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当兔子被逼入绝境,也会奋起反抗,展现出惊人的狠劲。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黎探案的脚步,走进 2010 年 3 月 27 日凌晨,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灭门惨案。人人皆可化身侦探,一同探寻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当兔子被逼入绝境,也会奋起反抗,展现出惊人的狠劲。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黎探案的脚步,走进 2010 年 3 月 27 日凌晨,发生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灭门惨案。人人皆可化身侦探,一同探寻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
当日凌晨,在临河区一个名为张建瑞的工厂里,老板一家五口惨遭杀害,横尸于自家工厂的住处。这座原本充满生机的工厂,瞬间被血腥与恐惧笼罩。上午,工厂的工人们如往常一样前来上班,却惊异地发现,平日里从不落锁的工厂大门,今日竟紧闭着,门上还歪歪扭扭地用粉笔写着 “今天不营业” 的字样。工人们满心疑惑,按照惯例,即便工厂停业,老板也会提前通知大家,此番举动实在不合常理。几个小时过去了,对工作的责任感战胜了休息的念头,一名工人决定翻墙进入工厂一探究竟。然而,眼前的景象宛如人间炼狱,让他瞬间僵立在原地,惊恐得说不出话来。只见老板张建瑞一家五口,被人残忍地砍死在工厂内,鲜血四溅,场面惨不忍睹。工人强忍着内心的恐惧,立刻报了警。
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尽管他们见过无数大案要案,但眼前这一幕,还是让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家五口惨遭灭门,这在巴彦淖尔市尚属首例,即便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是极为罕见的恶性案件。更令人发指的是,凶手的作案手法极其凶残,死者的头部和颈部布满了刀伤,深达颈椎,颈动脉、气管、食管均被砍断,颅脑也遭受重创。现场遗留的作案工具是一把铁柄斧头,刃口锋利无比,旁边还散落着几个脚印,以及一张 50 元的纸币。虽然这些线索暂时无法直接锁定嫌疑人,但警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勘查技术,逐步还原了凶手的作案过程。
凶手翻墙进入工厂,打开门锁后进入室内。他先是来到东侧的房间,这里住着张建瑞的大儿子。当时房间并未插门,凶手轻易进入,将睡梦中的大儿子砍杀在床上。随后,凶手又来到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的门是插着的,但凶手毫不犹豫,一脚踹开房门,将屋内的张建瑞夫妇和女儿残忍杀害。从现场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凶手心思缜密,手段狠辣。他在杀死大儿子后,特意将铁门从外面锁上,还在工厂大门上留下 “今天不营业” 的字样,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目的就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逃跑时间。如此胆大心细的作案手法,不禁让人脊背发凉。
破案的关键在于找出作案动机。这起灭门惨案,究竟是仇杀、情杀,还是财杀?警方在现场勘查时发现,室内有明显被整理过的痕迹,结合凶手锁门和留言的行为,以及作案顺序的熟练程度,判断凶手对张建瑞一家的情况极为熟悉,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为了防止凶手外逃,巴彦淖尔警方迅速行动,出动了 2000 警力,对全市展开地毯式排查。同时,警方积极走访工厂周边群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快,一条重要线索浮出水面。
有群众反映,一名叫高束福的人行为十分可疑。高束福曾在张建瑞的工厂工作,平时负责送货。然而,灭门案发生后,他却突然神秘失踪,电话也处于关机状态。事出反常必有妖,警方立即对高束福展开调查。在他的住处,警方发现了一双带血的交警黄胶鞋,这与案发现场留下的脚印高度吻合。随后,警方又在高束福家西侧的小树林里,找到了一包血衣,里面还包裹着一把匕首。经邻居辨认,这衣服正是案发前一天高束福所穿。种种迹象表明,高束福与这起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警方迅速将血衣、黄胶鞋以及现场的斧头、受害人血样等物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 DNA 鉴定。很快,鉴定结果出来了,血衣和黄胶鞋上的血迹,正是死者张建瑞的。至此,高束福被确定为重大犯罪嫌疑人,警方立即对他展开全力追捕。
然而,高束福究竟躲在哪里?他是还在巴彦淖尔市,还是已经逃出升天?这成为摆在警方面前的一道难题。警方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结合群众提供的线索,得知高束福与张建瑞是同乡,都是山东人。这一重要线索为案件的侦破带来了转机。警方迅速与山东警方取得联系,请求协助调查。山东警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嫌疑人的真实姓名并非高束福,而是李焕文。照片上的人确实是李焕文本人,但经过特殊的整容手段,他的面容已经发生了改变,变成了高束福的模样。李焕文为何要变脸?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李焕文在 2002 年至 2005 年期间,伙同他人在山东疯狂作案,实施抢劫 40 余起,涉案金额高达 100 多万元,是山东警方网上通缉的要犯。公安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向全国发布了协查通报。巴彦淖尔市警方也迅速行动,封锁了所有出城通道,并在重要位置张贴李焕文的照片,全力追捕这名穷凶极恶的逃犯。就在警方全力追捕李焕文时,一名出租车司机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他回忆,案发当晚,自己曾搭载过一个与照片上的人极为相似的乘客,并将其送到了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警方得知这一消息后,火速赶往白塔机场,调取了所有航班信息。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无论是李焕文还是高束福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在登机记录中。难道李焕文还有其他身份?警方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判断,李焕文很可能并没有坐飞机离开。
