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教师被民进中央授予“叶圣陶教师奖”,他们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16:52 1

摘要:9月5日上午,2025年“叶圣陶教师奖”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于洁等10名民进会员荣获“叶圣陶教师奖”,王宇辉等10名民进会员荣获“叶圣陶教师奖”提名奖。

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民进中央决定,对在教育领域无私奉献、贡献突出、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一线教师会员予以表彰。

9月5日上午,2025年“叶圣陶教师奖”颁奖仪式在昆明举行,于洁等10名民进会员荣获“叶圣陶教师奖”,王宇辉等10名民进会员荣获“叶圣陶教师奖”提名奖。

一起来了解10位“叶圣陶教师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

于洁

她教语文34年,班主任做了33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江苏省最美班主任、苏州教育十大年度人物,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她总是半路去接落后班级,用十八般武艺打造正能量班级,培养阳光学生。她用42万字书信交流对话学生成长中的阵痛,悄无声息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她自费为学生印刷了《红了樱桃》等11本成长纪念册,她14年如一日地坚持教育博客《三年的缘》的更新。

她用8本书、400多场讲座,传递正能量。她在书中鼓励一线教师不要妄自菲薄,坚信最好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里、在教师的爱心里、在学生的成长里、在教师的专业素养里。“于洁沙龙”每周三晚上8点到10点进行主题讨论,坚持了整整13年。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经常推送“于洁沙龙”的讨论稿。

她在教育和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在诗意和草根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她的教育,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心,简单、快乐、幸福、诗意;她说,教育是亦师亦友,是渡人渡己。

王万江

他认真贯彻科技强国战略,是小学科学教育界的“创客老师”。他用发明专利为学生架起了走向世界的桥梁。近年来,他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俄罗斯阿基米德国际发明展、英国伦敦展、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等众多国际知名发明展上,辅导学生累计获得国际奖项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400余项。连续3年被澳门创新发明协会聘为国际发明展评委。

他坚持公益科普长达20年,在央视等媒体担任嘉宾,建立了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普联盟学校。他参与制定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为“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曾被评为全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先进个人、天津市首届科技传播之星、天津市科普大使、天津民进“身边的优秀会员”。

王家娟

她坚守教学一线39年,连续担任班主任31年,所带10届毕业班百分之百升学,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女职工、辽宁省功勋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优秀民进会员等多项荣誉。

作为班主任,她创新推行“班级共治”模式,屡创省市三好班级;她爱生如子、一视同仁,全力帮扶困难学生,被亲切地称为娟姐、娟妈;她深耕化学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改进的实验获省级大赛一等奖,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并获奖。作为教指委专家,她做好“传帮带”,带头示范优质课,赴贵州送教,其教改案例获教育部推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建言,代表基层教师发声,领衔提出40多件建议议案,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答复。

从特级教师到全国模范教师,从民进会员到全国人大代表,她履职尽责、双岗建功,用39年的坚守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以爱育才,为国树人。

仇旻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载的工科教授,他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培养博士生50余名,并长期耕耘在本科教学一线,毕业生就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头部企业,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一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他于2018年全职参与创办西湖大学,作为副校长、工学院院长参与主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型大学治理机制等创新实践,致力于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探索一条通往世界一流的路径。

他积极投身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作为核心作者之一参与编写了2022年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发起了多项面向大中小学的科普活动,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承担应尽之责。

20多年来,他不断在教育事业中积淀专业水准、厚植爱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得到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未来科研带头人”的资助。

刘红斌

深耕讲台,让数学绽放童趣之光。她深耕基础教育近四十载,独创“数学好玩”教学法,让无数孩子爱上数学。这份创新与坚守,让她37岁成为重庆市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斩获全国赛课多项一等奖,出版2部专著,7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她累计执教观摩课、讲座近百场,受邀参与全国新教材培训及学术年会,足迹遍布浙、粤、川、黔、滇等十余省市,赢得同行广泛赞誉。

领航发展,以匠心托举教育未来。作为校长,她构建“1397”习惯养成体系,推动学校成为全国习惯养成实验校;悉心指导30余名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带领团队斩获“全国科研先进单位”等50余项国家及市区级荣誉。面对学校转型挑战,她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以坚韧让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履职担当,用情怀书写民进答卷。在担任民进沙坪坝区委会主委、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她始终践行使命:深入调研提交30余件高质量提案,3次获《重庆日报》等媒体报道,获评优秀政协委员、提案先进工作者。她带领团队投身“同心·彩虹行动”,在贵州金沙、重庆武隆开展教育帮扶。

