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梁与项羽叔侄在楚地响应起义,杀了会稽郡守,聚江东子弟八千人。陈胜部将召平假传陈胜命令,授项梁上柱国,命其领兵西进。项梁,项燕之子,项羽,项燕之孙。项梁早早就把项羽精心培养成了“万人敌”,自己则以替人办理丧事为生计,却以行军之法安排和管理事务,不得不信将门之后
天下最终的决战决胜,往往不是战友之间,就是兄弟之间
项梁与项羽叔侄在楚地响应起义,杀了会稽郡守,聚江东子弟八千人。陈胜部将召平假传陈胜命令,授项梁上柱国,命其领兵西进。项梁,项燕之子,项羽,项燕之孙。项梁早早就把项羽精心培养成了“万人敌”,自己则以替人办理丧事为生计,却以行军之法安排和管理事务,不得不信将门之后多出将之说,人家有家风和习惯的熏陶和传承。项梁西进路上,合并了陈婴、英布、蒲将军之势力,众达七八万人。任何时候实力就是话语权。在范增建议之下,拥立楚王之后,项梁一度成为诸侯领袖般的存在。
时势造英雄,势无无英雄。
项梁起兵后不不久,沛县子弟杀县令,迎立刘邦为沛公,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皆在其中,刘邦走上了历史前台。
刘邦也是赶赴咸阳修阿房宫的一支队伍的领队,时为屯长,秦朝编制内的。但一路上,人就逃得差不多了,刘邦索性遣散了队伍,选择了自己逃亡,但还是有几十个人愿意生死相随。
为何推举刘邦,第一,大气能聚人,有钱多慷慨,没钱亦大方。跟着他打天下,赢了肯定亏待不了自己,能分到好处。第二,义气能聚众,遇事敢担当,事败不推诿。跟着他打天下,即使输了,顶杠的是他,自己可以尚有一分侥幸。人为什么跟着你干,肯定是你能给人家带来前途和利益了。
三千多沛县子弟跟随刘邦,力量在当时还很微弱。大树底下好乘凉,刘邦投奔了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项梁,项梁给刘邦分添了兵马,和项羽分别攻城掠地。此时刘邦与项羽,既是战友也是兄弟。
项梁在与秦军交战中屡胜,内心就骄傲起来。在遭遇章邯大军时,迅速被击溃,项梁战死阵中。一个极可能成为领袖级的人物,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骄兵必败,这是项梁之前的古人就早已总结出的教训,但即便如此,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也是一个接一个地涌现,从未间断过。
章邯击溃楚军之后,以为楚军不足为虑,转身开始围剿另一支稍有势力的造反队伍,赵王、张耳、陈馀的赵军,骁勇的燕赵之士在秦军面前却屡战屡败,赵王歇和张耳被围困于巨鹿城。陈馀另将数万赵军在城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巨鹿城被围困,在几十万强大秦军面前动弹不得,陈馀曾经派五千人救援,却如石头大海,连水花都没看见,就淹没在秦军的海洋里而全军覆灭了。其他来救赵的诸侯更不敢动,深沟高垒凑热闹而已。而这种僵持,张耳和陈馀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所谓刎颈之交,在生死和利益面前,成了你死我活的死敌了。
项梁死后,楚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范增为次将,率领楚军救赵。宋义空有预测项梁必败的明智,却无统兵临阵的智勇。深知兵贵神速重要性的项羽忍忍了四十余天,见主将仍毫无动静。假如秦军攻下巨鹿城,数十万秦军乘胜击溃楚军轻而易举了,那时纵有百万之众,亦是闻风丧胆、静待屠戮的羔羊,必须在秦军攻破巨鹿城之前实施救援,否则全军哪里有对抗秦军的信心和勇气?项羽劝谏不得,怒而杀之,自号假上将军,破釜沉舟,亲率楚军,直击秦军,楚军无不一以当百,秦军骇恐,很快被击溃,围城主将王离战死。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目瞪口呆、无不震恐。
实力就是王道。项羽一战封神,自然就成为了诸侯领袖,战神召见,诸侯将无不膝行。项羽带领诸军再败章邯军,两军形成对峙状态。
作为大秦帝国唯一救火队长的章邯面临两难局面。前有强大的项羽军,后有赵高在弄权,按秦律,章邯败了,就得死,章邯胜了,按赵高风格,冲击的是他的权力,还得死。派到咸阳的副将都险些没回来,对于章邯而言,只有唯一生路,对于大秦帝国来说却只有死路了。
章邯其实没有选择,只有投降项羽,这何尝不是历史的必然呢!二世登基、赵高弄权、陈吴播种、项刘出世、章邯唯降,这是秦朝灭亡之必然。章邯都是如此,何况普通人的忠君之心、家国情怀呢,遇到胡亥、赵高这样的主,真真报国无门,简直就是个屁,你只有走到另一个阵营里去。
楚怀王下令兵分两路,一路,刘邦十万兵,向西进军;项羽四十万兵,另一条路线向西进军,目标占领咸阳,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颁告天下,先入关者为王。
