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王婶捡到五万现金忍痛上交 失主登门感谢 原是二十年前救命恩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9 06:37 1

摘要:王婶说,槐花开得晚,今年怕是要热得早。她一边说,一边把晒得半干的辣椒翻了个面。院子里那台半新不旧的收音机正播着县里的天气预报,但声音被公路上过往的大货车轰隆声盖过了。自从村边修了物流园,路上的车就没断过。

村口的老槐树这两天开花了。

王婶说,槐花开得晚,今年怕是要热得早。她一边说,一边把晒得半干的辣椒翻了个面。院子里那台半新不旧的收音机正播着县里的天气预报,但声音被公路上过往的大货车轰隆声盖过了。自从村边修了物流园,路上的车就没断过。

“车太多了,以后种的辣椒全是灰。”王婶抱怨道,却还是把辣椒摊得更开些,好让它们多晒会太阳。

那天是周三,王婶记得特别清。因为周三是赶集的日子,也是张寡妇家的鸡下蛋最勤的日子。张寡妇说这是她养的那只红母鸡的习惯,王婶笑她迷信,却也记住了这个规律,好在周三多买些鸡蛋回来。

我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养鸡。

“懒得伺候。”王婶说,手上却不停地择着菜,“再说城里人喜欢吃散养的土鸡蛋,张寡妇家那鸡满山跑,下的蛋都是黄澄澄的,比我圈里养的好。”

那天上午,王婶戴着她那顶已经褪色的遮阳帽,推着三轮车去了镇上的集市。帽子是她儿子五年前从广州寄回来的,说是什么名牌,结果第一次下雨就掉色了,帽檐上原本印着的英文字母只剩下几道模糊的痕迹。王婶也不在乎,她说:“能遮太阳就行,又不是靠帽子找对象。”

集市上人挤人,王婶的三轮车差点推不进去。她先买了两斤猪肉,又去粮油店取了早上电话预订的一袋大米。老板娘王红给她多装了半斤,说是给老主顾的福利,王婶也不客气,笑呵呵地道了谢。她记得当时米店里的电视正播着一部她没看过的电视剧,好像是讲城里白领的爱情故事,那女主角染着一头王婶觉得很夸张的红头发。

“现在的年轻人,头发跟辣椒似的。”她嘀咕着,又想起自己儿子前年回家时戴的那个蓝色耳钉,默默摇了摇头。

买完东西,王婶准备回家。她记得自己是绕到了集市后面的小路,因为那里人少,推三轮车更方便。就在转弯的地方,一个穿黑色外套的男人匆匆走过,差点撞到她。

“哎呀,你走路不长眼啊!”王婶本来想这么说,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人家看起来像城里人,衣服干净得很,指不定是来镇上办事的领导。得罪不起。

那人倒是客气,匆匆道了声”对不起阿姨”就走了。王婶还记得他背了个棕色的包,走路带风,像是赶时间的样子。

就在那人走后不久,王婶发现路边草丛里有个鼓鼓的信封。一开始她以为是废纸,正准备走过去,突然想起前几天村里李大爷捡到一张彩票中了五百块的事,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能捡到点好东西。

她停下三轮车,弯腰捡起那个信封。

“沉甸甸的。”王婶回忆道,“我一掂量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东西。”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红色的毛爷爷,整整齐齐扎成几沓。王婶没上过几年学,但数钱是一把好手。她飞快地点了点,大概有五万多。

“吓死我了。”王婶说,“我手都抖,差点把钱掉地上。”

那一刻,王婶的脑子里闪过许多念头。她儿子正准备结婚,城里的彩礼动辄十几万,儿媳妇家里已经明示要八万,她和老王辛苦积攒了大半辈子才有五万存款。眼前这笔意外之财,正好能解决儿子的彩礼问题。

她低头看看四周,马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

“拿了吧,谁知道?”王婶心里有个声音这么说。

但随即她又想起了另一件事。二十年前,她生小儿子难产,差点一尸两命。是村里人七手八脚把她送到县医院,又是七拼八凑借钱给她做了手术。那时候家家都不宽裕,能借到钱已经是莫大的恩情。后来她慢慢还清了钱,但那份救命之恩她一直记在心里。

“做人不能忘本。”王婶摸着信封说,“这钱要是哪家的救命钱呢?”

