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通知 | 500+国际院士、行业大咖,确认出席!30+国家参与!10月20-23日,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宁波启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7:10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 “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全球先进材料领域国际合作,兹定于 2025年10月20-23日在中国浙江宁波举办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BRCAM 2025 ) 。

01

INTRODUCTION

大会概况与亮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 “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全球先进材料领域国际合作,兹定于 2025年10月20-23日在中国浙江宁波举办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BRCAM 2025 ) 。

本届大会将依托宁波作为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区位与产业优势,在 2024 年南非首届大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汇聚来自30余个国家的500余位材料科技精英,聚焦新材料前沿突破与产业转化,着力构建跨国协同创新网络 , 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

大会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设置8大主题: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绿色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绿色农业、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绿色回收、陶瓷材料、能源材料。

大会将通过学术研讨、产业对接与政策对话,重点推进国际联合研发项目孵化、共建联合实验室与技术转移中心、跨境人才交流计划以及国际商团参与的产业孵化合作,最终构建“产学研政商”五维协同的创新共同体,实现技术共享与市场共赢。

同时,大会以“新材料链接未来,共建共赢新丝路”为主题,通过三大核心维度深化全球协作:一、顶尖智力高度汇聚,吸引包括20余位中外院士、30余位国家杰青获得者在内的全球权威专家;二、多元主体深度联动,协同50余个国际商团、顶尖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并首创由50国权威专家组成的议题召集机制,保障技术对话的前沿性与全球视野;三、全链条成果高效转化,构建集技术展示、国际商贸洽谈与跨境转化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加速科研成果交易与落地应用。

大会主题:新材料链接未来,共建共赢新丝路

大会官网:http://bramcflink.com/

02

ORGANIZATION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世博研究发展联盟

联合主办单位

哈拉雷理工学院(HIT)

俄罗斯科学院联邦化学物理与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FRC PCP MC RAS)

南非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

协办单位

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

承办单位

宁波启明产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03

SCHEDULE

日程安排

04

PLENARY+PARALLEL SESSION

主论坛+8大主题论坛

01 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论坛(主论坛)

大会报告 10月21日上午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升级进程加快,先进材料作为关键基础领域,对推动能源、制造、医疗等行业创新具有核心支撑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在材料研发、技术应用等方面优势互补,但受跨区域协作机制缺失、技术转化通道不畅、创新资源分散等影响,合作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亟需高效交流平台促进联动。

2025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论坛落地宁波,依托其产业与区位优势,汇聚30余国500余位科技精英及中外院士团队,围绕材料前沿技术突破与跨国协作展开探讨,旨在打通“产学研商”合作链路,推动技术共享、联合研发与成果落地,助力沿线国家构建材料领域创新协作网络,实现互利共赢。

报告嘉宾

俞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John Wang,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Giancarlo Ruocco,意大利理工学院首席科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Seeram Ramakrishna,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院士,印度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资深教授

Bhekie Brilliance Mamba,非洲科学研究院院士,南非大学科学工程和技术学院执行院长

02 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创新应用论坛

10月21日 下午-10月22日全天

二维材料,作为后摩尔时代的核心突破方向,正以其原子级厚度、量子限域效应和范德华异质集成特性,深刻推动能源、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颠覆性变革。当前,二维材料领域处于从实验室探索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期。前沿研究不断突破材料本征性能与器件集成的技术瓶颈,为高性能器件开发奠定基础。

一带一路国际先进材料大会(BRCAM)二维材料与未来器件创新应用论坛,重点探讨二维材料在制备创新工艺、能量转换与存储、半导体、能源、器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

分会主席:

孙正明,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魏迪,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

Rodrigo Martins,欧洲科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

召集人

Edison Huixiang Ang,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报告嘉宾

Rodrigo Martins,欧洲科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

魏迪,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

孙正明,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Remo Proietti Zaccarai,意大利理工学院高级概念实验室主任,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主任

申泽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Edison Huixiang Ang,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冯冠平,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始院长,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育乔,东南大学教授

Mokhotjwa Simon Dhlamini,南非大学特聘教授

宋晓辉,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Joseph M Sithole,南非大学高级讲师