果然,警方在机场外的走访中获得了重要突破。一名出租车司机认出了李焕文,他回忆说,早晨 8 点左右,李焕文乘坐他的出租车离开了机场,前往呼和浩特市市区。原来,李焕文这是在声东击西,企图以此迷惑警方,逃脱追捕。但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警方的掌控之中。面对如此狡猾的对手,警方决定采取 “大力出奇迹,快刀斩乱麻” 的策略,大面积张贴通缉海报,并通过电视台滚动播出通缉公告,发动群众的力量,让李焕文无处遁形。很快,群众的举报电话纷至沓来。
3 月 28 日早晨,东盛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在一处公园里发现一名昏迷不醒的男子,此人与通缉的李焕文极为相似。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嫌疑人控制住。经过仔细辨认和身份核实,确定此人正是被通缉的李焕文。面对警方的审讯,李焕文对张建瑞一家灭门案供认不讳,如实交代了自己杀害张家五口的犯罪事实。案件终于告破,但李焕文的作案动机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随着李焕文的供述,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李焕文在山东犯下累累罪行后,与表弟李建民一同逃窜至巴彦淖尔市,投奔了李建民的亲戚张建瑞。张建瑞念及亲情,没有选择报警,而是收留了这两名逃犯。为了掩人耳目,李焕文先后两次整容,并办理了假证,从此以 “高束福” 的身份在张建瑞的工厂打工。起初,李焕文对张建瑞的收留之恩感激涕零,在工厂里起早贪黑,努力工作,试图以此报答张建瑞。他还将妻子接到身边,过上了看似平静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逐渐显现。
李焕文觉得自己在工厂里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不仅工资微薄,还因为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身体每况愈下。他提出想要辞职,自己去东胜做生意,却遭到了张建瑞的坚决反对。张建瑞以李焕文是逃犯为由,威胁他如果不听从自己的安排,就将他告发。李焕文无奈之下,降低要求,希望能买一辆三轮车拉货,以此改善生活,但同样遭到了张建瑞的拒绝。张建瑞之所以如此强硬,一方面是想继续压榨李焕文这个廉价劳动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也担心李焕文离开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真正让李焕文彻底绝望,动了杀心的,是张建瑞大儿子的一句话。有一次,两人发生争执时,张建瑞的大儿子恶狠狠地威胁李焕文:“有本事你先把我弄死,弄不死我,我就弄你!” 这句话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李焕文意识到,自己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永远无法摆脱张建瑞一家的控制,随时都可能面临被举报的危险。在极度的绝望和愤怒之下,李焕文心中的恶魔被彻底唤醒,他决定铤而走险,用最极端的方式摆脱困境。
3 月 26 日,李焕文做好了杀人的准备。他购买了斧头、匕首等作案工具,并提前将自己的妻子送上了回老家的汽车,还把自己辛苦攒下的 8 万块钱交给了她。当晚,李焕文怀着必死的决心,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凌晨 2 点,工厂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浸在梦乡之中。李焕文手持斧头和匕首,翻墙进入工厂。他先是来到张建瑞大儿子的房间,将睡梦中的他残忍砍杀。随后,他又依次进入其他房间,将张建瑞夫妇、二儿子和女儿一一杀害。作案后,李焕文为了拖延警方发现尸体的时间,特意将工厂大门反锁,并在门上留下 “今天不营业” 的字样。之后,他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路线,乘坐出租车前往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企图制造自己坐飞机逃跑的假象。然而,在机场候机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还没下飞机就会被警方抓获。于是,他改变主意,又乘坐出租车返回了呼和浩特市市区。
后来,李焕文觉得鄂尔多斯经济发达,或许能找到机会重新开始。于是,他来到东胜区,躲进了一处风景秀丽的公园。身心俱疲的他,在公园内吞下了大量安眠药,企图自杀。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并没有死,而是被晨练的群众发现并报了警。就这样,李焕文被警方成功抓获,结束了这场血腥的杀戮。
2012 年 11 月 30 日,李焕文被依法执行枪决,为他的罪恶行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和反思。张建瑞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他们对歹徒的包庇和收留,无疑是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面对犯罪行为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报警,让法律来制裁罪犯,而不是心存侥幸,试图包庇。贪婪和纵容,最终让张建瑞一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李焕文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起案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人性的复杂和脆弱,在利益和仇恨的交织下,往往会暴露无遗。我们要时刻警惕,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珍惜生命,远离犯罪。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