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100个历史典故看完中国历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0 12:47 1

摘要:炎黄子孙:蚩尤不断强大侵扰中原,炎帝黄帝联手于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炎黄阪泉大战,黄帝胜,两部融合,成华夏民族核心。后人自称炎黄子孙,这一称呼象征同根同源,承载深厚民族认同 。

01

先秦时期

1,炎黄子孙:蚩尤不断强大侵扰中原,炎帝黄帝联手于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炎黄阪泉大战,黄帝胜,两部融合,成华夏民族核心。后人自称炎黄子孙,这一称呼象征同根同源,承载深厚民族认同 。

2,大禹治水:尧舜时洪水泛滥,禹率百姓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得首领位。

3,商汤灭夏:夏朝末代国君桀暴虐,商汤积蓄力量,于鸣条打败夏军,建立商朝。

4,武王伐纣:商纣王无道,周武王联合部落讨伐,在牧野击败殷商,纣王自焚,周朝建立。

5,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骗诸侯勤王,后犬戎真进攻时诸侯不再来,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6,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为好友,经商、打仗时鲍叔牙理解管仲,后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助齐称霸。

7,尊王攘夷: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借 “尊王攘夷” 旗号,帮助北方国家抵御戎狄,成为霸主。

8,一鼓作气:公元前684年,齐国攻打鲁国,曹刿随鲁庄公迎战。在战场上,曹刿等齐军三次击鼓后才下令鲁军出击,最终鲁军取胜。他认为作战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退避三舍:重耳流亡楚国承诺若两国交战退三舍,后来晋楚交战,重耳守约后退,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大胜,晋文公称霸。(一舍为三十里)

10,问鼎中原:楚庄王打败晋师后阅兵洛阳南郊,询问九鼎大小轻重,有图霸中原之意。

11,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为俘虏,回国后励精图治,趁夫差参加会盟时攻打吴国复仇。

12,三家分晋:春秋后期晋国智、赵、韩、魏四大家族中,智氏最强,向赵氏索要土地不成便联合魏韩攻打,赵氏游说魏韩反戈,三家灭智氏,后被封诸侯,形成 “战国七雄”。

13,商鞅变法: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通过 “南门立木” 取信于民,推行废除世袭、井田制,重农桑、奖军功等措施,为秦统一奠基。

14,围魏救赵:魏国攻赵,齐国孙膑建议袭击魏都大梁解邯郸之围,齐军在桂陵击败魏军,后魏国又在马陵之战惨败。

15,乐毅伐齐:燕昭王任用乐毅改革,联合五国伐齐,连下七十多城,后燕惠王换将,乐毅逃赵,齐将田单用火牛阵复国,但齐国元气大伤。

16,合纵连横:战国时秦齐最强,合纵是山东诸国联合抗秦,连横是横向大国联手对付小国。

17,负荆请罪: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会立功封上卿,廉颇不服,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回避,廉颇得知后负荆请罪,二人共同辅政。

18,长平之战:秦国攻赵,廉颇坚守,白起用计使赵王换赵括为将,赵括战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元气大伤。

19,屈原投江:屈原遭谗言流放,因不忍国亡投汨罗江,百姓为防鱼食其尸,以竹筒盛米倒入江中,后演化为端午习俗。

20,荆轲刺秦:燕国太子丹劝说荆轲刺秦王,荆轲带地图和樊於期首级献图时行刺失败,秦王随后灭燕。

02

秦汉时期

21,统一六国:秦王政灭六国称帝,实行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等,后因滥用民力致社会不稳,死后秦朝被推翻。

22,指鹿为马:赵高为排除异己,指鹿为马试探群臣,不顺从者被杀害。

23,破釜沉舟:秦军攻赵,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击败秦军,成为诸侯军上将军。

24,鸿门宴:刘邦先入关中,项羽欲攻之,刘邦赴宴,范增示意项羽杀刘,项羽犹豫,项庄舞剑欲杀刘,项伯保护,刘邦借机逃脱。

25,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因分封不均起纷争,刘邦暗度陈仓,最后在乌江斩杀项羽。

