都会给职工体检,随着近几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甲状腺彩超这个项目也被加了进去。有的朋友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后,都恐慌不已,因为发现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并做了手术。
TGAb是甲状腺疾病中首先发现的自身抗体,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是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林女士,50岁,来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峡部偏右低回声实性结节伴点状钙化(TI-RADS 4b类)。林女士经专科医院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恢复良好。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 梁湘茂)今年2月,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与女性乳腺癌分别跃居我国全癌种发病人数的第三和第六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