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对话徐国华:为什么内陆城市能诞生海鲜酒楼榜首品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08:21 2

摘要:如果中国海鲜餐饮业存在一条“鄙视链”的话,上海拥有全中国最多的海鲜餐厅和米其林餐厅,其次是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广州。而湖南地处内陆,距最近的南海七百公里,纵有八百里洞庭,也难和活海鲜产生联系。

听说这是一个湖南岳阳人做的连锁海鲜酒楼,我们都瞪大了眼睛。

如果中国海鲜餐饮业存在一条“鄙视链”的话,上海拥有全中国最多的海鲜餐厅和米其林餐厅,其次是深圳、青岛、大连、宁波、广州。而湖南地处内陆,距最近的南海七百公里,纵有八百里洞庭,也难和活海鲜产生联系。

长沙美食城寨

然而,2021年中国饭店行业协会评选全国海鲜酒楼榜首品牌,上榜的居然是“徐记海鲜”。这是一家在湖南长沙扎根24年、以经营特色海鲜为主的中高端餐饮品牌,如今完成了一次从内陆到沿海的“奇袭”:在全国开了60多家直营门店,包括一线城市深圳和上海。

在老湖南人的心中,徐记海鲜是一个高端且优雅的品牌,碰上重要的商务宴请想吃海鲜,它是首选。

前不久,吴老师去了一趟徐记海鲜位于长沙的门店。当时最大感受是“食材新鲜”。面对大厅里偌大的海鲜池,顾客能现点现捞。酒楼严格规定,食材必须当天采购当天卖完,鲜货最多冷藏18个小时。店里的厨师告诉我们,“鲜、本、时”是徐记出品的三字经,意思是新鲜、本味、当季。

徐记海鲜长沙门店

然而,光鲜高端的酒楼背后,创始人徐国华却是一个实在人。1991年,木匠出身的徐国华用借来的400块钱,将鲜货供应给长沙的酒店,慢慢将生意“滚大”。八年后凭借供应链积累,他创办了一家海鲜大排档,为徐记海鲜酒楼的前身。2017年后,已对供应链、产品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得心应手的徐国华,开启了扩张模式,营业额5年翻了三倍。

徐国华平日很是低调,说话带着浓重的湘阴口音。当他第一次受邀进入吴晓波频道直播间——也是人生第一次上直播间时,他说没怎么准备,只能说点“大白话”。

吴老师笑道,一家能穿越二十年周期的餐饮企业在中国非常罕见,其实今天不仅来吃海鲜,更是来“取经”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徐记海鲜创始人徐国华的“生意经”。

吴老师与徐国华

“好海鲜”的经营之道

吴晓波:一提及做海鲜,一般人会认为宁波人、青岛人、大连人的海鲜做得好,你作为一个湖南人,为什么会想到做海鲜?而且还能把海鲜做得那么好?

徐国华:很多东西不是规划的,顺其自然就来了。1991年我来到长沙,借了400块钱,做海鲜供应链。当时内陆城市一般吃冻海鲜,活海鲜才刚刚起步。我从沿海商人那里拿货,然后供应给酒店。当有了供应链,就能对货源质量进行把控,同时没有中间商,就形成了价格优势,这为以后创办酒楼打下基础。但400块钱想滚动发展,必须要建立纯粹的诚信,让上游相信你才能提前给你货。“诚信”这个词虽然简单,但我的人生能走得顺,和它有很大关系。

徐国华

吴晓波:每一代人创业可能面对的环境和消费者都不一样,但有些道理亘古不变。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诚信。

徐国华:是的。从1999年起我自己做海鲜,从海鲜大排档起步。在做供应商的近十年里,我一直和餐饮人打交道,以一个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角度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当时行业中死的当活的卖、缺斤少两的情况屡见不鲜,我认为这样的生意不能长久。所以当我接手做餐饮的时候,就会发现人家原来做得好和不够好的地方,我可取长补短,做得更好。

吴晓波: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论。徐记海鲜有一个理念叫“天买天,天卖天”,你是怎么解读的?

吴老师与徐国华直播对话

徐国华:八十年代的时候,我开了一个小餐馆,做了一道红烧猪脚,我记得过了一夜再去吃的时候味道就没有刚做出来的好,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到1999年做海鲜餐饮的时候,我对食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新鲜,品质必须好,少放调味料,火候要到位,把食材的本味做出来。当时我就提出当天把食材买来,当天就要卖掉。

1999年,徐记海鲜酒楼

吴晓波:你还提出过一个理念叫“让人人吃上好海鲜”。什么是“好海鲜”?