从“数学魔法师”到教育领航者,从履职先锋到扶贫使者,刘红斌以众多荣誉为证,用生命热忱诠释教育真谛,以赤子之心践行民进人的担当。

刘初喜

他任教32年,担任班主任9年,带高三毕业班12届。2015年获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工程学术成就奖”;2020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2020年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奖”;2022年获得上海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2022年被评为民进华东师大委员会双岗建功优秀会员;2023年获得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30年30人”荣誉称号;2024年被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评为统一战线先进个人;202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敬业奉献成绩显著。他关爱学生,以教师的赤诚之心,尽心尽力培育学生,指导2位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12位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25位学生进入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120多位同学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

钻研教学注重创新。“让班级所有学生都喜欢数学,今后有更多的学生能研究数学”是他的教学追求,形成了以“问题驱动”为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

模范带头培养青年。连续两届指导3位青年教师获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

刘新莹

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十百千”骨干教师,同时也是省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学科专家、教育部精品课评审专家和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专家级辅导教师,她还荣获了民进黑龙江省委会教育界“双岗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在绥化市,她是英语学科带头人、高考英语指导小组组长以及刘新莹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秉持“启迪智慧激发潜能”的教学理念,注重思维训练和潜能开发。在她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取得高考英语单科全市最高分,教学成绩斐然。她本人也荣获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展评一等奖,并多次在市级教研活动中进行示范评课,担任教学竞赛和精品课评审工作。在全市高考备考会上,她的指导讲座广受好评,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备考经验。

她还主持多项省级教研专项课题,推动教育教学创新与教师专业成长。她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同行眼中的榜样。

孙兆平

她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其家庭被评为河北省最美家庭、河北省文明家庭。

从教38年来,她不忘初心、埋头苦干,曾连续多年肩挑双人工作量,在高中英语教学岗位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她爱生如子,做学生生活中的阳光、空气和雨露,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并重。她团结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实“青蓝工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教学骨干,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她真情奉献,时刻不忘自己种子教师的身份。2016年代表唐山民进赴贵州金沙送教,多次被唐山市教育局聘为师德报告团和名师讲学团成员,每年为曹妃甸新招考教师做岗前培训,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她率队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为城乡教师搭建了互鉴互学、互帮互助的交流平台,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民进人的智慧和力量。

芦燕云

她执教四十一载,从普教到特教、幼教、职教,每一次转身都把自己归零。她提出“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她把“生活即学习”化作课程改革的主轴。2001年起,她带领团队研究、总结《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实施方案》,让课堂与生活无缝衔接;2014年,出版全国首套以个别化教育为核心的综合主题教材及配套教学软件,《培智学校综合课程开发与实践》荣获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她为学生搭建十五年一贯制通道:2009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培智学校附属融合幼儿园;2014年创设“双学籍”,让智障孩子第一次拥有和普通同学一样的梦想;2015年起,又以“驻点式支持”把优质特教师资送进普通学校,使随班就读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量身定制的教育,人生轨迹由此改写。

她为教师铺就成长之路,以“多学科、多学段、多领域”全能为目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卓越团队,使教师收获成长,获得尊严。四十一载春秋,她用课程点燃生命,用融合托举尊严——她是特教高峰上明亮的灯塔,更是孩子们通向未来的领航人。

张薏

她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坚持儿童立场躬耕教育三十六载,用品质过硬的教学内核,兼顾学业成长和身心健康、融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聚焦课堂主阵地深耕细作,用经得起检验的育人成果回应群众“上好学”的期盼。她以教育家精神领航教师发展,成立个人名师工作室,主持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到农村学校支教,走访留守儿童,为农村学校筹集办学资金。作为中文教师志愿者赴美传播中国文化,美方盛赞她是书写路易斯安那州教育历史的人。

她参与筹建新学校,带着19位老师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拼出了“战绩”,高新区教育领域至今仍然流传着“金谷德艺19勇士”的传说。她通过研究一群人,激发教师内驱力;描绘一张图,提高教师认知力;抓关键事,激活教师研究力;设计一个场,提升教师行动力;激发教师团队迅速成长,从而实现教育行动图景的共同建构。她带领老师开发“1+X”课程、开设58门混龄走班选修课、45个未来社团,开创儿童专属课程“德艺秀场”“德艺讲坛”,提供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以“最美主场”推动学校艺术、体育事业。

她说,向美好教育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亲手把她创造出来。

祝贺他们

来源:中国教师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