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制药与保健品生产领域,药版包装(如铝塑泡罩包装后再组合成板)是保障药品安全、便于终端销售的关键环节。但传统包装设备常面临三大难题:多规格生产时换模耗时超 2 小时、1 - 6 板切换需拆解部件、人工干预多易出错、合规性检测难达标…… 这些问题,在钦典全自动药
在制药与保健品生产领域,药版包装(如铝塑泡罩包装后再组合成板)是保障药品安全、便于终端销售的关键环节。但传统包装设备常面临三大难题:多规格生产时换模耗时超 2 小时、1 - 6 板切换需拆解部件、人工干预多易出错、合规性检测难达标…… 这些问题,在钦典全自动药版包装机面前,都有了高效解决方案。
这款专为 1 - 6 板药版设计的全自动设备,从 “灵活性、合规性、高效性” 三大维度突破,既能适配小批量多规格生产(如 1 板便携装、3 板家庭装、6 板整盒装),又能满足药品包装对精度、洁净度的严苛要求,成为中小药企、保健品厂的 “刚需装备”。
一、1 - 6 板灵活切换:不用拆模具,15 分钟换规格
药品包装常需根据渠道需求调整板数 —— 社区药房要 1 板便携装、连锁药店要 3 板组合装、电商渠道要 6 板整盒装,传统设备每换一种板数,就得拆换模具、重新校准,半天时间全耗在停机调整上。
钦典全自动药版包装机的 “模块化调节设计”,彻底解决这一痛点:
板数节无门槛:通过触摸屏直接设定 1 - 6 板的包装需求,设备内置的伺服送料系统会自动调整送料间距、成型轨道宽度,无需拆解任何模具部件。比如上午包 3 板胶囊,下午要切换成 6 板片剂,只需在屏幕上输入参数,15 分钟内即可完成调整,停机损失直降 80%;
适配多规格药版:无论是常见的 13 粒 / 板、10 粒 / 板的片剂,还是异形胶囊板,只要药版厚度在 0.5 - 3mm 范围内,设备均可通过微调压合机构适配,无需定制专属配件,大大降低多规格生产的成本。
二、全流程自动化:1 人管全线,产能翻 3 倍
传统药版包装多依赖 “人工摆板 + 半自动封口”,1 个工人 1 小时最多包 500 板,还常因摆板偏移导致封口不牢、药版错位,返工率超 5%。
钦典这款设备实现 “从送料到出成品” 全自动化,效率与精度双提升:
全自动联动不脱节:设备整合 “自动送板→精准对齐→热封成型→裁切分盒” 四大环节:药版通过振动送料盘有序排列,光电定位系统确保 1 - 6 板精准对齐(偏差≤0.1mm),再经恒温热封(温度控制精度 ±1℃)实现铝塑 / 铝铝密封,最后按设定规格裁切,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产能拉满不卡顿:针对 1 - 3 板常规规格,设备速度可达 1200 板 / 小时;即使是 6 板大规格,也能稳定保持 800 板 / 小时,1 个工人只需负责补料和成品收集,相比传统人工,产能直接翻 3 倍,人力成本减少 2/3。
三、合规性拉满:从材质到检测,符合 GMP 标准
药品包装的 “合规性” 是生命线 —— 材质要食品级、密封要无漏点、数据要可追溯,一旦不合规,整批产品都可能被召回。钦典全自动药版包装机从源头筑牢合规防线:
材质安全无隐患:与药品接触的送料轨道、压合机构均采用 304 不锈钢,包装膜适配药用级 PVC、铝箔等材质,可通过 FDA、GMP 材质认证,杜绝 “材质迁移” 风险;
实时检测防瑕疵:设备内置 “双重质量检测系统”:① 漏封检测:通过负压传感器检测封口密封性,一旦出现漏封,立即自动剔除;② 错位检测: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控药版对齐情况,偏移超 0.2mm 即刻停机报警,瑕疵品率控制在 0.1% 以下;
数据追溯可查档:支持对接企业 ERP 系统,自动记录每批包装的生产日期、批次号、板数规格、封口温度等数据,可随时导出打印,轻松应对药监局飞检。
四、稳定低耗:省膜省料,维护成本低
中小药企最在意 “设备能不能长期稳定跑,会不会经常坏”,钦典这款包装机在 “稳定性” 和 “低耗性” 上做足功夫:
耐用性经得起考验:核心部件如伺服电机、热封刀采用进口品牌(如松下伺服、德国发热管),热封刀表面镀特氟龙,耐磨耐刮,使用寿命超 5000 小时;设备机身做了防水防尘处理,日常清洁只需用酒精擦拭,维护简单;
省料就是省成本:传统设备封口时易出现 “膜料拉伸不均”,废料率超 8%,钦典通过 “精准温控 + 同步送膜” 技术,将膜料利用率提升至 98% 以上,以每天生产 1 万板计算,每月可节省膜料成本超 3000 元。
换规格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多规格订单响应速度提升 8 倍;
1 台设备 1 天能生产 8 万板,3 个工人减至 1 人,人力成本每月省 1.2 万;
瑕疵品率从 5% 降至 0.08%,再没因包装问题被客户退货;
去年药监局检查时,因数据追溯完整、材质合规,顺利通过 GMP 复评。
来源:小鱼科技每日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