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根据宪法,征收关税等税收的核心权力专属于立法分支(国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指出其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行为“超越了总统法定职权范围”。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的裁决结果判定:特朗普推行的大部分全球关税非法,但这并未阻止这个“倔强的老头”,他声称“没有关税美国将走向毁灭!”。
事情回溯:
2025年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根据宪法,征收关税等税收的核心权力专属于立法分支(国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指出其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行为“超越了总统法定职权范围”。
这些政策包括对中国商品征收的30%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商品征收的25%关税,以及对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10%普遍关税。但法院允许现有关税措施继续生效至2025年10月14日,以便美国政府有时间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这位擅长“推特治国”的美国总统,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回应称法院裁决“错误”,并警告:“如果没关税美国将走向毁灭”。
“没有关税,美国会毁灭。”这不仅是特朗普的做法,而是他心底深处的真正想法!这句话,将其对关税的执念推向顶点。这位自封“关税人”的总统坚信,通过对全球进口商品课以重税,既能充实联邦财政、削减赤字,又能迫使制造业回流、扭转贸易逆差,最终让美国“再次伟大”。
但现实是,大量证据和事实表明,这场“乱征关税”的大剧,正在将美国推向更危险的境地——企业承担巨额成本、民众购买力萎缩、国际社会孤立,甚至经济大崩溃的隐患日益凸显。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是拯救美国的良药,而是加速其衰落的毒药。”
特朗普的“赤字削减”逻辑:表面的“漂亮数据”,隐藏的“转嫁危机”
特朗普执迷于关税的核心动因之一,是“削减赤字”。2025年6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报告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在10年内削减赤字2.8万亿美元(据央视新闻2025年6月报道)。这一数据成为特朗普辩护的“尚方宝剑”,他多次强调:“关税是国家的提款机,能让我们偿还国债,让政府资产负债表更漂亮。”2025年上半年,美国关税收入激增至872亿美元,接近企业所得税规模(据《雪球》2025年7月报道),这让特朗普更加坚信自己的策略正确。
但实际上,CBO的报告同时指出,关税政策将导致经济萎缩、通胀率上升(据央视新闻2025年6月报道)。特朗普选择性忽视了这些负面后果,只强调“赤字削减”的表面收益,却没有考虑到,这种“以税代支”的方式,本质上是将政府的财政压力转嫁到企业和民众身上。正如美国小型企业联盟主席丹·达林所言:“特朗普说关税是‘别人买单’,但实际上,买单的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造成了明显的经济后果。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3.5%上升至12.8%。这些成本实际上主要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2025年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8.2,较7月下降约6%,为4个月来首次下降。高达43%的美国受访者提到高物价正在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这一比例为近5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企业与民众的实际税负:从“成本转嫁”到“购买力萎缩”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企业和民众成为实际的“税负承担者”。关税政策给美国多个产业带来沉重打击。全国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关税导致制造业投入成本平均上升了15%。
2025年7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若现行关税政策维持不变,该财季关税将使公司成本增加约11亿美元。苹果并非个例,美国小型企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超过1.2万家小型企业因关税成本上升而倒闭(据《华盛顿邮报》2025年7月报道)。这些企业的成本,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CBO预测,关税政策将导致2025年和2026年美国年均通胀率上升0.4个百分点,美国家庭的整体购买力将下降。
2025年6月,美国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高于预期;7月,服务业物价指数飙升至69.9。这些数据显示,关税引发的通胀已经开始侵蚀民众的生活质量。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是他们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问题,而其中78%的人认为,“关税政策”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国际孤立的后果:从“贸易伙伴”到“反制联盟”
特朗普的“乱征关税”,让美国陷入国际孤立。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包括南极洲企鹅栖息地在内的全球6000余种商品征税,最高税率达145%。这种无差别打击策略,不仅引发了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的批评,还导致贸易伙伴纷纷采取反制措施。
欧盟启动“坚定明智”的应对措施,对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工业品加征25%的关税;巴西通过“经济对等法案”,对美国汽车和能源产品加征30%的关税;加拿大宣布针对性反制,将美国输加商品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这些反制措施,让美国出口企业遭受重创——2025年上半年,美国出口额下降3.2%。
美国大豆协会指出,关税政策实施后,大豆出口量下降了20%,美国农业出口整体下降了12%。
更严重的是,美元霸权根基动摇。2025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下跌1.9%,欧元兑美元汇率升值5.7%。尽管欧元升值主要源于美元疲软,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质疑。正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亚当·波森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削弱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对美国而言,比贸易逆差更危险。”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特朗普征收关税的初衷是减少贸易逆差,但政策效果却适得其反。美国2025年7月贸易逆差大幅扩大22.1%,达到1036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894.5亿美元。
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引发市场对美国资产风险重估。当初宣布加征关税后,美股、美债价格暴跌且美元意外贬值,反映了投资者要求更高风险溢价。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关系重构与反制措施。同时,这些关税政策正引发严重的战略反噬,促使大量新兴市场国家主动向中国靠拢。全球南方国家在面对美国的高压态度时选择转向中国。印度既与俄罗斯加深能源合作,又与中国展开高层会晤。
经济大崩溃的隐患:从“滞胀风险”到“产业链断裂”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将美国推向经济崩溃的边缘。2025年7月,美国就业人数环比仅增长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0万人;美国劳工部还将5-6月就业增长数据下调了25.8万人。这些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正在“遇冷”。与此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7月份服务业PMI为50.1,接近萎缩区间。
这些数据叠加,让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就业低迷的同时,通胀率上升。
另外,产业链断裂的风险日益加剧。法国呼吁企业推迟在美投资;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命脉。这些因素,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愿景”成为“泡影”。正如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导致产业链外移,这对美国制造业而言,是致命的打击。”政策不稳定性已经对市场信心造成长期伤害。
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威胁也令人担忧。特朗普威胁推进对鲍威尔的重大诉讼、通过安插新理事等重塑美联储格局,以迫使美联储降息。
特朗普的“关税拯救论”,本质上是一种“饮鸩止渴”的策略。他试图通过“乱征关税”削减赤字,却忽视了企业和民众的实际税负、国际社会的孤立以及经济崩溃的隐患。正如保罗·克鲁格曼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而是让美国‘更快衰落’。”
若美国不及时调整贸易政策,回归多边贸易体系,那么“没有关税美国会毁灭”的预言,可能会变成“乱征关税美国死得更快”的现实。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美国的衰落,不是因为没有关税,而是因为乱征关税。”
来源: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