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跳进鲁中乡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09:46 1

摘要:济青高铁在村东的高架桥上呼啸而过,疾驰的列车穿过麦田需要多长时间,沈靖宇没有专门计算过,但还是选择把哪吒墙画绘制在正对着高架桥的农舍墙上。2018年,济青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沈家庄村成为邹平站和淄博北站两个站点之间的必经之路。飞驰的列车一往无前,为乡间炊烟与都市

“我们的泥土里本就生长着文化。”

“押题”

济青高铁在村东的高架桥上呼啸而过,疾驰的列车穿过麦田需要多长时间,沈靖宇没有专门计算过,但还是选择把哪吒墙画绘制在正对着高架桥的农舍墙上。2018年,济青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沈家庄村成为邹平站和淄博北站两个站点之间的必经之路。飞驰的列车一往无前,为乡间炊烟与都市霓虹的连接创造了无数可能,却也把沉寂留给了村庄。在沈家庄村,像沈靖宇这样的“90后”并不常见,随着多数年轻人去外地读书或工作、中年人搬至城区居住,现如今留在村子里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哪吒墙画并非沈靖宇在村子里绘制的第一幅作品。沿着309国道途经沈家庄村时,村口农舍外墙上的巨幅“冰墩墩”很难不引起过路行人的注意,这是沈靖宇留下的“小心机”。对沈靖宇来说,只有“被看见”的村庄才不会被遗忘,因此他把显眼的墙画绘制在临近公路、铁路的位置,期盼着过路的人借看车窗外的风景打发时间时,能够留意到它们。至于能不能收获这不经意间的“一瞥”,沈靖宇不知道,就像最初他只是抱着寻常创作的心画了哪吒,却没想到这幅墙画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于沈靖宇而言,自己像是参加了一次学生时代的绘画比赛,而他幸运地押中了考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他创作哪吒墙画时,《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影片尚未上映。能够让沈靖宇坚持把哪吒“带进”乡村的动力,其一源于对饺子导演笔下的“吒儿”的喜爱,其二是影片中三昧真火、火尖枪、风火轮等带有火元素的物件,颜色鲜艳且有着红红火火的寓意。彼时正值年关,沈靖宇想为村里增添点喜庆的氛围,也想给那些难得回村过年的人们一些惊喜。由于当时影片还未上映,沈靖宇只能通过官方发布的海报来寻找绘画的灵感,在众多海报中,他一眼就看中哪吒脚踏龙身、浴火归来的那一张,并将其规划为哪吒墙画的主体部分。虽不知道具体的故事剧情,但“魔童闹海”这四个字总与龙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沈靖宇在原有的海报基础上增添了腾空而起的巨龙。考虑到新春佳节的氛围,他还创意性地画上了“吒儿”与“敖丙”拱手向人拜年的模样。4层高的脚手架,80斤乳胶漆,7天时间。在经历长杆绑着画笔定位起型,来来回回攀爬脚手架修改细节后,沈靖宇终于在除夕前完成了这幅哪吒墙画。根据以往的习惯,他拍了条视频发在了抖音。起初只是零零星星的几个人过来打卡,村民们习以为常,因为此前沈靖宇的其他墙画作品也吸引过不少邻村的人来拍照。然而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让沈家庄村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流量接踵而来。沈家庄村的哪吒墙画。“沈家庄村哪吒墙画”的热度在短视频平台的同城搜索中只增不减,十个视频中有八个都与哪吒墙画有关;前来拍照打卡的人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晚上,甚至还有专程从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地赶过来一探究竟的游客;嗅到商机的商贩纷纷把摊位摆在墙画附近,原本空旷的村路摇身变成“步行街”。为了抢到位置好的摊位,有些商贩甚至带上生活起居用品,吃住在车里。从天而降的热度让村委会连夜对村里的地面以及相关设施进行了改造,修建公厕,立起路牌,还新安装了路灯。一切似乎都来得太快了,彼时沈靖宇因为年前迎着寒风作画而被冻伤的双手还在隐隐作痛。村里的老人这时才后知后觉,沈靖宇在墙上画下的留着“反重力”发型的少年,原来是哪吒。

