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将绿美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以“生态绿”“环境美”“村民富”三频共振,做好“美丽庭院+”的经济文章,培育富民产业,推动村貌从“治乱”到“美化”的华丽转身,切实以乡村绿化为抓手,推动乡村实现由绿及美、由美变富的可持续发展。202
日前
广东省林业局发布
《乡村绿化典型案例(第一批)》
其中
惠州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
《三频共振,打造“绿富美”乡村发展新路径》
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
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将绿美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以“生态绿”“环境美”“村民富”三频共振,做好“美丽庭院+”的经济文章,培育富民产业,推动村貌从“治乱”到“美化”的华丽转身,切实以乡村绿化为抓手,推动乡村实现由绿及美、由美变富的可持续发展。2024年,金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5.66万元,同比增长68.9%,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富民成效。
潼侨镇金星村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引领生态绿
凝聚合力勇担“绿色”使命
一是全局统筹“绘绿蓝图”。金星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合理规划8个绿化种植点,召开乡贤座谈会、大学生座谈会,凝聚党员、群团、乡贤、企业等力量筹集绿化资金约98万元。党员先锋队走村入户派发《绿美乡村指引手册》《“潼”心共植绿满园,“侨”力护树新希望》倡议书等共1800余本,进一步做好乡村绿化宣传工作,让绿色意识、绿色事业深入民心。
二是携手并进“播种绿意”。着力推进绿美家园建设,种植黄花风铃木、大叶紫薇、香樟、小叶榄仁等灌木、乔木1.4万余株。凝聚党员、群团、企业等力量打造党建林、青年林、共建林等各类主题林共4个。利用主次干道闲置地,以火山榕为主题,成排栽种绿篱围挡约4公里,打造道路绿化景观带3块,多形式、多主体、多举措全面推进乡村绿化生态建设。
三是科学规划“守护翠绿”。严格落实《潼侨镇乡村绿化网格化工作实施方案》,划分党员责任区8个。村“两委”干部、先锋党员、管护员、网格员等定期对苗木抚育、追肥、修剪、养护共33次,确保苗木成活率达98%以上,并对巡查管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管护意见建议10余条,全力以“护”当好绿化片区“绿植保卫者”。
潼侨镇金星村农房风貌升级改造。
党群连心环境美
助力人居环境向“美”而行
一是党员带头添动力。结合“村(居)吹哨·先锋报到”机制,用好用实“书记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三带工作法,村党总支书记一“吹哨”、50余名党员反应迅速、纷纷响应,积极带动村民全面清理“四旁”“五边”、大街小巷的垃圾、杂物、“牛皮藓”等320处,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2022年以来,在全区人居环境评比中,金星村累计36个月排名第一。
二是建章立制激活力。制定《金星村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将环境整治、绿化管护等纳入村规民约,成立卫生巡查督导组,督促村民落细落实“门前三包”共2300人次,不断提升乡村文明和谐风貌。自村规民约修订以来,共通报人居环境乱象700余起,整改率达100%。制定《潼侨镇金星村“随手拍”实施方案》,1600余名村民积极加入“随手拍”微信群,并把乱堆、乱放、乱扔等“三乱”现象在微信群发布,营造“聚合力、共创建、齐监督”浓厚氛围。
三是美丽家园齐发力。把农房风貌提升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挖掘侨乡农房风貌特征,以“橙色屋顶、白色墙面、灯带装饰”为特点,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170栋、“小披檐”改造166栋,大幅提升群众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村妇联执委全面摸排有院落建设“美丽庭院”165户,指导开展庭院升级改造49户,全员出力擦亮乡村庭院“颜值”,为助推“百千万工程”奉献力量。
潼侨镇金星村亲子园-露营研学基地。
振兴发展村民富
蹚出“农文旅”融合新路径
一是盘活村级资源。引进乡村职业经理人,加快整村资源整合、利用、管理和服务,通过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成功整合全村2064亩林地、土地和水塘资源,实现资源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培育富民产业。创新“企业+基地+村民”产业发展模式,在延续潼侨茶种植产业的基础上,整合零散茶田,新增种植面积150亩,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华侨茶文化农业公园、生态停车场等项目,让“潼侨绿茶”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启动了村集体致富新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品牌价值的双提升。
三是拓展共富路径。巧借“百千万工程”东风,成立惠州市侨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环山绿道,串联多元业态,打造茶园观光、农旅体验、山林运动、水产及植物研学基地等特色项目,推进金星绿色产业蓬勃发展。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吸引游客约12万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来源:露露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