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根据新规,所有涉及美国的技术的设备进口都需要重新申请许可证,而审批流程可能长达9个月。
2025年8月29日,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震动全球半导体产业。
三星西安工厂的工程师们发现,原本计划升级至236层的NAND闪存产线突然陷入停滞:
因为根据新规,所有涉及美国的技术的设备进口都需要重新申请许可证,而审批流程可能长达9个月。
同一时间,SK海力士无锡工厂的韩国高管紧急飞往华盛顿,试图解释其200亿美元投资的工厂对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 。
这场看似针对两家韩企的限制,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实验。
技术铁幕的落下
美国的制裁逻辑在2025年8月的政策中彻底暴露。
根据新规,三星和SK海力士在华工厂若要进口应用材料公司的刻蚀机或泛林集团的薄膜沉积设备,必须逐案向美国商务部申请许可,而审批通过率不足30%。
这意味着,三星西安工厂原本计划在2026年实现的300层以上NAND技术突破,可能因设备延误推迟两年。
这种精准打击直击韩国企业的"双重国籍"困境。
三星西安工厂生产的闪存芯片,60%供应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和服务器,40%通过香港转口至东南亚。
美国通过限制设备升级,既削弱中国获取先进存储技术的能力,又迫使三星将新增产能转移至得州泰勒工厂:
那里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NAND生产基地,享受美国政府50亿美元补贴。
更微妙的是时间节点设计。
新规将在120天后的2025年12月31日生效,正好覆盖中美经贸谈判的关键期。
正如直新闻分析指出,这是典型的"极限施压"策略:美国试图用半导体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出口、新能源汽车关税等领域的让步。
半导体棋局中的棋子
韩国企业的应对很明显是折射出了地缘博弈的残酷。
三星西安工厂在政策宣布后,立即将开工率从70%下调至50%,并暂停价值15亿美元的设备采购计划。
SK海力士则启动"双轨制"策略:一方面通过韩国政府向美国商务部提交237页的技术豁免申请,另一方面悄悄在马来西亚槟城建设新厂,计划转移20%的DRAM产能 。
这种策略正在改变产业格局。
2024年,三星和SK海力士在华存储芯片产能占全球的38%,其中NAND闪存占比高达45%。
若美国禁令全面生效,全球服务器市场可能面临15%的存储短缺,推高数据中心建设成本。
而中国本土企业如长江存储,正加速将232层堆叠技术导入量产,试图填补这一空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代差。
三星西安工厂目前使用的236层NAND技术,比长江存储的232层领先约6个月。
但美国禁令导致三星无法升级至300层以上,反而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追赶窗口 。
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正在改写半导体产业的竞争逻辑。
产业链重构的蝴蝶效应
美国的政策正在催生新的产业联盟。
2025年9月,台积电宣布与德国博世集团合作,在德累斯顿建设汽车芯片工厂,专门生产符合欧盟《芯片法案》要求的车规级芯片。
与此同时,日本铠侠与西部数据的合资企业一起宣布,他们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120亿美元用来建设3D NAND工厂,以规避对华出口限制 。
中国则在加速构建本土供应链。
长江存储位于武汉的全国产化产线已实现232层芯片量产,从光刻机到光刻胶全部都是采用的国产设备。
现在的中芯国际北京工厂的14nm工艺良率已经提升到了95%,并且开始为华为代工5G基站芯片。
这种"替代+创新"的双轮驱动,正在打破美国的封锁的神话。
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趋势愈发明显。
美国通过CHIPS法案吸引了超500亿美元半导体投资,而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8%,国产设备市场份额突破40%。
这种"平行体系"的形成,可能使全球半导体市场分裂为三个主要板块:以美国为核心的技术联盟、以中国为中心的内需市场,以及东南亚的低成本制造基地。
从替代到引领
在南京江北新区,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改变。
这里生产的28nm芯片,虽然制程落后于台积电的3nm,但通过Chiplet技术将多个模块集成,性能达到14nm水平,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这种"成熟制程创新"策略,正在重塑半导体产业的价值逻辑。
政策支持的力度同样是大的十分惊人。
国家大基金三期向长江存储注资300亿元,这笔钱就是专门用于300层以上NAND技术研发;
清华大学与华为联合成立的"存算一体芯片实验室",已在类脑计算领域取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更关键的其实是市场需求的爆发: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突破1500万辆,带动车规级芯片需求增长200%,韩国企业的困境反而成为中国的机遇,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
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半导体战争,争斗到后来,其实最终很可能成为中国科技崛起的催化剂和成功的来处。
当三星和SK海力士在政策夹缝中艰难求生时,中国企业正在构建从材料、设备到设计的完整产业链。
正如长江存储一位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美国人以为卡住设备就能阻止我们,却不知道真正的创新永远来自市场需求的倒逼。"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企业,而是最能适应变局的经济体。#头条深一度#
资料来源
1. 财经杂志:美国撤销三星等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意味着什么
2. 直新闻:特朗普再收紧芯片禁令,旨在施压中美经贸谈判
3. 抖音百科: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4. IT之家:跟随铠侠增产步伐,三星西安厂NAND闪存开工率调升
5. 科创板日报:涨价潮中增产抢占先机?三星西安NAND厂开工率上行
6. 环球网:美对三家涉华芯片工厂下黑手,中国商务部回应
7. 抖音视频:突发!美国撤销三星等3家芯片企业在华工厂豁免
8. CSDN博客:反制裁来了,长江存储200层以上存储芯片率先量产
9. 抖音视频:长江存储100%国产化产线搭成
10. 草原上拥抱晚霞人:中芯国际扔出“王炸”,美制裁变成“自裁”
11. 全球及中国芯片和半导体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24-2029)
12. 抖音视频:1分钟说清半导体产业链
13. 新浪科技:美国限制三星SK海力士在华产芯片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14. 韩国经济日报:三星SK海力士在美中博弈中的战略调整
15. 美国商务部官网:关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最新政策声明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