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昆仑策研究院转发了《陆弃:美国,要破产了》一文。文章援引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的数据,根据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分析,预计美国将在2025年7月中旬至10月初之间耗尽借款能力,也就是所谓的“X日期”。
3月27日,昆仑策研究院转发了《陆弃:美国,要破产了》一文。文章援引华尔街日报最近报道的数据,根据Bipartisan Policy Center的分析,预计美国将在2025年7月中旬至10月初之间耗尽借款能力,也就是所谓的“X日期”。
文章认为,美国政府如无法按时提高债务上限,美国联邦将陷入停摆,公共服务将遭到大规模削减,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将遭遇严重影响。还将引发全球信用危机,极大地打击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的确,美国财政是遇到了大麻烦,不然特朗普就不会拼命加税、砍人头减开支。
但美国断然不会破产,起码今年7月不会。因为我们低估了特朗普政府的三种能力。
“债务无上限”的“赖皮”能力
陆弃援引美国债务突破35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个税收入76%等数据,试图证明美国财政“不可持续”。但历史证明,美国债务问题本质是一场两党心照不宣的合谋。
自1939年设定债务上限以来,美国国会已103次提高上限,平均每9个月一次。即便2025年7月触及“X日期”,两党仍会以“临时拨款”“特别预算”等名义继续注水。
更深层逻辑在于,美元霸权为债务扩张提供了兜底机制。当前全球60%的央行外汇储备、80%的国际贸易结算依赖美元,美国仅需通过发债—印钞—通胀的链条,即可将债务成本转嫁给全球。
2023年,美联储加息导致发展中国家汇率暴跌、资本外流超千亿美元,而美国国债反而因避险需求被增持。这种“越欠债越安全”的悖论,恰是美元霸权的精髓。
“巧取豪夺”的“敲诈”能力
陆弃认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国力衰退,却忽视了美国正以“非对称掠夺”维系霸权:
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挥动关税大棒,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欧盟等强征一揽子关税 ,这属于关税明抢。
能源讹诈:俄乌冲突,美国以4倍高价向欧洲倒卖液化天然气,仅2023年便获利超400亿美元,德法被迫签署10年长约锁定“挨宰”。特朗普上台后,以断供军援的方式,强令乌克兰交出55%的矿产资源,以承认俄罗斯占领乌东四州方式,换取俄罗斯稀土合作。
盟友吸血:日本2023年国防开支飙升至GDP的2%,其中70%用于采购F-35战机、“战斧”导弹等美制装备;韩国“保护费”分摊额5年暴涨400%,达50亿美元。 特朗普还以退出北约的形式,威胁欧洲各国提高军费开支,购买美国装备。
金融收割:2023年硅谷银行暴雷后,美国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宣布华人存款超25万美元的账户不予赔付,直接吞噬数百亿美元华人资产。这种“合法抢劫”,正是美国危机转嫁的终极手段。
“无奸不商”的“吸血”能力
陆弃将美国困境归咎于“制造业外流”,却未看到特朗普正在构建“金融资本主义2.0”。
出售移民金卡:EB-5签证门槛从100万美元涨至500万美元,2023年为美国吸金超120亿美元,中国申请人占比过半。
加密货币赌场:美国通过批准比特币ETF、操纵算法稳定币,将全球30%的加密货币交易纳入监管抽成体系,年获利超50亿美元。
专利霸权税:高通5G专利费抽成高达手机售价的5%,仅2023年便从中国手机厂商攫取138亿美元;ASML光刻机对华禁运,却要求中芯国际支付15亿美元“违约罚金”。
即便债务危机真至,美国仍可启动“终极武器”:冻结或没收外国资产。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没收俄罗斯央行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若对华摊牌,其在美1.1万亿美元国债、跨国企业万亿级投资将成“人质”。
所以“美国破产论”,本质是以线性思维低估霸权韧性。美国的问题绝非“能否还债”,而是“愿以多高代价维持霸权”。从美元潮汐到军事威慑,从技术卡脖到规则垄断,美国早已将全球体系异化为自身“血库”。
历史早已证明:霸权衰落的标志不是债务数字,而是丧失全球规则制定权。当中国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金砖扩容、稀土管制时,美国正以SWIFT制裁、芯片联盟、生物战专利(如“毒蚊空中释放系统”)等更激进手段反扑。这场博弈,远非“破产”二字可概括。
至于“X日期”?不过是两党讨价还价的戏码。毕竟,若真到山穷水尽,美联储只需启动“永久性量化宽松”,将债务货币化进行到底——只要美元还是世界货币,美国便永无破产之日。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