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3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这一时刻,举世瞩目,中国以一场盛大的阅兵,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与风采,但即便如此,依然让人感觉我们还是太低调了。
“九三阅兵震八方,国之重器展锋芒。低调难掩实力显,华夏儿女意气扬。
”9 月 3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这一时刻,举世瞩目,中国以一场盛大的阅兵,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与风采,但即便如此,依然让人感觉我们还是太低调了。
从权威性来说,此次阅兵是由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组织的。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权威媒体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 70 分钟,编设 45 个方(梯)队,其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深入剖析。
先看此次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那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称,“东风 - 61” 陆基洲际导弹、“巨浪 - 3” 潜射洲际导弹等亮相,首次集中展示解放军陆、海、空 “三位一体” 战略核力量。这些导弹如同古代的 “神兵利器”,威力巨大,威慑力十足。就像《孙子兵法》中所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些新型导弹就是中国在现代军事博弈中的 “奇招”,让敌人不敢小觑。
还有那反无人机方队,受阅的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成体系建设,构成了反制无人机的强大 “铁三角”。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中的 “盾” 与 “矛”,无人机就像是敌方的 “快矛”,试图突破防线,而中国的反无人机装备则是坚固的 “盾牌”,能够有效地抵御敌方无人机的攻击。特别是新型车载激光武器,可瞬间打击目标,犹如古代神话中的 “激光剑”,杀敌于无形之中。
空中梯队也毫不逊色,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 - 20 隐身战斗机等组成,基本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很多都是首次公开亮相。歼 - 20 隐身战斗机就像现代战争中的 “空中刺客”,它具有出色的隐身性能、高机动性和先进的航电系统,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尚未察觉的情况下,迅速接近目标并发动攻击。这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的 “空城计”,歼 - 20 凭借其隐身优势,就如同诸葛亮的 “空城”,让敌人摸不清虚实,不敢轻易进犯。
然而,我们仅仅展示了这些吗?当然不是。中国还有很多高科技武器没有亮相。就如同古人所说:“善战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中国的军事科技发展一直秉持着低调务实的原则,很多先进武器都在幕后默默研发和改进,不到关键时刻绝不轻易示人。此次阅兵所展示的,只是中国军事力量的 “冰山一角”。
从阅兵的意义来看,它不仅仅是展示新型武器装备。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也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它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但即便如此,中国依然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与一些国家动辄炫耀武力、四处挑起争端不同,中国的阅兵是为了纪念历史、警示未来,是为了维护和平与正义。
再看国际社会的反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媒都对此次阅兵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阅兵存在误解,认为这是中国在 “炫耀武力”。这就如同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阅兵只是展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威胁他人。
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超音速武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技术如果应用到军事领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中国并没有大肆宣扬这些成果,而是在稳步推进相关研究和应用。就像中国古代的剑客,真正的高手往往不会轻易拔剑,而是在关键时刻一击必杀。
九三阅兵虽然已经结束,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进步,也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和自豪。同时,它也提醒着我们,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因为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所以说,“九三阅兵,看来我们还是太低调……”,但这种低调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对和平的执着追求。
#学者:美军看九三阅兵内心很紧张#
来源:国民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