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1、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市场仍然面对着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以及地缘政治动荡持续加剧所带来的种种阻碍。尽管如此,公司在上半年克服了一系列挑战,最终实现了高于40%的海外业务收入增速。
中望软件
重点机构:
富国基金:陈天元
嘉实基金:李涛
泉果基金:王苏欣
睿远基金:喻磊
上海睿郡资产:陆士杰
调研摘要:
Q1、公司上半年海外业务增长迅速,请问是何原因?是否是由于特定地区市场的宏观环境变化所致?
A1、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市场仍然面对着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以及地缘政治动荡持续加剧所带来的种种阻碍。尽管如此,公司在上半年克服了一系列挑战,最终实现了高于40%的海外业务收入增速。
探究公司海外业务快速扩张的核心原因,一方面与公司产品的迭代升级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则源于过去数年间,公司对于海外本地化战略的坚定执行、以及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公司的海外销售能力与品牌声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事实上,相较于国内市场,公司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更低。因此,过往制约公司海外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并不单纯是产品性能无法百分百满足客户需求,更与公司的海外销售能力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海外本地化战略的持续落地,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组建起分支机构,并陆续吸纳引进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外籍员工。凭借对于海外业务团队的持续搭建,公司从渠道支持、商机覆盖、品牌推广等多个维度对海外销售能力进行了跨越式强化,并全面升级了公司的海外渠道销售网络,最终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综上所述,尽管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日本、泰国、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阿联酋等海外地区市场的拓展成果更为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的海外业务增长单纯是由上述地区市场的宏观环境变化导致的。上市以来,公司海外战略布局的持续落地,为2023年至今公司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展带来了可能性。未来,公司有信心在更多海外地区市场实现业务规模的持续提升。
Q2、目前公司在灯塔客户方面的拓展成果如何?
A2、得益于对商机分级体系的持续打磨,公司将更多销售资源集中到行业龙头企业当中,因此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灯塔客户拓展方面取得较为优异的成果。在此背景下,公司进一步提升了从预算充足的龙头企业处获取更大规模订单的能力,降低了公司的平均获客成本,强化了公司抵御宏观环境负面影响的整体实力。
从具体案例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相继与广东威铝、中国联塑、卧龙集团、许继电气、科士达、智光电气、创维集团、小天才、裕泰汽配、均胜汽车、江淮汽车、大连升隆、中集陕汽等众多行业龙头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多元化合作关系。公司与更多此类行业龙头客户达成合作,一方面为境内商业业务的扩张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更为公司产品在消费电子、汽车零配件、通用机械、能源电力等行业的推广销售起到示范作用。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行业龙头企业的能力。通过对于产品性能的持续打磨以及生态体系的搭建,公司有望将更多行业龙头企业转化为公司的灯塔客户,从而在更多行业打造出中望产品的标杆应用案例。此外,公司还将携手灯塔客户,共同孵化高适用性的行业解决方案,从而为面向中小客户群体的推广工作提供便利。
Q3、公司如何看待AI对于CAD行业的影响?公司目前在AI方面的进展如何?
A3、公司认为,从长久来看,与AI的深度融合,一定是未来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但在较短的时间内,AI对于CAD产品的价值,更多将集中体现在提升产品设计效率,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等维度。
之所以有如上判断,原因在于,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与工业设计场景相辅相成,而工业设计场景则往往代表着规模化生产以及对于正确性稳定性的严格要求。因此,区别于面向C端客户的产品,为确保工业设计生产流程稳定,新兴技术通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磨合才能更好地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中落地。但与此同时,即使是在当下,AI技术在赋能CAD产品现有功能方面,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将AI技术整合到产品当中,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企业有能力在智能化交互、提升产品使用效率与便捷度、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等多个方面取得进展。
公司作为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行业的领导者,应当属于国内最早一批在AI方面进行探索的工业软件企业之一。尽管截至目前,公司仍然暂且将突破产品基础性能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但是在AI技术与CAD产品融合方面,公司同样取得了一定成果:一方面,在产品端,目前公司旗下的ZWCAD、ZW3D均已开始利用AI技术强化现有功能,并实现了诸如模型匹配、批量修改、自动出图、智能标注等成果。虽然上述成果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对产品的销售推广带来显著助力,但在优化客户使用感受、提升品牌认可度方面仍然有着巨大价值;另一方面,在研发工作当中,AI工具为公司研发团队的工作效率提升带来了积极影响。由于公司大量研发人员来自于数学、物理、工程等专业,因此在日常研发工作中,代码编写效率往往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已开始全面采用AI编码助手以辅助开发。利用AI大模型,中望研发团队在生成和改进技术方案、辅助完成编码、开展源码规范审查,为API生成自动化单元测试用例,以及自动生成工作报告等领域,均开展了积极尝试,且成果显著。
综上,公司目前在探索AI技术的道路上,已取得一定进展。无论是在产品赋能还是在研发提效方面,AI都给公司带来了独特价值。后续,公司将逐步提升在AI领域的相关投入,为AI技术与工业软件的融合贡献一份力量。
券商研报:
领益智造
重点机构:天弘基金、泉果基金、中欧基金、华夏基金
调研摘要:
Q1:请问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A1: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25亿元,同比增长2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0亿元,同比增长35.94%,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亿元,同比增长53.29%。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21.31亿元,同比增长29.91%;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02%。扣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78%。
分三大业务板块来看,公司上半年:AI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08.65亿元,同比增长17.26%。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实现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38.41%,毛利率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公司其他业务实现收入约15.77亿元,同比增长212.98%。
今年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受益于AI创新带来的散热、电池、快充等硬件升级趋势,并持续布局“人”“眼”“折”“服”即机器人、AI眼镜及可穿戴、折叠屏、服务器四大赛道。
Q2: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有哪些进展?