“我命由我不由天”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天地间诞生一颗充满强大能量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其分解为灵珠和魔丸,灵珠转世为人,而魔丸则会在三年后历经天劫继而被摧毁。阴差阳错下,原本要投胎为哪吒的灵珠落在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的身上,而由魔丸孕育出的哪吒成为魔童,开启生而为魔却逆天改命的人生。影片中的哪吒不信命,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以此反抗所谓的人生宿命,这让银幕外的沈靖宇为之动容,因为他也是一个不愿意认命的人。画画对沈靖宇来说,是天赋,也是伴他长大的兴趣爱好。高中时期,沈靖宇的梦想是考上一所艺术类院校,去更广阔的天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八大美院随之成为他努力的目标。“在画室学习的时候,我的画总能排在前三名,除非碰上我心情不好、不想画的时候,那可能就到了第五名。”凭借自身过硬的绘画水平,沈靖宇在当年的艺考中拿到十多张专业合格证,只要文化课成绩达标,他的梦想便能成真了。可一切都在沈靖宇无意间撞破父母的窘迫后宣布了终止。一直以来,父母都是靠家里的十几亩土地和一个小果园供养着沈靖宇和姐姐,在得知儿子想走艺术这条路时,父母无条件地选择了支持。直到沈靖宇没有提前告知,偷偷地从学校回家后才发现,之前每逢周末都会有的丰盛的饭菜只是假象,他不在家时,爸妈用馒头和咸菜便草草地解决了午饭。明明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的校园,可一想到之后昂贵的学费会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压力,沈靖宇不忍心再将另一只脚迈进来。高中毕业后,沈靖宇陆陆续续地做过好几份工作。因为有丰富的艺考经验,他先是在艺考培训机构里做了四五年外聘教师,后在同事的搭线下,沈靖宇接手了一个在黑龙江省待转让的美术学校,开始做起少儿美术培训。对彼时踏入社会没多久的沈靖宇来讲,生活是瞬息万变的,唯独墙绘这件事,自2010年开始接触后便一直坚持到今天。一幅墙画,根据绘制的难易程度和画师的技艺水平来评判,通常市场价格在三千元至八千元不等。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要么按照绘画的总平方数来计算,多劳多得;要么以天为单位,每天五百块钱,包吃包住包路费。几年时间里,沈靖宇辗转于全国各地,他的画作也逐渐遍布学校、酒店、旅游景区……其间他也去过不少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乡镇作画,看着因墙画而焕然一新的村子时,沈靖宇的脑海里总能浮现出沈家庄村的模样,以及村里那些简单粉刷、不时还会印上小广告的砖墙。2016年,沈靖宇结束了常年在外奔波的日子。回到家乡后,他在淄博市博山区开办了一所美术培训学校,由之前的少儿培训转向多年龄段招生,专心做起美术老师。起初,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沈靖宇不仅掏空了所有积蓄,还因之前申请办学许可证而扩建校舍欠下一笔贷款。全盘归零,沈靖宇觉得命运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再一次阻挠他在画画这条路上发展,而沈靖宇也毫不客气地选择与之“对抗”。就这样,他把目光转向沈家庄村的砖墙。早些年间四处奔波画墙画时,沈靖宇都会抽空去当地的艺术街区转一转,他发现那些色彩鲜艳、风格多样的艺术涂鸦总能激起游客拍照打卡的欲望。往事如烟,却激发了沈靖宇的灵感:把墙画引进乡村,既能给村子“做美容”,还有机会把沈家庄村发展成网红打卡地,岂不是一举两得?昔日的美术老师变成专职墙绘师,再次拿起画笔时,沈靖宇的身边多了些“不务正业”“画画又不能当饭吃”的质疑。“我不怕别人说闲话,我有自己的想法。画画是我喜欢的事情,我想一直画下去,在纸上可以,在墙上也可以。”在35岁这一年,沈靖宇终于实现了高中时期的梦想,而沈家庄村也得以在沉睡中苏醒过来。在此之前,沈靖宇都是和其他画师合力给一个村子绘制墙画,快的时候一个月就可以完工。但面对自己从小长大的村子,他不想借助任何外力。原本沈靖宇已经做好长期的准备,不承想哪吒墙画的“破圈”速度出乎他的意料。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沈靖宇想把它们留得再久一点。在沈靖宇眼里,墙画并不是“一次性工程”。哪吒墙画走红网络,这更坚定了他把沈家庄村进一步打造成网红打卡地,以此拉动本村经济增长的决心。“村里有三条主干道,下一步我想分别以爱国、怀旧、卡通为主题,打造特色墙画街道。”沈靖宇为摆摊的村民绘制的招牌。“之后可以号召村民,在村里开几个家常菜馆,再加一些娱乐设施。游客上午打卡完墙画,中午可以尝尝当地的特色菜,下午还能去村里的采摘园摘点新鲜的草莓西红柿。城市里的文化小镇,咱们村里也可以拥有。”乡村振兴不是让乡村变成城市,而是让其成为与城市平等对话的文化主体。沈家庄村凭借哪吒墙画实现“逆天改命”,在“被看见”这条道路上,随处可见一个“90后”墙绘师的倔强与希望。

