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都没有想到,在历来倡导民主的德国,居然因为党派斗争影响到了经济和民生。进入2025年以来,德国政坛乱成了一锅粥。随着德国绿党一番搅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不得不于3月25日正式解散了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联合政府。面对一地烂摊子,德国各个政党没有从老百姓的福祉
谁都没有想到,在历来倡导民主的德国,居然因为党派斗争影响到了经济和民生。进入2025年以来,德国政坛乱成了一锅粥。随着德国绿党一番搅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不得不于3月25日正式解散了朔尔茨领导的“交通灯”联合政府。面对一地烂摊子,德国各个政党没有从老百姓的福祉出发,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反而继续内斗内耗,把德国往火坑里推。特别是绿党主导的“退煤计划”里的莫尔堡燃煤发电厂被炸毁后,各方哗然。这个曾被中国当榜样的电厂仅仅运行6年就说炸就炸,如此看来,德国人真的是要用爱发电了。
默克尔时代建立的莫尔堡电厂曾经是德国的“宝贝疙瘩”。这个耗资30亿欧元的能源项目于2015年建成,曾经被各国誉为全球火力发电的标杆。基于此,中国还专门派出技术团队前来学习。然而运行6年后,2021年德国关闭了这家发电厂,现在德国绿党却打着“环保”旗号,说炸就炸,这让德国民众痛心疾首。从根本来说,莫尔堡电厂的命运就是德国能源政策的一面“哈哈镜”。
早在2021年,德国政府通过了《煤炭退出法》,在环保理念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德国政府果断开启了能源结构转型,开始大面积补贴关停电厂。然而,计划不如变化,随着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在美国的怂恿和推动下,德国和俄罗斯就此决裂,再加上“北溪管道”被炸,俄罗斯彻底中断对德国的燃气供应。为了避免陷入能源危机,德国政府不得不重启老旧煤电和核电。按理说,投入重金建设的莫尔堡电厂应当受到高度重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绿党却从中作梗,只接入16%的电网,最后导致电厂只能贱卖、拆除,这无疑是典型的“自废武功”,而莫尔堡电厂也成为德国党争的牺牲品。
令人唏嘘的是,绿党为了彰显自身的功绩,鼓吹绿色能源的先进性,居然在莫尔堡电厂废墟上计划投资79亿欧元建设“绿氢中心”。然而,他们显然忽视了绿氢的生产要依赖电力。要知道,目前德国已经是电力不足的窘境了,哪来的过剩绿电用来生产绿氢。甚至,作为昔日能源大国的德国,如今居然沦落到要从法国进口核电。不得不说,绿党打着环保旗号,拿国家的命运进行赌博,也让德国元气大伤。只能说,绿党主导的“去煤化”政策恰恰反映了其“绿色主义”的极端化。相关数据显示,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在2024年已达68%,这导致基荷电厂运行时间锐减。而莫尔堡电厂2020年负荷率仅12%,显著低于行业20%的平均水平,年度发电量从设计值110亿千瓦时萎缩至13亿千瓦时,批发电价受风光发电边际成本趋零影响,从2015年45欧元/兆瓦时降至2024年22欧元/兆瓦时,彻底瓦解煤电盈利空间。
除了能源领域之外,德国经济也在绿党的“神操作”下一路“狂飙”向下。据统计,德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衰退,2024年GDP再降0.2%,正在创造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的“奇迹”啊!曾经作为德国骄傲的工业板块,2024年工业产出下降3%,汽车行业超7万人丢了饭碗,企业破产数创十年新高。至于德国老百姓,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更是苦不堪言。就以能源引起的连锁反应来说,由于能源开支较2021年暴涨31%,德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曾经无比富裕的德国民众,是真的连面包都吃不上了。
从根本来说,讲究“环保至上”的绿党根本不是为了环保而环保,一系列操作背后则涉及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比如,莫尔堡电厂拆除合同就被哈格多恩集团承接,而“绿氢”项目的背后更是欧盟、德国政府与企业“三分蛋糕”。当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经济成本、社会承受力等多重维度失去平衡时,即便是全球最先进的煤电设施也难逃沦为政策实验牺牲品的命运。再叠加利益集团分赃合作,德国新政府要收拾这幅烂摊子,真的要付出很长的时间代价了。
来源:谷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