26,四面楚歌:项羽被困垓下,汉军唱楚歌瓦解楚军士气。

27, 发愤著书:司马迁因李陵辩护受腐刑,忍辱完成《史记》,记载约三千年历史。

28, 龙城飞将:李广以一百骑兵遇匈奴大队,用疑兵计吓退匈奴。

29, 封狼居胥: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等。

30, 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公孙贺父子因巫蛊被诛,江充陷害太子,太子起兵诛杀江充后自杀,后武帝查明真相,灭江充全家。

31, 昭君出塞:匈奴呼韩邪单于请婚,汉元帝选王昭君,出嫁时昭君美貌惊艳众人,后查明画师毛延寿因未受贿丑化昭君,被元帝处死。

32, 王莽篡汉:西汉末年王家势大,王莽篡位建新朝,推行不切实际新政,引发起义,新朝覆灭。

33, 光武中兴:绿林、赤眉起义后,刘秀壮大势力称帝,击败赤眉军,建立东汉。

34, 投笔从戎:班超不甘抄写文书,随窦固出击匈奴,出使西域,收复五十多国。

35,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谋大业。

36,三顾茅庐: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三次拜访,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37,草船借箭:诸葛亮用草船“借”曹操十万支箭。

38,火烧赤壁:曹操南下,孙刘联军五万对抗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黄盖建议火攻,曹军大败,孙刘借势壮大。

39,大意失荆州:赤壁之战后,关羽镇守荆州,因拒亲骂使致孙刘联盟破裂,攻樊城时后方空虚,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失荆州败走麦城,关羽也被杀。

03

三国两晋南北朝

40,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称帝建魏,221 年刘备称帝建蜀汉,229 年孙权称帝建吴,三国正式成立。

41,诸葛北伐: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因各种原因,部分取得局部胜利,最终病逝军中。

42,邓艾奇兵:魏军伐蜀,邓艾率军经阴平小道奇袭,蜀汉灭亡。

43,乐不思蜀:刘禅降魏后称“此间乐,不思蜀”。

44,高平陵事变:曹爽欲架空司马懿,司马懿装病,趁曹爽陪曹芳祭拜高平陵时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司马氏重掌大权。

45,三家归晋:司马炎篡位建晋,晋军六路攻吴,吴国因忽视防御而败,三国时代结束。

46,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清晨闻鸡鸣即起舞剑,立志报国。

47,八王之乱:晋惠帝痴呆,贾南风掌权后引发司马氏藩王不满,赵王司马伦称帝引发其他藩王反对,八王争权,西晋衰弱。

48,永嘉之乱:八王之乱后,匈奴刘渊建立汉国攻晋,晋军在宁平之战惨败,洛阳沦陷,怀帝被杀。

49,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游牧民族在北方烧杀抢掠,汉族人口锐减。

50,冉闵灭赵:冉闵为石虎养孙,因与石氏矛盾,颁布 “屠胡令”,诛杀胡羯,灭石氏家族。

51,代父从军: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立下战功。

52,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南下攻晋,东晋谢安派谢石、谢玄等迎击。苻坚先派朱序劝降,朱序却暗中提示谢石先发制人。谢石派刘牢之奇袭破秦军先锋。双方对峙淝水时,苻坚执意诱晋军渡河,秦军后撤时朱序大喊 “秦军被打败了”,引发秦军大乱,晋军趁机渡河砍杀,苻坚大败。此役后前秦瓦解,北方再度分裂。

53,刘宋代晋:孙恩反晋时,刘裕屡立战功,在北府军威望渐高。桓玄篡晋后刘裕起兵击败他,迎回晋安帝,掌握晋朝政权。刘裕南征北战,改革内政,420 年逼晋恭帝禅位,建立刘宋。刘宋历经多位皇帝,后期皇帝昏庸,479 年萧道成取代刘宋建立齐朝。