想到这,她把信封揣进了衣兜里,推着三轮车直奔镇上的派出所。

派出所里,值班的小警察一开始还不大重视,直到王婶把信封里的钱倒在桌子上,他才一下子站了起来。

“大妈,您这是捡到五万多啊!”小警察惊讶地说。

“是啊,肯定有人急得团团转呢。”王婶说,“你们赶紧找找是谁丢的。”

小警察给她倒了杯水,拿出本子记下了她的信息,然后告诉她如果三个月内没人认领,这钱就归她了。

“三个月?那也太久了。”王婶皱眉,“人家丢了这么多钱,肯定着急用。我把电话留给你,有消息赶紧通知我。”

回家路上,王婶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钱要是用来给儿子交彩礼,该多好啊。可转念一想,用这种方式得来的钱,怕是也不会有好兆头。

老王知道这事后,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做得对。”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王婶心里的石头却落了地。老王这人平时不爱说话,能得到他的认可,比什么都强。

三天后,派出所来电话说失主找到了,让王婶去一趟。

到了派出所,王婶看到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正焦急地等着。就是那天差点撞到她的黑衣服男人。

“是您捡到我的钱?”男人一见到王婶就激动地问。

王婶点点头:“是我。这钱挺重要的吧?”

“重要,太重要了!”男人激动地说,“这是我准备给我妈做手术的钱。我从县医院取出来,准备第二天一早送她去省城的大医院。结果那天太着急,钱包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

听到这话,王婶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有私吞这笔钱。果然是救命钱。

男人从包里拿出两千块递给王婶:“这是酬谢,请您一定要收下。”

王婶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做人应该的,你快拿着钱去给你妈治病吧。”

男人坚持要谢她,王婶却怎么也不肯收。最后,小警察提议道:“这样吧,您留个联系方式,等忙完这阵子,登门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大妈。”

男人这才作罢,匆匆留下电话号码就赶着去医院了。

王婶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一个月后,那男人真的来了,还带着他母亲,提了一堆礼品。

老人家坐在王婶家的板凳上,握着王婶的手,眼泪汪汪地说:“要不是你,我这条命就没了。”

王婶有些不好意思:“大妹子,你这话太重了。”

老人家摇摇头:“不重,一点不重。我儿子说了,是您捡到钱又送到派出所,那可是救命钱啊!”

男人站在一旁,忽然皱起眉头,盯着王婶家的老照片看了又看:“大妈,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王婶笑了:“前些日子在镇上市场后面不就见过吗?”

“不,不是那次。”男人认真地说,“您说说,二十年前是不是在县医院生过孩子?难产那种?”

王婶一惊:“你怎么知道?”

男人激动地拉住母亲的手:“妈,就是她!当年生孩子大出血,我们一起送医院的那个女人!”

老人家仔细看了看王婶,突然也激动起来:“是啊,是她!那时候你还是个黄毛丫头,差点没了,是全村人一起救的你啊!”

原来,二十年前王婶生小儿子难产,是村里人合力送她去医院。而这位老人家,正是当年主动借给王婶家五千块钱的恩人之一。那时候五千块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

更巧的是,男人当时是个高中生,正是他骑着自行车去县城找他在医院工作的姑姑帮忙,才让王婶顺利住进了医院,做了手术。

“怪不得我总觉得您面熟。”男人感慨道,“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王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年的恩情,兜兜转转,在二十年后又回到了她身上。她想起老一辈人常说的”善有善报”,心里一阵温暖。

从那以后,男人常常带着母亲来看望王婶一家。王婶的小儿子也顺利结了婚,彩礼的事情最后老王东拼西凑解决了。男人知道后,主动提出帮忙,被王婶婉拒了。

“咱们两家的缘分,不在钱上。”王婶说。

去年冬天,物流园扩建,征了村里一片地。王婶家分到了一笔补偿款,她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添了一万块彩礼钱。

“钱是王道理,但道理比钱重要。”王婶常这么对村里人说,“我那五万要是没上交,哪能知道是二十年前的救命恩人?这世上的事,有时候真不是单靠钱能解决的。”

村里人都说王婶财运亨通,是因为她心地善良。王婶却笑着说:“哪有什么财运,不过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罢了。”

如今,县里的好人好事栏里,贴着王婶的照片。她拒绝上台领奖,只是让工作人员把奖状挂在了她家的堂屋正中央,就挂在她儿子的大学毕业照旁边。

奖状已经有些泛黄了,但王婶每个星期都要擦一擦,生怕落了灰。老王说她爱显摆,王婶却说:“这不是显摆,是提醒自己做人要有良心。”

昨天,我去王婶家问剩没剩辣椒苗,看见她正在院子里摆弄一台新收音机。她说是那位男人送的,音质比旧的好多了,连天气预报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现在在省城做生意,挺成功的。”王婶有些自豪地说,“他妈妈的病也好了,前些日子还给我寄了些他们那儿的特产呢。”

我问她后不后悔当初没留下那笔钱。

王婶想了想,指着院子角落里已经长出新叶的老槐树说:“你看那槐树,年年掉叶子,年年又长出新的。人这辈子啊,给出去的和得到的,其实都是一样的。”

老槐树下,王婶的小孙子正玩着一个遥控小汽车,那是男人去年送的生日礼物。汽车开得飞快,扬起一路尘土,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来源:深林人不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