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团和饿了么之前相安无事?京东一入局,行业就再起大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12:08 1

摘要: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52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952篇原创文章。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道德经》有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你看,三就能生万物了,而并不是三生四,四生万物,也不是四生五,五生万物。

不要小瞧《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究竟和有道理,既然是三生万物,那就说明三这个数字很神奇。

此前《所长会客厅》有同学问所长,截至2025年7月,国家药监局已经获批两款流感一类创新药,会对健康元后续上市的玛帕西沙韦有多大影响。

当时所长的回复是,“影响一定是有的,一般而言,一个赛道如果有少于三家企业产品获批,那么大家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共同享用这个市场,但如果市场玩家一旦晋升到4家及以上,这个市场就会卷起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健康元还是迟了一步,有一定的红利期,但红利期不会长。”

你看,又是三,低于三,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于三,大家就会卷起来,甚至有时候等于三也会卷起来。

不相信是么?

外卖只有阿里和美团两家时,基本属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相安无事吧,可当京东加入战场,二变成三后,火星便开始四射了;

HPV只有智飞和万泰时市场还好,两家都高增长,可当沃森也加入战场后,HPV赛道立马就血崩了;

白电只有格力、美的、海尔三家时,勉强还好,算是三足鼎立,可当小米出现后,整个白电就又火药味十足了;

……

你看三这个数字是不是非常关键。

星云大师在日记中讲过这样一段话,“有人说,跟随我最好、最有口福,都能吃到上堂斋。但是到今天很多人都没看出我的性格,尽管我面前有很多道菜,我永远只吃放在面前的一二样菜。”

“尽管我面前有很多道菜,可我永远只吃放在面前的一两样”,这个事情所长也有同感,爹妈经常准备了一桌子菜,问所长怎么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因为太多了吃不过来,我只想吃我最想吃的那两个,就是两个,绝不会有三,第三道乃至更多的菜,顶多也就是意思一下。

你看,三以后其实就代表多了。

在《周易参同契》中有这样一句话,“含精养神,通德三元”,这三元指的就是构成生命的三大根本因素,即精、气、神。

这个精,可以说是生命活动的燃料,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 “元精”,由父母精血化生,我们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之所以如此讲,就在于肾是藏这个元精的地方。而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水谷,我们说脾为后天之本,核心也就在于此,因为脾管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是生产后天之精的地方。

这个气,便是由精化生的能量,是生命运行的根本动力,所以有句话叫“人活一口气”,只要有气,生命才能够动起来,如呼吸在动、血液在动、各种细胞组织在动。

这个神,是生命的主宰,亦是精和气的主导。比如当我们注意力足够安宁和专注时,精也就更容易凝聚,不是有句话么,打起精神来。而气应当更不必多讲了,道家、中医自古有“以神驭气”的说法,如果我们动用自己的意识到一定的程度,其实可以主导我们体内“气”的运行,这其实也是气功的基础。

你看,又是三。

而“含精养神,通德三元”这句话的核心意思也是在告诉我们,当我们认知到生命的三元本质和规律,就会通过“含精养神”来达到身心和谐、与道相合的境界。

另外,《周易参同契》这本书也是因《周易》、炼丹、养生三者参合同契而来。

看到了么,一切的一切都是三。

《说文解字》是这么描述三的,三,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古文三,从弋。

意思就是这三是天、地、人的道数。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字——王。这个王,就是一个一,贯三,便为王,所以董仲舒这么讲,“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即参通了天地人这三道的就是王,就是天下所应归向的。

为什么说三是天地人的道数?因为有了第三者人,其实才会有天地,只有人才会指着天说这是天,只有人才会指着地说这是地。

只有人才会给原本一个整体的东西非要弄个二元对立,搞分别意识,所以,人一旦出来,天地就出来了,第三者分别意识一出来,万事万物就都出来了。

对于天地本身而言,其实没有天和地的分别,对于天地本身而言,其实也没有时间的区别,它才不管今天是2025年还是2035年,而只有人出现了,这一切一切的二元对立、分别意识就都出来了。

只有人这个有分别意识的东西出来了,于是有了你的、我的、他的、你们的、我们的、他们的,于是万事万物就出来了。

三可以说是万事万物的起源,万物万物要通过三来产生。

所以,换个说法,三也可以看作多。

所以为什么佛家讲三千大千世界,其实并不是说这个宇宙从数量上讲真的有三千个大千世界,而是有非常非常多的世界。

讲了这个,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话“三藐三菩提”,读过佛经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句话,这句话是梵音,“三”这个音就是正,“藐”是等,平等,菩提是觉悟,连起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那么问题来了,无上正等正觉又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没有分别。