绘梦空间

在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里,经验丰富的造梦师通过特殊技巧潜入他人的梦境,窥探其潜意识里的想法,或盗梦,或植梦。在沈家庄村,沈靖宇就像那个造梦者。不同的是,他不用窥探潜意识也能知晓他人所需,只植梦,从不盗梦。三年前,沈家庄村的土地被集中流转,这让在村里做了大半辈子农民的人有些难以适应。可在沈靖宇看来,种地只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文化发生改变,还有其他的方式让农民的生活变得充实、让乡村焕发活力。当昔日面对的土地变成砖墙,手中耕地的锄头变成画笔,沈靖宇在沈家庄村的墙面上留下了他对农耕文化的新见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经亮相便获得大众的追捧和喜爱,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周边“冰墩墩”不断售罄。在“一墩难求”的情况下,沈靖宇用画笔把这个国民偶像“带”进村子,让沈家庄村的村民有了与“冰墩墩”合照的机会。对很多人来说,国庆假期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无论是旅行、美食还是亲友团聚,都足以让人享受休闲与自在。可在沈家庄村的人眼里,这个假期注定是忙碌的。正值玉米收获的季节,收割、剥皮、晾晒,一系列的农活让他们无暇顾及其它。村子里岁数大的老人很少出远门,绝大部分人从未去过北京,也没有机会在天安门前留下一张合影。去年国庆假期来临前,沈靖宇用了三天时间,把相隔百里外的天安门“搬”进了村庄。看着在天安门墙画前笑得一脸满足的老人,沈靖宇很庆幸自己没有让他们的心愿成为遗憾。提到艺术下乡,沈靖宇直言自己嘴笨,说不出什么所以然。但每次在村里画画时,他都抱着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的墙画能够让周围的人开心。现下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哪吒墙画“破圈”后,沈家庄村破天荒地迎来了芯子入村。在当地,芯子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沈靖宇都会跟随父母去别的村子里看芯子表演。那时的他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芯子队伍能自发地来到沈家庄村表演,记忆里锣鼓喧天、彩旗飞舞的场面终于不用出村也可以感受到。人潮涌动下,久违的热闹与喧嚣一改沈家庄村往日的宁静。发生改变的除了村子,还有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沈靖宇发现周围人的精神面貌与往日有了不同。从前搬着板凳、一言不发地坐在家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有的主动担任志愿者,在游客前来问路时当起“导游”或帮忙疏通村里的交通;有的在墙画附近的村道旁支起摊位,售卖水饺、热玉米以及自制的牛头肉;有的学着年轻人的样子,开通抖音账号玩起了直播,试图为沈家庄村吸引更多的游客……沈家庄村是沈靖宇精心打造的绘梦空间,这个空间不只属于本村的村民,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慷慨地敞开。细看沈家庄村现有的几幅墙画不难发现,沈靖宇在其中做了些刻意的留白。“我在手机里看过一些画得很漂亮的村子,好看归好看,但都只是一幅幅画而已。我想做的是能够与人产生互动的墙画,人融入其中,画才更有意义。”在沈家庄村休闲广场附近的墙上,有一幅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全家福”,小女孩嘟嘟的右边坐着光头强,左边空出的位置是沈靖宇特意为前来拍照的小朋友们预留的。龙年春节时,沈靖宇把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舞龙”画在墙上,却并没有在支撑着龙头部分的舞龙棍旁边画上人,这意味着每一个前来打卡的游客都可以成为舞龙者,以此沾沾喜气。“我的墙画永远都缺一部分,残缺的部分就是留给游客前来打卡的。画不是主角,人才是,当人与画同时出现在相机的取景框里时,这幅画才是完美的。”