徐国华:好海鲜体现在六个“更”里:为更多人带来更新鲜、更好吃、更好食材、更健康、更实在、更高性价比的海鲜美食体验。

吴晓波:但你同时提到“人人”,意味着价格要亲民,普通人能消费得起,它如何跟“好海鲜”实现平衡的?

徐国华:严格来说不难。我在大排档时期就推的是平价海鲜。我从1991年做海鲜生意起,在供应链方面积累了很大的集采优势。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国外海鲜,我们采用拍卖期货的方式,形成规模效应。你先判断什么时候会涨价,提前拍下来。像去年春节期间我们拍了120吨的板蟹和帝王蟹,正月十五再卖,和市场上产生20%到30%的价差。

徐记海鲜的海鲜池

吴晓波:如今徐记海鲜做到行业榜首,你还有哪些秘诀呢?如果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想学徐记海鲜,你觉得有哪三招能给他?

徐国华:首先是市场发生变化,企业的洞察要跟上。第二,照顾好顾客的需求,把产品的特色或差异化凸显出来,让消费者记住你是一个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品牌。最后一点是,企业最终还是得在自己的优势上寻求发展。跟风做一些东西,反而会有很大的问题。很多东西就是要时间,需要基础性的工作,不是马上就会有效果的。

吴老师在徐记海鲜后厨

网红经济与长期主义

吴晓波:二十年多前,徐记海鲜算是一家网红餐厅。同时今天你也看到,各大城市涌出很多网红餐厅,包括网红海鲜火锅、海鲜餐厅。你认为徐记海鲜如今需不需要再次网红化?

徐国华:网不网红,我倒无所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你必须让顾客在网上看到你的品牌,在手机上找到你的店,这是要思考的问题。市场变了,你得跟上。你跟不上,就要倒台。网红化无非就是回答品牌“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你的特色是什么?”的问题。

但网红品牌如果红一年两年没有了,那就是表面功夫。冰山下的东西做实了,顾客的体验就好了,要给人一种“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品牌”的印象,这是我很在乎的一件事。毕竟,餐饮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吃”。

吴老师与徐国华准备用餐

吴晓波:我的回答和你一样。做海鲜,你就把最新鲜的食材,从全球的八个渔区放到五十多家店里,用心烹饪好。用良好的环境、良心价格,服务好每年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这件事情做成了,生意就成了。我也一样,二十年前我们也叫“畅销书作家”,现在我写财经书,还是得认认真真地写每一个字、做调查研究。

海面之上,有可能是浪潮,有可能是浪花,冰山以下的部分才是根本。今天很多创业者开一家网红餐厅,你可能就是二十年多前的徐国华。但二十多年后,你还能像徐国华一样坐在直播间里,面对新的消费者,这就是长期主义,中间会经历无数考验。

直播中的吴老师

徐国华:曾经说过一句话叫“耕瘦田,坚持长期投入,伺机回报”,我经常跟员工讲。特殊时期,更要认清自己,企业的路应该怎么定下来。路径清晰了,人心就定了。这样你不会出臭招,动作就不会变形。这是管理几千员工的企业领头人需要想清楚的东西。它是一种修炼。

吴晓波:做企业就是修炼。所谓长期主义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你得弄明白行业最基础的常识和最基础的原理。像餐饮业的常识,对于徐国华而言就是诚信、对客户好、产品过硬、差异化。第二件事情,要与时俱进。从1999年创业开始,你津津乐道一直做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吴老师在徐记海鲜

徐国华:我们团队有一个理念叫作“一伙人、一辈子、一件事”。我觉得人的一辈子能把一件事情做成了,每每讲起来就很兴奋,特别是能把复杂的中餐做好,开向全国,或者把海鲜做向全世界,都是一件很有使命感的事。

后记

今年上半年对于餐饮业而言十分难熬,徐记海鲜也难免承受巨大压力。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徐记正是凭借最基本的“常识”和“与时俱进”,躲过了危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徐记每月净亏损3000万元,但之后门店数量却逆势增长,翻了一番。如今的徐记也开始推出子品牌“海洋小客”,打下沉市场,同时在家宴和生日宴场景深度挖掘。

对此,吴老师总结道:“现在是餐饮业最困难的时候,企业如何熬下去,还是要做好手中的这碗饭。所谓‘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回到产业的基本面,回到店的基本面,回到产品本身,回到初心,回到用户。”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