项刘二人,由兄弟走上了对手之路,由战友走上了敌对之路,兄弟之情越走越淡,战友之路越行越远。
刘邦之所以能率先抵达咸阳的第一大功臣郦食其出现了。一向轻视腐儒的刘邦,把郦食其请至上座,郦食其攻心劝降之策,使刘邦几乎兵不血刃就一路到了咸阳。
秦王子婴成功收拾了祸害秦朝、杀害二世的变态狂赵高,却发现此时根本无力再挽狂澜,老秦民被胡亥和赵高折腾的早就盼着关中换姓天下易主了,就主动承认秦朝已亡这个事实,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又赢得秦地民心。听从樊哙的建议,放下了自己最大爱好,与秦宫那么多美女玩乐,封存了国库,全军撤出咸阳,驻军霸上。这也为随后化解最大的危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手下司马曹无伤早早就派人向项羽报告了刘邦的情况,项羽率四十万大军破关而入,欲灭刘邦。可惜的是叔叔项伯却担心自己恩人张良一并被剿灭,竟然连夜跑到刘邦营中,劝张良离开,泄露了最大的军事机密。谁是最致命的敌人,其实不是敌人,而是亲人是身边人是奸细。刘邦化解危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了曹无伤。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帮助刘邦化解了这场最大危机。可怜的是项羽,竟然连叔叔都会因私废公,出卖了自己却还是他叔叔,没受到任何惩处,高傲心性一览无余,焉能不败?可能也是自信过头了,可也是,论战力,谁又是项羽的对手呢?
公元前207年,项羽入咸阳,自号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汉王。
公元前206年,入川不到一年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兵占领了三秦之地,而这一系列动作的操盘手,就是“汉初三杰”的另一位韩信。楚汉相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项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战力天下无人能敌,三万骑兵长途奔袭,一举击溃刘邦的五六十万人,刘邦被楚军追击途中三次推下自己的孩子保命。项羽打谁谁败。
但刘邦身边,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有镇国抚民、输兵馈粮的萧何;有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韩信;之外还有足智多谋,频解危机的陈平。
而项羽身边,智者仅一人,将者有功却无赏,好在战士们忠心耿耿。
刘邦成功离间黥布、联合彭越、分兵韩信,运用猎犬猎杀雄狮之战术,项羽打刘邦这头,彭越、韩信那头便出击。刘邦再运用离间其将之法,使项羽与诸将之间不信任,兵力不断被削弱,项羽焉能不败。龙且战死,项王方惧,原来只要成功,不只拼战力,还要讲政治,能聚人,善分利,可惜晚矣。
公元前202年,韩信十面埋伏,项羽绝唱,虽斩将五六十,杀卒无数,可自由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然自举事以来追随自己的八千子弟却所剩无几,终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刭。可叹项羽!必然之数!
刘邦四十七岁创业,五十一岁成功,是必然,又岂能不是天授?刘邦自己都不相信这只是他人为努力的结果,谁又敢不信这是天意!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带着沛县一起出来的这些老哥们喝酒,分析他之所以取天下,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遂有“汉初三杰”为我所用,而项羽仅有一范增却都不能用,焉能不败之论!而若无刘邦,萧何不过沛县县丞,而今却成为中国历史丞相之首。韩信不过军中一个执戟郎中,而今却成为中国历史一代兵神。张良才智过人,为人谋而不为所用,自己为却不见一点成绩,而今却成为中国历史谋略大师。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不过县里监狱长、屠夫、吹鼓手、车夫,如今皆贵为王侯,历史有名位。
能用人、用对人,能跟人、跟对人,始终是人成功的诀窍。反之,也是大多数人平庸默默无名或者有一些人失败的根源。当时就有蒯通之叹。
来源:人间正道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