这个“三藐三菩提”,在境界上就是成佛的境界;

在行为上就是发大慈大悲菩萨心,要入世救一切众生;

在理上就是大彻大悟,要超越外在的一切物质形象,直抵本性。

而六祖在《金刚经口诀》中又将“三藐三菩提”作如此解释,“三”是心常住于禅定,“藐”是心常住于智慧,“三菩提”是断除凡心、现见佛性。

正是因为“三藐三菩提”的意义很多,所以只能保持这个梵文原文的音,让大家自己去解释。

前文我们讲了三代表分别心,一有分别心就多了,就有万物了。

所以,如果没有这个分别心,没有这个三,其实也就没有二了,毕竟分别心都没有了,阴阳、多少、长短、高矮这样的二元对立又如何能存在呢?

所以,只要不三了,就会不二。

《六祖坛经》中六祖讲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你看,佛法是不二之法,换句话说就是佛法是没有分别心之法。

六祖是依靠《金刚经》开悟的,而且五祖也总是劝人念《金刚经》,在国内,《金刚经》也可以说是最吃得开、影响力最大的一部经。

这个金刚,《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是这样讲的,“金刚喻实相智,过一切语言心行道。适无所依,不示诸法,无初中后,不尽不坏,离诸过罪,不可变易,不可破毁,故名金刚。如世间金刚宝。”

讲的太好,所以不翻译了,总之就是不会变、不会坏的,能破一切法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能建一切法,无坚不摧。《金刚经》的翻译其实也有很多种,有的翻译会加上“能断”两个字,意思是能断世间一切苦痛、一切烦恼而成圣成佛。

所以这个《金刚经》,照含义来说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是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大经典。

而《金刚经》通篇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空性”,这里我们看一下这句话,“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使一个人告诉你我帮你念经了、我度你了、我在帮助你、要你谢谢,这个人就不是菩萨,换句话说就是你不要理他。

因为真正行菩萨道的菩萨度了众生、帮助了人家,心里是不会觉得度了人家的,如果有这个自己是在帮人的念头,其实就已经错了。

这话后紧跟着的就是“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真正的大菩萨同佛一样,并没有得一个什么“法”或者说“武功秘籍”或者说“不为人知的修行方式”,要让你磕多少头,找怎样的大师,或者掉进一个洞子里有奇遇,那是俗世的观念,是功利主义的思想。他之所以能成为菩萨,核心就在于他的空,他是空性的、一切都不着的、一切都不住的,所以叫做菩萨;真正的菩萨是无我的,我都没有了,自然就没有他人,也就没有了众生和“活着”或者说存在的观念。

这个空的意思,就是没有分别心,不要有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所以,佛说的一切法,核心就在于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明白了这个,我们就可以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经看起来都那么“玄乎”、那么超出理解,尤其是藏传佛教那边的很多经典,比如密宗经典《大幻化网》就有这样一句话,“一根发尖端,不可思议刹,各形皆不一,彼相无混杂。”

你看,一根毛发上或者说一根头发上有无量刹土,还形态不一,这怎么可能呢?

核心就在于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没有分别的,是空性的,这是因为万般皆空,一切皆无,因此才会有那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情况”出现。

我们现代人看《山海经》是神话,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不出生在现代,就直接生活在《山海经》那个时代,可能你就会觉得《山海经》所描述的才是世界的本来样子,然后还无法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觉得我们是神话,我们是不可思议。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金刚经》有“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样一句话。

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宇宙那无数的世界,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物质上的世界,而只是叫这个名字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个世界,其实也只是我们用分别心人为给他们做了区分。他并不是实有,是空的。是我们有分别心的凡夫,对总体形态上的一种执著。

比如人体本来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又是无数原子组成的,再往下扒,最后就是能量,但人们就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就要把这一堆能量聚合起来的“人”称之为人,最终对这个肉体、这个肉体所暂时拥有的一切产生执着。

其实讲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前文所长提到的《周易参同契》“含精养神,通德三元”,这本书或者说中医,将人体的生命划分为精、气、神三大根本要素,其实也就是一种扒开表象看实质的情况,是的,人就活一个精气神,一切生命可以说都活一个精气神。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中医比西医究竟,中医直达生命的最根本,而西医只在外在的表象做工夫。

来源:价值事务所所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