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苑中医院甲状腺联合诊疗中心:专治甲状腺,守护“大”健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0:57 1

摘要:为深化“以疾病为中心”的整合式医疗服务,北京北苑中医院积极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创新,成立了“甲状腺专病联合诊疗中心”。

为深化“以疾病为中心”的整合式医疗服务,北京北苑中医院积极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创新,成立了“甲状腺专病联合诊疗中心”。

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迈入精准化、规范化、一体化的新阶段,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从筛查、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到长期随访管理的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

一、精准诊疗,破解“蝴蝶结”下的复杂难题(案例展示)

案例一:结节疑云,微创解忧

赵先生,60岁,体检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其中一枚4a类最大5公分,结节性质不明,辗转多家医院意见不一。中心团队启动MDT会诊,经内分泌科、外科、超声介入科共同评估,为其制定了微创治疗方案。术后恢复快,颈部无疤痕,赵先生彻底解除了心结。

案例二:中期甲癌的“生机”重现

陈阿姨,62岁,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期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曾被告知开刀手术风险极高、预后不佳。抱着最后希望来到中心。

MDT团队(内分泌科、头颈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反复研讨,精心设计个体化方案:经过多模态AI智能微创治疗和康复管理,陈阿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节祛除,避免开刀后遗症,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小”腺体牵动“大”健康,挑战不容小觑

甲状腺虽小,形似蝴蝶,却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发动机”,调控着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能量平衡等多个核心生理功能。

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发病率高,且表现隐匿多样:

高发性: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可高达50-70%,虽多数良性,但需专业鉴别。

隐匿性:甲亢/甲减症状(如心慌、乏力、怕冷/怕热、体重变化、情绪波动)常被误认为是亚健康或更年期。

复杂性:疾病谱广,从功能异常到良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方案差异巨大。

跨学科性:涉及内分泌调节、外科干预、核素治疗、病理鉴别、超声影像、长期随访管理等多个环节。

误诊/漏诊风险:传统“单科就诊”模式易导致患者在不同科室间奔波,延误最佳诊疗时机或方案不完善。

三、甲状腺专病联合诊疗中心——MDT模式,精准闭环管理

北京北苑中医院甲状腺专病联合诊疗中心,正是为应对上述挑战而生。中心由内分泌科牵头,深度整合头颈外科(甲状腺外科)、超声医学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CT/MRI)、肿瘤内科、中医科等多学科顶尖力量,构建“精准评估-个体化治疗-终身管理”的闭环体系:

精准诊断平台

先进功能评估:全套甲状腺功能九项检查。

领先影像技术:高分辨率超声多模态AI智能(弹性成像、超声造影)。

病理金标准: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及分子检测(如BRAF V600E, RAS, TERT等),精准鉴别良恶性。

个体化综合治疗

内科药物调控:精准管理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等。

微创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结节超微创治疗(适用于部分良性结节及微小癌)。

中西医结合调理:改善症状,减轻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规范化随访管理

建立专属档案:详细记录病史、诊疗经过、检查结果。

制定随访计划:术后/治疗后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Tg水平、超声等。

长期用药指导:科学调整优甲乐等替代/抑制剂量。

健康宣教与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科学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

科研与学术引领

建立区域性甲状腺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

开展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微创技术优化、甲癌综合治疗等临床研究。

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指南制定,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强大MDT专家团队

中心核心成员包括:

超声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介入科程令刚专家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赵文鹏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黄九平。

内分泌科:原北京协和医院武维平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孙心平主任医师、原中日友好医院王建、北京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赵萍、北京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疑难病会诊中心首席专家王克珍、北京中西医结合甲状腺疑难病会诊中心副主任武春青。

中医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洪惠玲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凯松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哈广涛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玉芬主任医师。

团队定期举行MDT联合门诊、疑难病例讨论及学术交流,确保为每位患者提供最优诊疗决策。

来源:北京北苑中医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