所谓“土气”

作为忠实的“哪吒粉”,《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后,沈靖宇忙不迭地冲进影院赴“吒儿”的约。走出影院时天刚擦黑,一阵冷风扑面而来。彼时正值3月初,淄博市刚刚迎来一场大雪,气温骤降,积雪迟迟没有化开。可沈靖宇并没有感觉到冷,他一边走,一边在脑海里回放着刚刚看过的剧情。如果说沈靖宇此前更多的是对在烈焰中破茧重生的“吒儿”的喜爱,那么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他的心中又萌生出一丝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自豪。影片里憨态可掬,逗得沈靖宇开怀大笑的结界兽,它们的造型灵感来源于四川省的金沙遗址和三星堆中的青铜像;包裹着哪吒重生的七色宝莲,取材于西汉的错金铜博山炉,其在片中出现时的配乐由侗族大歌合唱团演绎,婉转的声音瞬间将人带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东方世界;天元鼎下沉时的音效与蒙古呼麦巧妙结合,这好似来自远古的神秘呼唤一度让沈靖宇赞叹不已。“我们的泥土里本就生长着文化。”沈靖宇想到最初在村里绘制哪吒墙画时,有些村民还未去影院看过饺子导演版本的“吒儿”,不少老人纷纷对他的画提出疑问。这些老人大多是通过《西游记》认识的哪吒,在他们的记忆里,哪吒是个八九岁的男孩,梳着冲天髻,脚踩风火轮,三头六臂可与孙悟空作战,全然不是现下披头散发的模样。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沈靖宇倒也不恼,耐着性子一遍遍地为前来盘问的老人们做解释。在他看来,这些自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文化本就可以是多样的,因为只有多样化才能创造无限可能。“哪吒”这一自明代时就诞生的神话角色,历经岁月的洗涤早已被塑造出多个版本的人物形象。可不论其外表如何变换,一提起“哪吒”的名字,那些与之相关的故事便能够引起共鸣,这便是文化扎根泥土的意义。一部动画电影能将如此多的民族文化元素交融在一起,这在沈靖宇看来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情。而被纳入绘制计划的怀旧主题的特色墙画街道,是沈靖宇想去做的特别酷的事。不同的是,沈靖宇更想表现的是独属于村庄的记忆以及农民眼中的美。小时候,家里条件拮据,在没有电视和空调的夏天,父亲总会在晚饭后带沈靖宇去村口的大堤上乘凉。那时家家户户都在院里种树,庭院里昏黄的灯光穿过茂盛的树叶,将树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晚风吹过,树叶随之轻轻摇曳,就好似看皮影戏一样。这样的儿时记忆,至今仍然清晰地保留在沈靖宇的脑海里。与乡村之间的回忆,不只沈靖宇一人拥有。在得知沈靖宇要打造怀旧主题的特色墙画街道后,不少村民纷纷前来“献策”,说出他们希望能登上沈家庄村墙面的老物件和旧时的场景。沈靖宇正在作画。有人提到大梁自行车,在孩童时期翘着脚坐在车子的金属梁上,跟随父母一同逛街是件很神气的事情;有人提出小霸王学习机,那是智能手机与电脑尚未普及时,备受孩子们追捧的娱乐设备;有人提议将犁、耙、锄头、铁锹等一系列农具做成图解,科普给更多的年轻人;有人则想到儿时跟随父母去田里收麦子时,与小伙伴们迎着热浪奔跑打闹,白天在成堆的麦秸里钻洞,夜晚在麦场看星星的场景……这些在乡村的土地里“长”出来的记忆,带着一丝“土气”,见证了一个村庄在时光往复中的蜕变。也正是有这样的“土气”,让沈靖宇感受到被农民所认可的美应该有的样子,那是真实、淳朴、接地气、大众化的模样。而他愿意将这份美以绘画的形式永久地保留在沈家庄村的砖墙上。在短视频平台上,沈靖宇形容自己是“一个很平凡、喜欢画画的农村小伙”,个人简介里他这样写道:“不知道是为了画画而生活,还是为了生活而画画,希望当我年过花甲时还可以深爱着。”

来源:本间芽衣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