Bakang Mothudi, 南非大学教授

03 生物基与绿色可持续论坛

10月21日下午-10月22日全天

在全球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生物质预处理与增值转化、绿色复合材料研发及绿色农业升级成可持续发展核心方向。然而,当前生物质预处理能耗高、产物附加值低,绿色复合材料面临力学性能与成本制约,农业可降解材料推广受限于技术成熟度与经济性,亟需跨学科协同创新。

本次论坛聚焦三大专题:推动生物质高效预处理与增值转化,突破绿色复合材料改性及应用瓶颈,升级绿色农业材料与技术

分会主席

刘德华,清华大学应用化学所所长,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吴韬,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

朱晓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朱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杨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召集人

应邬彬,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副教授

报告嘉宾

刘德华,清华大学应用化学所所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Peter Sachsenmeier,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

朱晓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朱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谢丰蔚,宁波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

应邬彬,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副教授

那海宁

张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糖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鲍杰,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杨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Amjad Ali,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

Mohammad Raza Miah,孟加拉国服装与技术大学助理教授

04 绿色复合材料论坛

10月21日 下午

当前全球 “双碳” 目标引领绿色发展,传统复合材料高能耗、难降解的问题凸显,绿色复合材料凭借环境友好、全生命周期低碳等优势,成为产业升级关键。其以生物基、可降解或再生资源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制造技术,在保持优异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其在包装、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之一。但当前学术研究仍面临关键瓶颈:高性能绿色基体合成机理待深化,纤维 - 基体界面结合机制研究不足,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尚未统一,成果向产业转化路径模糊。

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科研团队,聚焦材料设计、性能调控、评价体系等学术议题,交流前沿研究成果,破解基础研究难题,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绿色复合材料学术发展与产业应用搭桥。

分会主席

李岩,同济大学教授,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

召集人

Mokgaotsa Jonas Mochane, 南非大学副教授

报告嘉宾

Mohd Sapuan Salit,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东盟工程院院士、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高级教授

李岩,同济大学教授、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

Mokgaotsa Jonas Mochane, 南非大学副教授

彭华新,浙江大学教授,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创始所长

刘晓玲,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

Azim Uddin,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核心成员

Diana Estevez, 浙江大学助理教授

05 绿色农业论坛

10月21日 下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加剧,传统农业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资源与工业废弃物转化上呈现显著互补性,而先进的农业技术正是充分释放这种合作潜力的关键纽带,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

论坛以“绿色农业材料创新与生态循环”为主题,以可降解农膜、缓控释肥料、保水剂等为核心,实现农业生产减塑、减药、减排的闭环体系。

分会主席

余龙,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所首席科学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谢丰蔚,宁波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

报告嘉宾

Ankit Garg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何文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06 高分子绿色回收论坛

10月22日全天

高分子绿色回收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化学回收作为处理复杂高分子废弃物的有效手段,能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物,但目前面临工艺成本高、效率待提升等问题。动态高分子材料凭借可回收、自修复等特性,为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然而在性能调控、规模化制备等方面仍有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分子产业领域联系紧密,在回收技术研发、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

本次论坛聚焦化学回收和动态高分子,旨在汇聚全球智慧,破解行业难题,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助力构建高分子材料循环经济体系。

分会主席

王旭,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召集人

王胜,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Arjun Maity,南非大学教授

报告嘉宾

王旭,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胜,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Jason Yuan Chong Lim,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首席科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马松琪,江南大学教授

Arjun Maity,南非大学教授

07 能源材料论坛

10月21日下午-10月22日全天

能源材料作为支撑“双碳”战略落地的核心基石,正以其在能量存储、转化与高效利用中的关键作用,驱动全球能源体系向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加速转型。但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衔接的技术壁垒(如材料量产一致性、系统集成兼容性)、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机制障碍(如材料、能源、电子领域交叉不足),仍制约其规模化落地,使领域处于“技术攻坚向应用突破”的关键窗口期。

本次会议深度探讨能源材料在制备工艺创新、性能瓶颈突破、系统集成优化中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路径。

分会主席:

John Wang,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

Xinying Liu,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发展研究所教授

黄富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Alex Qingyu Yan,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论坛召集人:

Muhammad Sajjad,宁波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

报告嘉宾

邵国胜,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Xinying Liu,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大学非洲可持续发展能源发展研究所教授

Alex Qingyu Yan,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黄富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葛子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宋宏伟,吉林大学教授

苏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

邓齐波,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吴兴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丹,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杨慧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教授

邵怀宇,澳门大学副教授

佴建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李维汉,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Mehdi Khodaei,伊朗德黑兰K.N.图斯工业大学教授

Muhammad Ijaz Khan,王子穆罕默德本法赫德大学助理教授

Nicholas Musyoka,宁波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

Prasada Rao R,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Mokhotjwa Simon Dhlamini,南非大学特聘教授

Muhammad Sajjad,宁波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

Mustapha Balarabe ldris,南非大学博后研究员

Velaphi Msomi,南非大学

Sipokazi Mabuwa,南非大学

Oritonda Muribwahoho,开普半岛科技大学博士

Aviwe Magudu,开普半岛科技大学教授

08 生物医用材料创新论坛

10月22日全天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的一类特殊功能材料,在纳米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药学与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驱动下,为医疗医药发展提供创新范式和革命性变化,持续推动了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

本次会议将围绕靶向治疗、再生修复、医学诊断、免疫调控、精准医疗、生物相容性及产业化等话题进行分享探讨。

报告嘉宾

Prof. Thomas J. Webster,美国布朗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学院院士

杨方,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Devrim Ünay,土耳其伊兹密尔民主大学教授、Zoi Data 公司联合创始人

谢国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

Stefania Della Penna, 意大利克耶地-佩斯卡拉邓南遮大学副教授

Nicholas Smith,大阪大学教授

Silvia Di Angelantonio,罗马第一大学生理学副教授、意大利理工学院研究员

Alfred Ngowi,南非自由州中央理工大学副校长

Saeed Islam, 王子穆罕默德本法赫德大学助理教授

常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Alberto Boffi,罗马第一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

Faez Iqbal Khan,西交利物浦大学教授

Shanmugam Kumar,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可持续多功能材料与增材制造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何祥健,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

09 电子陶瓷材料创新应用论坛

10月21日下午

电子陶瓷材料作为现代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石与关键材料,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核心角色。从智能手机中的微型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5G/6G通信设备的微波介质陶瓷与滤波器,到新能源汽车的压电陶瓷传感器、固态电池的关键陶瓷电解质。电子陶瓷以其独特的电学、热学、声学、机械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深度渗透并支撑着现代科技的创新与应用边界。

本次会议将围绕电子陶瓷材料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前沿技术动态、核心工艺突破、新兴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分会主席

周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报告嘉宾

周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聂恒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

Kolan Madhav Reddy,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宋开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Massih Fakhr Zakeri伊朗德黑兰K.N.图斯工业大学教授

05

INTRODUCTION

报告&成果征集

01 科研成果

特设科研成果展示区,面向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征集具有前沿性、突破性且可转化的科研成果,并以海报形式呈现,同时做现场1对1对接。该区域将成为展示学术界最新研究、分享创新技术以及促进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们期待与您激发更多产学研合作机会,推动科研成果实质性落地,为先进材料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请与我们联系,Terentia,18106695830,Terentia@bramcflink.com

02 报告征集

现面向国际先进材料领域青年学者征集报告,重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领域:二维材料、生物基材料、能源材料、电子陶瓷材料、高分子回收、绿色复合材料、绿色农业、生物医用材料。报告要求:报告内容需紧扣主题,聚焦前沿技术、核心难题或典型案例,具备科

学性、创新性与实用性。

入选报告内容可优先推荐至大会合作学术期刊发表。同时报告人可与中外院士、杰青等权威专家深度交流,成果还可优先对接产业转化资源。

请于9月30日前将报告题目、摘要及个人简介发送至大会邮箱Terentia@bramcflink.com,或通过官网( http://bramcflink.com/ )提交。期待您的智慧贡献!

06

INTRODUCTION

邮箱:Terentia@bramcflink.com

参会费用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