A2: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布局早、方案全、能力强、客户广。今年以来,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智元机器人、强脑科技、傲意科技、九天创新等官宣了合作或深化合作进展,并获得了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能力,形成了丰富的人形机器人硬件产品矩阵。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掌握了从材料开发到多种工艺制程复合的能力,可提供模切、冲压、CNC、阳极、电镀、MIM、压铸、锻造、注塑、3D打印、Softgoods加工、组装等工艺加工及开发服务,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模组服务。公司的摆线针轮减速器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明专利。
公司已经在人形机器人的机加工结构件、核心零部件、关节等模组、灵巧手零部件及组装、整机组装与应用落地开发方面具备订单。
Q3:近期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领益智造“领智战队”派出的“领珑”机器人分别斩获仓储场景混料分拣竞技赛冠军和工厂场景物料搬运技能竞技赛冠军;“磐石”机器人斩获工厂场景物料整理技能竞技赛季军。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定位是品牌商还是制造商?
A3:公司机器人业务的定位是致力于成为全球TOP3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定位为“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第一,专注核心零部件、总成研发设计;第二,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第三,为机器人提供完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本次世界机器人运动会,领益智造参赛三项获得两金一铜,再次验证的是公司在工业具身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方面的实力,公司将继续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硬件服务,并对合作伙伴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场景化训练与测试、建立通用数据集等。
券商研报:
江苏银行
调研摘要:
1.贵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如何?对2025年全年经营业绩的展望?
2025 年上半年,江苏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争做执行政策、遵从监管和市场表现"三好学生",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的总基调,真抓实干、奋发进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规模良性增长。截至 6 月末,本行总资产 4.79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6%;各项存款余额2.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2%,各项贷款余额 2.43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98%。
二是效益持续提升。2025 年上半年,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448.64 亿元,同比增长7.78%,实现归母净利润 202.38 亿元,同比增长 8.05%。
三是资产质量不断优化。截至 6 月末,本行集团口径不良贷款率为 0.84%,较上年末下降0.05 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优水平,关注类贷款比例为 1.24%,较上年末下降 0.16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331.02%,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展望 2025 年全年,本行将持续深耕区域经济沃土,深入挖潜长三角经济圈,向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不断拓展,进一步打造"高效率、强协同、优服务"的竞争优势,力争实现资产规模良性增长,经营效益合理提升,资产质量稳中趋优,整体保持经营业绩良性增长、经营质效跑赢大势的良性态势。
2.贵行上半年资产质量管控情况如何?如何展望全年资产质量趋势?
今年以来,江苏银行持续完善"2+5+N"风控管理体系,织密织牢横到边、纵到底的风险防控网,智慧化风控体系快速迭代、日益成熟,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全面有效。截至 6 月末,本行不良率 0.84%,较上年末下降 0.05 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优水平;拨备覆盖率 331.02%,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关注类贷款比例为 1.24%,较上年末下降 0.16 个百分点;逾期 90 天、60 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例持续保持在 1 以下优秀区间。
后续,本行将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变"总基调,持续提升风控体系有效性,并紧盯内外部形势变化,统筹做好优化信贷投向指引、强化授信准入、深化智慧风控应用、滚动开展授信风险排查、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和从严内部控制等方面工作,坚持做好"降旧控新",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努力实现资产质量"稳中趋优"工作目标。
3.贵行如何展望 2025 年净息差走势?
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2025 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 1.42%,较 2024 年下降 10BP,江苏银行净息差 1.78%,较 2024年下降 8BP,变化趋势与行业基本一致,但绝对值和降幅整体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资产端,本行深入开展"拓客强基 2.0"工程,抢抓优质资产,在贷款规模稳定增长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和价格相对稳定。负债端,本行坚持把存款降本作为重点工作推动,多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量价齐控压降高息负债。
面对净息差收窄的行业性压力,本行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提升投研能力和抢抓优质资产,负债端做好优存稳存和降本提质,努力稳定净息差水平。
4.2025 年度中期分红情况及后续分红展望?
江苏银行上市以来,始终高度重视投资者诉求与回报,积极通过持续稳健的现金分红回馈广大投资者的关心与支持,近年来,本行保持归母净利润 30%的现金分红比例,自上市以来已累计派发普通股现金股利近 500 亿元。
为进一步加大投资者回报力度、提振投资者长期持股信心,本行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 2025 年中期利润分配的议案》,具体方案将由董事会根据本行的盈利情况、现金流状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决定,相关方案确定后将另行公告。
未来,本行将一如既往兼顾股东诉求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求,综合考虑资本补充、监管要求等因素,总体保持分红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本行也有信心延续稳中有进、跑赢大势的良好态势,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多回报。
券商研报:
来源:一地基毛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