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啊,生娃前我幻想的哄睡画面是:轻轻拍着宝宝后背,他像小天使一样眨巴两下眼睛就睡着。现实却是,我抱着二十斤的"大肉球"在客厅转了八百圈,胳膊酸到想截肢,他老人家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跟我玩"谁先眨眼",最后还附赠一声中气十足的尖叫,仿佛在说"妈,再来亿圈"!
谁能想到啊,生娃前我幻想的哄睡画面是:轻轻拍着宝宝后背,他像小天使一样眨巴两下眼睛就睡着。现实却是,我抱着二十斤的"大肉球"在客厅转了八百圈,胳膊酸到想截肢,他老人家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跟我玩"谁先眨眼",最后还附赠一声中气十足的尖叫,仿佛在说"妈,再来亿圈"!
直到摸透了这小祖宗的"睡眠密码",我才从天天熬夜的"熊猫妈妈"升级成能准时躺平的"甩手掌柜",今天就把压箱底的技巧掏出来,新手妈妈们快抄作业!
第一招:破译"困困密码",别等娃急眼
以前总傻呵呵地等娃打哈欠,结果往往是"哈欠变哭腔"。后来才发现,这小机灵鬼的"困信号"藏得可深了:
早期预警时,他会突然对着天花板发呆,你拿摇铃逗他,他眼皮都懒得抬,这时候赶紧抱进房间,裹上襁褓(像卷春卷一样把胳膊固定好,安全感爆棚!),轻轻晃着哼儿歌,基本5分钟内就能进入梦乡,简直像按了暂停键。
要是错过早期信号,他就开始"扭扭乐":脑袋在你肩膀上蹭来蹭去,像只找窝的小猫,嘴里还发出"嗯~啊~"的哼唧声,这时候就得加快速度!我通常会把他放在小床上,用手轻轻按住他的胸口(模拟被抱着的压力),另一只手拍屁股,节奏要像打节拍器,慢一点稳一点,比抱着晃省劲儿多了。
最惨的是晚期"暴走模式":小脸憋得通红,哭声能穿透三层楼板,这时候说啥都不管用。我试过一招超灵的:用白噪音机播放"瀑布声"(音量要盖过哭声),同时把他竖着抱,让他耳朵贴着我的胸口听心跳,这招叫"双重白噪音攻击",亲测90%的情况下,3分钟内哭声会从"杀猪叫"变成"小猫哼",等他平静下来再按早期步骤哄睡,千万别硬碰硬!
第二招:给宝宝调个"生物钟闹钟"
前两个月我家娃天天"昼伏夜出",凌晨三点准时表演"床上蹦迪",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属猫头鹰的。后来才知道,是我把"昼夜开关"给按反了。
现在白天睡觉,我家客厅跟菜市场似的:他爸在旁边打游戏(声音调小但不静音),我该拖地拖地,该聊天聊天,窗帘只拉一半,让阳光透进来,意思就是"小子,这是白天,随便睡睡得了"。刚开始他会被突然的声响惊一下,但习惯后睡得可香了,短觉变多但总时长减少,正好给晚上攒体力。
晚上就彻底进入"静音模式":7点后全家变成"哑剧演员",走路踮着脚,说话用气音,最关键是坚决不开小夜灯!以前怕他怕黑,结果小夜灯一亮,他眼睛瞪得像铜铃,后来狠心关掉,反而睡得更沉,原来褪黑素这东西,见光就罢工,难怪以前哄半天都不睡!
第三招:白天使劲"折腾",晚上才能"躺平"
我家娃有段时间白天睡得多,晚上精力无处使,后来我给他安排了"放电套餐":
上午10点阳光正好时,推婴儿车去小区溜达,让他看树叶晃、听鸟叫,这小家伙眼睛都看直了,回来路上就能睡个小觉;下午做"体能训练":趴卧练习(给他胸口垫个小枕头,他会使劲抬头看玩具)、蹬腿操(抓着脚丫做"骑自行车"动作),最绝的是游泳,每次游完像卸了电的机器人,晚上沾床就睡。
现在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我家娃基本能做到晚上7点半入睡,中间醒一次吃奶,凌晨5点多再醒,对新手妈妈来说,这已经是"神仙作息"了!
其实啊,哄睡就像解谜,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密码本"。刚开始我也天天崩溃到想掉眼泪,后来才明白,宝宝哭闹不是故意折腾你,只是他还不会说话,只能用哭声告诉你"我困啦""我不舒服"。现在看着他熟睡时微微上扬的嘴角,觉得之前熬的夜、酸的胳膊,都变成了甜甜的糖。
新手妈妈们别焦虑,咱们都是在摸爬滚打中升级打怪,一起加油呀!
来源:阿无敌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