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一则消息震动全球通信业:8月25日至29日,3GPP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首次6G无线接入网工作组会议,标志着6G技术正式迈入标准化研究阶段。会上17家科技企业提交19篇提案,聚焦近场通信技术标准化,通过“技术方向探索+标准细节完善”双轮驱动,为6G从概
9月2日,一则消息震动全球通信业:8月25日至29日,3GPP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首次6G无线接入网工作组会议,标志着6G技术正式迈入标准化研究阶段。会上17家科技企业提交19篇提案,聚焦近场通信技术标准化,通过“技术方向探索+标准细节完善”双轮驱动,为6G从概念走向商用按下加速键。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是5G的升级版,旨在通过更高的性能指标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通信技术向智能化、全域化方向演进。
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6G不仅追求传输速率的量级提升,更致力于构建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一体融合的移动信息网络,实现真正的空天地海立体全域覆盖。
6G的传输速率较5G将提升10至100倍,理论峰值速率可达每秒1Tbps以上,时延从毫秒级降至微秒级,支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设备连接。其核心优势在于三大颠覆性技术:
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通过卫星、无人机、基站等节点协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包括偏远地区、深海、高空等场景,为应急通信、环境监测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智能融合服务:6G将与AI、大数据深度融合,提供“XaaS”(一切皆服务)模式,如智能传感、动态资源分配、实时边缘计算等,推动通信网络向智能化服务平台转型。感知与通信一体化:6G网络将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参数,为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提供多维数据支撑。6G行业目前涵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和沉浸式交互等。在工业互联网领域,6G技术将显著提升智能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与效率,支持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智能驾驶方面,6G凭借超低延迟和高可靠性,可实现车辆间的无缝通信,进一步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与效率。沉浸式交互则利用6G的高带宽与低延迟特性,提供高质量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体验,推动娱乐与教育领域的创新。
6G行业的市场规模全球6G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间快速增长。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6G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级别,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及各行业对高速、低延迟通信需求的增加。此外,6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和沉浸式交互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6G行业的相关技术6G卫星通信网络的演进路线分为三个阶段,展现了技术逐步升级与优化的过程。第一阶段依赖地面基站与卫星的透明转发功能,实现基本通信连接。第二阶段引入更先进的星载基站,增强了网络的灵活性与覆盖范围。第三阶段进一步强化星载基站功能,集成CU(中央单元)等多种组件,并实现NG over ISL(下一代星间链路)和NG over SRI(下一代星地接口)等关键技术,显著提升网络性能与用户体验。整体演进路径体现了从地面到空间、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性升级,目标是构建高效、可靠且全球覆盖的6G卫星通信网络。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未来6G网络将实现通感一体化,融合地面蜂窝网、高中低轨道卫星网络与无人机网络,构建无缝连接的三维立体网络。该系统不仅提供广域快速感知与精准定位能力,还在4G/5G基础上扩展了感知目标与维度。具体而言,6G将支持对未连接目标及连接目标的空间信息、运动情况与周围环境的感知,应用场景涵盖导航、活动检测、运动跟踪与环境监测等,同时为AI、XR和数字孪生应用提供环境感知数据。这一技术突显了6G在多领域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潜力。
6G产业链涵盖多个核心环节,从芯片、设备到应用层均有重要参与者。产业链可分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运营商、网络安全和网络运维六大领域。在有线通信领域,光纤光缆、PON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光模块和光芯片是关键组成部分,代表性企业包括亨通光电、长飞光纤、中兴通讯和烽火通信。无线通信领域涵盖无线基站、天线、PCB和基站射频器等部分,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天邑股份和平治信息等企业在其中表现突出。
在网络规划与设计方面,海格通信、普天科技、润建股份等企业为6G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运营商作为6G网络的核心推动者,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负责网络的运营与管理。网络安全领域,电科网安、启明星辰、绿盟科技等企业致力于保障6G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网络运维领域,海格通信和润建股份等企业提供专业运维服务,确保6G网络的高效运行与维护。
从芯片、设备到应用层的主要参与者来看,在芯片领域,新易盛和博创科技在光模块和光芯片方面表现突出。设备制造方面,中兴通讯、烽火通信、锐捷网络和创维数字等企业提供重要的网络设备支持。应用层方面,随着6G技术的成熟,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沉浸式交互等新兴应用场景将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企业如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和锐捷网络将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整体来看,6G产业链的完善将为未来6G网络的普及与商业化提供坚实基础。
全球6G技术竞争格局正在快速演化,各国与企业积极布局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中国在全球6G专利布局中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占比达40.3%,但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科技与人才储备展现出强大的后劲。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在积极布局,尽管受限于企业规模与资源,但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仍保持竞争力。美国高度重视6G研发,明确与中国竞争,并通过Next G联盟禁止中国公司加入,试图在太赫兹等高频技术上取得优势。韩国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间实现6G商用,而日本则希望在2030年前启用6G网络并掌握超过10%的技术专利份额。
主要国家与企业在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上的布局存在显著差异。欧盟采取多国整体战略合作模式推进6G研发,启动了Hexa-X项目,汇集诺基亚、爱立信等25家企业与科研机构,计划投入800亿欧元构建欧盟6G技术发展路线图。中国早在2019年由工信部牵头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成员包括三大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高校与研究机构,成为聚合产学研用力量的主要平台。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在2020年发布《引领6G时代的未来移动通信研发战略》,计划5年投资2000亿韩元用于6G技术研发。此外,华为、中兴、小米等国内通信企业也在各自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6G商业模式正在探索多个新方向,如通感一体、AI融合等,这些新技术将重塑产业生态。通感一体化是一种将通信与感知两大功能协同的新型信息处理技术,早期感知功能主要用于雷达领域,但随着6G的发展,这种技术将在更多场景中得到应用。例如,6G网络可通过无线通信信号提供实时感知功能,获取环境实际信息,生成超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完成厘米级精度定位任务,为交通环境提供可信安全保障。此外,基于数字孪生技术,6G可实现教育方式的个性化与手段的智慧化,结合个体特点与差异,实现智能化因材施教。
AI融合也是6G商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方向。未来的6G网络将利用AI算法优化网络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例如,AI可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帮助网络实现更智能的调度与更低的能耗。分布式联网机器学习与互联AI将成为6G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通过大量智能传感器对人体器官、神经系统等进行精确监测,形成完整的虚拟世界复制品,进而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此外,6G还将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群的发展,作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之一,采用统一网络架构,引入新业务场景,构建更高效、更完备的网络,最终推动无人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升物流与交通等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重心逐渐向终端及运营服务转移。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