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做抖店多店的商家都有个误区:觉得只要给每个店换个手机号注册,就算 “独立运营” 了。结果呢?刚开第 3 家店,就因 “关联主体违规” 被限流,连带着之前的老店流量也掉了一半 —— 抖店的关联判定,比你想的更细致,光换账号可不够。
不少做抖店多店的商家都有个误区:觉得只要给每个店换个手机号注册,就算 “独立运营” 了。结果呢?刚开第 3 家店,就因 “关联主体违规” 被限流,连带着之前的老店流量也掉了一半 —— 抖店的关联判定,比你想的更细致,光换账号可不够。
其实抖店判定关联,藏在 3 个 “隐形细节” 里,很多人都忽略了:
一是供应链信息穿帮,比如 3 家店都填同一个工厂的发货地址,哪怕后缀加了 “1 号仓”“2 号仓”,抖店后台也能通过物流轨迹识别;二是店铺设置雷同,所有店的售后电话、客服头像全一样,甚至连 “发货时间” 都统一填 “48 小时内”,算法一看就知道是同一团队;三是达人合作重合,多店都找同几个小达人带货,且佣金比例、合作话术完全相同,也会被标记 “关联操控”。
分享 3 个抖店专属的防关联实操方法,亲测能避开这些坑:
供应链信息 “差异化包装”:A 店填 “重庆渝北 XX 产业园 A 区”,B 店就填 “重庆巴南 XX 物流园 B 栋”,且分别对接 2 家不同的区域性快递(A 用中通,B 用圆通),物流信息彻底错开;
抖店后台 “细节错位”:售后电话用不同运营商的号码(A 店 138 开头,B 店 159 开头),客服头像一个用真人半身照,一个用品牌 LOGO;甚至 “店铺简介” 都要区分,A 店强调 “小众设计”,B 店突出 “性价比优选”;
达人合作 “区隔化”:A 店主攻美妆垂类达人(粉丝 1-5 万),B 店找穿搭类达人(粉丝 5-10 万),佣金比例也差 1%-2%,合作合同里的乙方名称对应不同的个体工商户。
之前帮一个做美妆抖店的老板调整过,他之前 3 家店因发货地址相近被关联,流量掉了 60%。用这 3 个方法后,现在运营 5 家店,上个月其中 1 家店因标题错字被警告,其他 4 家的直播推流、商品排名完全没受影响,单店月销还涨了 20%。
做抖店多店,防关联的核心不是 “躲着平台”,而是顺着抖店的判定逻辑,在供应链、后台设置、合作链路这些 “专属细节” 上做差异化。让每个店在抖店算法里都有 “独一无二的标签”,自然不会被捆绑处罚,拓店才稳。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