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三,又名上巳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最初是一个祈福平安和丰收的节日,随着时光的流转,又逐渐融入了曲水流觞、踏青等诸多的习俗。
壹
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
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
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
三月三,又名上巳节,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最初是一个祈福平安和丰收的节日,随着时光的流转,又逐渐融入了曲水流觞、踏青等诸多的习俗。
传统的节日总是离不开特色的美食,三月三正是春暖花开遍尝春鲜的时节,由此诞生许多经典美食,比如艾草做的糍粑,糯米饭等等,而流传最广的则属荠菜花煮鸡蛋。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清代嘉庆年间浙江藉诗人叶调元,他在汉口教书期间体验的三月三独特风俗。
三月三,厨房成了家家户户的核心舞台,主妇们殷勤地忙碌着,调制新鲜的口味,为节日准备一道道佳肴。清新的荠菜煮鸡蛋,便是三月三的餐桌主角。
当一碗热气腾腾的荠菜煮鸡蛋端上桌前,品尝一口,那香醇的滋味瞬间从唇齿涌上心头,“十分耐饱十分香”,仿佛所有的疲惫与忧愁都被这份美味所化解。
又是一年三月三,不负春日好时光,煮一碗荠菜煮鸡蛋,尝一口春天的味道,愿你春来福满,万事可盼!
贰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唐: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禊:念xì,三月三日这天,在水滨沐浴以祓除不祥、清除冬日尘垢的一种祭祀仪式。
张说,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这首诗记录了唐朝时期盛大而欢乐的三月三节日,那一天,皇帝与臣子们一起去昆明池游船踏青,祈祷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一路上,春水潺潺,桃花灼灼盛开,满目的绚烂与生机,让人心旷神怡;水潭边,桃花片片飘落,与水波共舞,织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而水岸两边更是欢乐无限,女子穿着美丽的春衫在水边沐浴兰汤,正如杜甫的诗句所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诗人荡舟于湖上,湖面上飘荡着悠扬的乐曲,那声音仿佛自天际传来,让人闻之忘忧。清澈如镜的湖面,龙舟逶迤在水面,更是宛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这一次三月三之行,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旖旎的春光犹如仙境一般的美好,让人忍不住歌颂这盛世风光!
叁
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
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
宋:仇远《上巳感怀》
嬾:念lǎn,懒惰;懈怠。
春光明媚的时节,我本应该踏遍青山,但是却偏偏慵懒成性,错过了许多赏景的佳期。即便如此,我对春天的向往并未消减,尤其在春和景明的三月三。
十里长堤,杨花纷纷扬扬,如雪般飘飞,弥漫在整个世界,我站在飞舞的杨花之中,心中却涌起淡淡的忧伤,我想起魂牵梦绕的故乡江南。
“马蹄无路入江南”,我静静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这夹杂着杨花香气的空气,在其中感受江南的韵味,感受那一份温婉与柔情。
春日慵懒,十里杨花,梦回江南,即便脚步无法抵达,心灵却早已在那片烟雨朦胧中徜徉。
又是一年三月三,江南处处好风光,苦笋鲥鱼乡味美,春来江水绿如蓝,总是牵动无数游子离人的心!
肆
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明:汤显祖《上巳燕至》
我一脸的憔悴,深情地凝望江南的方向,心中却模糊了兰亭三月三的记忆。那时的欢声笑语,那时的墨香四溢,仿佛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出了我的世界。
花,静静地绽放,又静静地凋零,它们无言却诉说着春天的老去。檐下的燕子,在叽叽喳喳,仿佛在喃喃细语诉说归来的喜悦。
这也是一首忆江南的诗作,时光经年,往事如风而散,念念不忘的仍是心中的江南,比那迷离的烟雨,兰亭的诗酒风流,和令人回味的青春时光!
三月三,花正娇,春正好,赏春赏花放纸鸢,正是踏青好时节,愿你我以爱相知,不负流年不负己,在这个春天如约绽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青荷诗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