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拎着自家果园里散养180天的走地鸡,登上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端出一盘广东人从小吃到大的白切鸡。
一只鸡,把岳云鹏扇上了热搜。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拎着自家果园里散养180天的走地鸡,登上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端出一盘广东人从小吃到大的白切鸡。
结果评委一句“肉太老”,直接把他淘汰。
全进华当场炸毛:“30天的嫩鸡?在广东白给我都不要!”
岳云鹏赶紧打圆场:“可能是地方口味差异。”
节目一播,两广网友集体暴走:
“你们不懂粤菜,就别乱点评!”
一夜之间,#全红婵哥哥白切鸡淘汰#冲榜热搜,评论区彻底沦陷。
先放句狠话:
“评委要是拿得出一只养了180天的土鸡,我直播生啃!”
视频我来回刷了五遍,全进华那鸡一上桌,皮亮得能照镜子,骨头里带血环——老广一看就懂:教科书级白切鸡。
结果评委周晓燕筷子一挑,“不够嫩”。
???
白切鸡要的就是弹牙、有鸡味,你当啃肯德基翅根呢?
更离谱的是,节目把镜头切给岳云鹏,他陪笑补刀:“可能南北口味不一样。”
——不一样你倒是别淘汰人啊!
一句“口味差异”,把别人几十年的手艺拍死,这操作像极了甲方说“感觉不对”,却给不出修改意见。
有人说网友玻璃心,不就一句点评吗?
放屁!
白切鸡在两广不是菜,是乡愁信仰:
- 年三十斩鸡祭祖;
- 升学宴、满月酒,鸡头朝向谁都有讲究;
- 出门读书工作,回家第一句“妈,斩只鸡”。
你现在告诉两广人“这鸡不合格”,跟去陕西说肉夹馍是“干巴面包”、去四川说火锅“太辣不健康”有啥区别?
挨骂,不冤。
要我说,一半一半。
他本职相声,跨刀美食综艺,本来就缺专业度。节目组请他,图的是流量;他本人想露脸,结果一脚踩坑。
现场圆场那段,看似高情商,其实把锅甩给了“地域差异”,既没替选手扳回一句,也没替评委找补专业台阶,两头不讨好。
网友冲进他微博狂刷“不懂就闭嘴”,本质是对“明星随便跨界”的集体厌烦:
“你靠嘴皮子逗乐我们认,但靠嘴皮子判人厨艺,谁服?”
淘汰第二天,全进华直接抖音直播《180天白切鸡教程》,从抓鸡、吹皮、过冰河,一步不落。
弹幕刷屏:“这比综艺好看一万倍!”
点击量一夜破千万,本地土鸡价格跟着涨两块。
什么叫体面?
——不吵不闹,把家乡味道做成硬通货,用实力把评委那张“不合格”盖章当场撕碎。
流量反噬节目组,官方剪辑偷偷把淘汰片段下架,迟来的温柔比草贱。
说穿了,是厌烦“话语权被不懂行的人霸占”。
今天他一句“鸡太老”能淘汰白切鸡,明天就能有评委说北京烤鸭“皮不脆”、兰州拉面“汤太清”。
隔行如隔山,偏偏有人爱在山顶开演唱会,还跑调。
观众不是傻子,你可以不懂,但请把投票权交给懂的人。
不然,就准备好接受弹幕的十万点暴击。
来源:天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