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艾滋病不断攀升?生理需要无处安放?这4点或能预防艾滋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20:16 1

摘要:这让很多医生倍感焦虑:不是艾滋病更厉害了,而是我们忽视了老年群体的“隐形风险”。尤其在临床中,不少老年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免疫系统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生活质量下降。而回顾感染路径,很多时候只是一些被忽视的“生活细节”。

提到艾滋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仍是“年轻人问题”“高危行为群体”,但近年的数据正在悄悄打破这个刻板印象。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艾滋病感染人数正在快速增长。老年人感染HIV的比例,已经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

这让很多医生倍感焦虑:不是艾滋病更厉害了,而是我们忽视了老年群体的“隐形风险”。尤其在临床中,不少老年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免疫系统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生活质量下降。而回顾感染路径,很多时候只是一些被忽视的“生活细节”。

很多人可能难以想象,老年人也有生理需求,也有情感孤独,也会在缺乏安全知识的情况下做出高风险行为。他们不是“不守规矩”,而是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对HIV病毒几乎一无所知。

一项针对老年男性的调研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不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更有近一半的人认为“年纪大了感染不了”。这类认知误区,正是导致老年艾滋病高发的根源之一。

医生指出,老年人感染HIV后更容易被忽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或慢性病;二是自我保护意识弱,发生高风险行为时缺乏防护措施;三是家属、社区、医疗机构对老年性健康话题避而不谈,导致信息封闭。

而在感染之后,老年人往往因为身体机能减弱、基础疾病多,抗病毒治疗的副作用更明显,恢复速度慢,治疗依从性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那该如何防止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医生从多年临床经验中总结出四个关键点,呼吁家庭、社会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关注。

第一,公开而温和地开展性健康教育。许多老年人对性知识的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缺乏对现代性病传播方式的认知。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应当以尊重和关怀的方式进行科普,强调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HIV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不要觉得“谈性就是不正经”,正是因为讳莫如深,才让很多老人误以为“不谈性=不做性”,从而在实际行为中毫无防护。要让老年人明白,保护自己不是羞耻,而是责任。

第二,鼓励主动检测,建立常规筛查机制。目前我国在各地设有匿名HIV检测点,很多地方的社区医院、体检中心、疾控部门都可以免费检测。医生建议,60岁以上有过高风险行为的老年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HIV筛查。

很多老年人有“体检只看高血压、糖尿病”的习惯,忽略了性传播疾病的风险。通过一次血液检测,就能避免很多悲剧。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把病毒控制在极低水平,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加强对老年人独居、再婚、结交新伴侣情况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独居或再婚。这本是一件积极的事,但如果缺乏对健康风险的了解,也可能带来隐患。

医生在接诊中发现,不少老年感染者在感染前都经历过“单身多年后重新建立亲密关系”,但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未使用保护措施,甚至对伴侣健康状况毫不知情。

子女与社区应有更多包容、理性与引导,让老年情感生活在阳光下进行,而不是在回避中滋生风险。

第四,杜绝非法药品诱导行为,警惕“保健”陷阱。很多老年人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会在网络、电视、街边小广告中购买所谓“壮阳神药”“延时神器”,这些产品中不仅含有不明成分,更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病毒污染风险。

医生提醒:正规医院、药店才是获取药物的唯一渠道,切勿相信“地下药商”或来历不明的性用品。

有些老人在使用这些产品后出现感染、炎症、过敏反应,甚至因性功能障碍被诱导参与高风险行为,结果感染HIV。

除了这四点预防措施,医生还特别强调一个社会层面的变化:我们必须面对老年人“不是性冷淡”这个现实。

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健康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仍有正常的性需求。对他们而言,生理需求不是羞耻,而是健康和情感的自然延伸。

我们能做的,是提供科学的知识、友善的环境、可及的服务,而不是避之不谈,更不是道德绑架。让老年人在尊严中老去、在安全中生活,是现代社会应有的责任。

艾滋病的预防不仅限于老年人。全人群、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性健康观念,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打破羞耻感与信息壁垒。才能真正减少HIV的传播,让“零新增感染”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声明:“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R].2023.
[2]陈红,赵璐,王建明.老年人HIV感染的流行特征与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24,40(4):328-332.
[3]李秋霞,王征宇.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治疗现状与干预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12):1345-1349.

你怎么看待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问题?你身边有没有人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别忘了点赞、收藏、转发本文,让更多人关注老年健康,共同筑起防艾的“最后一道防线”。

来源:健康十万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