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生活美学展》特展文创:体验千年前的盛唐风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2:08 1

摘要:当前正在奉贤博物馆举办的《露华浓深——大唐生活美学展》,联合8家文博单位,展出文物达323件,创历年来奉博暑期大展展出文物数量之最。近期奉贤博物馆文创店全新升级为“那里·超棒小馆”,引进来自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多家博物馆的150余款精美文创产品,并开发三彩吸管

当前正在奉贤博物馆举办的《露华浓深——大唐生活美学展》,联合8家文博单位,展出文物达323件,创历年来奉博暑期大展展出文物数量之最。近期奉贤博物馆文创店全新升级为“那里·超棒小馆”,引进来自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多家博物馆的150余款精美文创产品,并开发三彩吸管杯冰箱贴、三彩杯毛绒挂件、唐锦盖章卷轴、露华浓深帆布袋等展览相关文创,品味唐朝人的生活情趣。

三彩啵啵杯冰箱贴

奉博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联合推出了三彩啵啵杯冰箱贴,以三彩吸管杯和上海之鱼为灵感,啵啵杯内圆孔处塑有鲤鱼,外部吸管造型还原文物原型。另外,还有可以用来喝茶饮酒的吸管杯茶具,让顾客体验千年前的文人风雅。

这件文创的原型为此次展出的唐代三彩吸管杯,这件三彩吸管杯的最大特点就是自带固定吸管,吸管的末端接于杯底中心,通过一个圆孔与杯内相通,管身斜伸附着于杯侧。杯内圆孔处塑有立体的龟,以其身躯挡住孔口。饮用时,嘴唇吮住长管的端头,由此把杯中液体吸入口内,只见液体渐渐减少,却不见其具体去向,设计绝妙,优雅至极,尽显古人饮水巧思。

“燕归巢·爱满怀”三彩燕形杯

这件文创的原型为此次展出的唐代三彩燕形杯,原物为花瓣形敞口,杯身饰珍珠纹,呈燕子形状,头部朝杯口、口衔杯口,燕尾做杯柄,翅膀羽毛刻画逼真,背部站小燕,造型栩栩如生。

燕子在诗歌史上出现早,从图腾、神鸟渐成平民之鸟。燕子常成双成对,被赋予美好爱情寓意,传达思念情人之情,《诗经》《古诗十九首》都有体现。唐代诗人常用燕子形象,此时燕子有离别、落魄、怀古寓意。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人们借其象征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燕子在诗词中还有信使之意,如郭绍兰《寄夫》,“杏林春燕”有金榜题名祝愿。

大唐鲤想手办三彩鱼形花口杯

这件文创的原型为此次展出的三彩鱼形花口杯,原物为分体模制合模而成。杯身呈鱼形,头顶六瓣外敞花口,上翘尾鳍作杯柄,设计巧妙。里外满釉,以绿彩为主,间以白、褐彩点缀,风格素雅,异于常见唐三彩的斑斓绚丽。整器造型饱满圆润、生动有趣,有异域风情。

古代我国就视鲤鱼为鱼类之首。唐朝鱼类中,鲤鱼最特殊,受唐室尊崇不可食用。因“鲤”与“李”姓谐音,被视为兴盛祥瑞之物,地位达顶峰。李唐王朝两次禁捕鲤鱼,尊称其为“赤鯶公”。鲤鱼影响广泛,使唐朝军事信符从隋虎符变为鱼符且制成鲤鱼形。受王室崇鲤之风影响,唐朝百姓钟爱鲤鱼,唐诗多有赞美,鲤鱼是信使、情人、朋友、爱情象征,诗人借此表情达意。此外,鱼在古人心中与盛多、繁衍相关,在传统文化中有富裕、繁茂吉祥寓意,形成大量装饰题材,“鲤庭”喻良好家教家风。

文:西门

图:奉贤博物馆

编辑:杨延超

特别声明

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出现未署名的原创图片或文字,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权利人联系授权及稿酬事宜。热忱欢迎权利人与编辑部联系署名授权、稿酬等事项。

推文内容信息供参考,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邮箱:simonedeb@163.com

来源:旅游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