54,北魏兴亡:淝水之战后,拓跋珪建立北魏,经努力统一北方。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如以汉语汉服代替胡语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孝文帝及宣武帝早逝,孝明帝幼年即位,外戚权臣乱政,孝明帝被太后胡氏毒杀,引发六镇之乱,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55,周灭北齐:东魏高洋篡魏建齐,西魏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周。北齐后主高纬昏庸,北周武帝宇文邕两次伐齐。第一次因病退兵,第二次周武帝直指晋州平阳,高纬在战事关键时刻竟在打猎,后救援时冯淑妃惊慌呼喊致齐军大乱,周军大败齐军,攻克邺城,统一北方。

04

隋唐五代十国

56,隋代北周: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不理朝政,沉溺酒色,传位幼子宇文阐,杨坚受遗命辅政。581 年,宇文阐禅让皇位给杨坚,杨坚建立隋朝,后灭南陈,统一全国。

57,隋殇霸业: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营建东京洛阳,修运河,造大量船只供出游,各地大修宫殿苑囿,还三次东征高句丽,均失败而归。这些举措劳民伤财,引发农民起义,隋王朝岌岌可危。

58,李渊起事:杨广东征时农民起义席卷全国,李渊在太原起兵,以 “废昏立明,匡扶隋室” 之名攻取长安,立杨侑为帝。618 年,杨广在江都被杀,隋恭帝被迫让位于李渊,隋朝灭亡。

59,玄武门之变: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与李元吉排挤李世民,兄弟矛盾愈演愈烈。626 年,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射死李建成和李元吉,随后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

60,西天取经:627 年,陈玄奘孤身西行取经,历经 110 个国家,于 645 年返回长安,带回大量佛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61,二圣临朝:武则天入宫后,先为唐太宗才人,后被唐高宗召回。王皇后为对抗萧淑妃引入武则天,三人争宠。武则天掐死亲女嫁祸王皇后,高宗废王立武。高宗病危时,武则天与他同殿听政,被称为 “二圣”。

62,一代女皇:高宗死后,武则天先后废中宗李显、睿宗李旦,690 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她重视人才选拔和农业生产,设立北庭都护府稳定西北边境。

63,请君入瓮:武则天称帝后,酷吏周兴被人告发谋反,来俊臣用周兴自己提出的 “以瓮烤人” 之法,迫使周兴认罪。

64,神龙政变: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张插手朝政威胁李氏。705 年,张柬之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杀死二张,逼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复国号为唐。

65,贵妃得宠:杨玉环受唐玄宗宠爱,杨家因此显赫专横。安禄山以反杨国忠为名发动政变,玄宗出逃至马嵬坡,士兵哗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赐死。

66,朱温篡唐:唐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朱温因剿匪有功势力渐大,901 年控制唐朝政权,907 年逼唐哀帝禅让,代唐称帝,国号为梁。

67,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的 53 年,中国北方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更替,南方有多个政权割据,这段时期统称五代十国,直到 979 年宋朝灭北汉结束。

05

宋元时期

68,陈桥兵变:赵匡胤在后周屡立战功,柴荣病重时成为禁军最高统帅。960 年,他在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途中,于陈桥兵变被拥立为帝,回京逼后周恭帝禅位,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69,杯酒释兵权:宋朝初期,赵匡胤为削弱武将实力、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酒宴暗示军官交出兵权,被视为宽和典范。

70,寇准抗辽:寇准为北宋名相,1004 年契丹南下,他力主宋真宗亲征,挫败契丹前锋,双方订立 “澶渊之盟”。,

71,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向宋仁宗主张变法未被采纳,宋神宗时他任参知政事开始变法,取得一定成效,但 1085 年神宗病逝后,新法被守旧派废除。

72, 眉州三苏:四川眉山一家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72,靖康之耻:1126 年金兵南侵,攻陷汴京,俘获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1127 年,赵构在临安即位,建立南宋。

73,岳飞抗金:岳飞自 1126 年开始抗金,1140 年金人南侵,他在郾城之战破金兀术 “拐子马”,乘胜追击时被宋廷召回,以莫须有之罪处死。

74,隆兴和议:宋孝宗即位后欲收复中原,1163 年北伐被金军击溃,在朝臣压力下与金议和,割地进贡,宋金维持四十年和平。

75,成吉思汗:宋金对峙时,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尊号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不断向外扩张,灭亡西辽、西夏等。

76,蒙古扩张: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即位后,继续扩张,1234 年灭金,又派拔都远征欧洲,其在位时疆域扩充到中亚、华北和东欧,为元朝奠基。

78,元朝灭宋:忽必烈即位后,1271 年改国号为元,1273 年定都大都。1276 年,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投降,宋朝灭亡。

79,四处征战:元朝统一后,多次对外远征,如进攻日本、占城、安南、爪哇等,均因各种原因失败。连年征战致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江南起义不断,元朝后期内乱频繁,最终走向灭亡。

80,元末起义:元末统治者对汉人横征暴敛,将各民族分等级,汉人地位最低,引发上百起农民起义,且起义规模不断扩大。

81,龙湾之战:1351 年反元起义爆发,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攻占集庆改名应天。陈友谅势力壮大后与朱元璋对峙,1360 年陈友谅率水军南下,朱元璋诱其深入新河,陈军弃船上岸中计,因退潮船只搁浅,损失惨重,朱元璋乘胜追击,实力大增。

82,鄱阳湖决战:龙湾战败后,1363 年陈友谅率水师于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朱元璋针对陈军船队首尾相连的弱点,准备火攻。双方交战,朱元璋先派徐达攻击陈军前锋,后亲率水师,借东北风放火,大败陈军。经过一个多月对峙,陈友谅突围时被流箭射死,朱元璋统一南方。

06

明清时期

83,明朝灭元: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随后分兵北上伐元。此时元朝内部斗争激烈,明军势如破竹,逼近大都,元顺帝北逃,后病死。明军继续追击,大败元军残部,北元灭亡。

84,靖难之役: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朱允炆即位后削藩,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朱棣多次击败朱允炆派来的明军,虽在山东受阻,但建文四年绕过山东直逼京城,李景隆开城投降,朱棣登基为明成祖。

85,七下西洋: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七次远航,目的或为寻找建文帝,或为彰显国力。船队规模庞大,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达东非,和平开展贸易,宣扬大国风范。

87,土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幼年即位,太监王振掌权。1449 年,王振怂恿朱祁镇亲征瓦剌,大军到达大同后因前线惨败而撤军。撤军途中王振犹豫不决,改道宣府。明军士气低落,在土木堡被瓦剌军追击

88,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挽救明朝财政。

89,李自成起义:明朝辽东战事失利,国内灾荒不断,农民起义频发。李自成参军后因兵变投靠农民军,各地农民军日益壮大,明朝军队两面作战。1635 年,起义军在荥阳约定联合进军京师,后虽部分起义军被剿灭,但李自成势力逐渐发展。

90,大顺灭明:1644 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随后进军北京,居庸关守将投降,三月十九日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91,清兵入关: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击破明朝辽东防线。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吴三桂降清,多尔衮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击溃李自成,李自成兵败被杀,清朝入主中原。

92,收复台湾:1624 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南明灭亡后,郑成功举兵抗清,1661 年进攻台湾,收复台湾,开启郑氏统治。1683 年,施琅率清军进攻台湾,郑氏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版图。

93,康乾盛世:康熙帝即位后,平定三藩叛乱,击败俄军,划定中俄边界,征伐准噶尔、青海等地,中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江南手工业、纺织业发展,宣布 “盛世滋丁,永不加税”。

94,虎门销烟: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国民身心健康受损。林则徐在广东下令禁烟,1839 年在虎门当众销毁大量鸦片,引发中英关系紧张,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导火索。

95,鸦片战争:英国以林则徐禁烟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击败清军,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割让香港岛,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96,太平天国: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剥削加重,外国侵略和两广灾荒促使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97,洋务运动:清政府经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打击后,以 “自强” 为旗号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立北洋海军,兴办铁路、电报,创办新式学校并派遣留学生,但未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98,甲午战争:1894 年日本借朝鲜问题向清政府宣战,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向日方割地赔款。

99,八国联军侵华: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1900 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北京沦陷,圆明园被烧,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亡西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00,辛亥革命:1911 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建立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清朝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 年,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来源:俊俏青山S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