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状元到感动中国!26岁庞众望对话白岩松:我命由我不由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18 06:12 2

摘要:当26岁的庞众望站在央视感动中国领奖台上,与白岩松侃侃而谈时,无数人想起了8年前那个背着蛇皮袋捡废品的少年。从744分清华状元到博士研究生,这个被命运反复捶打的男孩,用行动把"负重前行"活成了"众望所归"。

从不负众望,到众望所归,庞众望用行动诠释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26岁的庞众望站在央视感动中国领奖台上,与白岩松侃侃而谈时,无数人想起了8年前那个背着蛇皮袋捡废品的少年。从744分清华状元到博士研究生,这个被命运反复捶打的男孩,用行动把"负重前行"活成了"众望所归"。

在河北沧州的小村庄里,精神异常的父亲和瘫痪在床的母亲,构成了庞众望的童年底色。当同龄人吃着零食看动画片时,他正踩着三轮车收废品。但在他口中,这却是"幸运"——"至少妈妈一直在身边"。这份刻在骨子里的乐观,后来成了他逆袭的密码。

2016年夏天,当"744分"和"清华录取"的消息传来,记者镜头前的少年语出惊人:"我家没什么不能说的,该被羡慕的是我。"这句话撕碎了人们对寒门学子的刻板印象。原来真正的强者,从不需要卖惨来博同情。

在清华精密仪器系的实验室里,这个曾靠捡废品交学费的男孩,把自己炼成了"科研狂魔"。当别人抱怨实验失败时,他笑着说:"比起小时候找不着废品收购站,这算什么?"八年间,他把所有苦难都转化成了精密仪器上的刻度。

"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科技!"在君品论坛上,他这句话被央视反复播放。面对行业大佬,他谈科研报国的样子,就像当年谈论收废品一样坦然。白岩松问他名字是否带来压力,他笑答:"在能力边界内做到最好就够了"——这是清华教给他最贵的道理。

接过沉甸甸的奖杯时,他对着镜头说:"想展现中华儿女的韧性"。这句话背后,是瘫痪母亲生前"给国家做贡献"的嘱托。如今他带着母亲的愿望,从吴桥文旅大使到感动中国人物,每一步都在证明:厄运打不垮的灵魂,终将照亮更多人。

现在的庞众望实验室里,摆着两个特别的物件:泛黄的高考准考证,和母亲的旧照片。他说这是在提醒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面对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这个曾用废品换学费的年轻人,正在用精密仪器书写新的中国故事。

有网友说:"庞众望活成了现实版《平凡的世界》"。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普通人的奋力一搏。从744分到感动中国,他给Z世代打了个样:真正的逆袭不是碾压命运,而是与苦难和解后,依然敢对星空说"我要飞得更高"。

当白岩松问他未来目标时,26岁的博士眼里闪着光:"坚定走下去就对了"。这句话,也是给所有年轻人的答案。在这个热衷造神又轻易毁神的时代,庞众望让我们看见:最动人的成长,从来都是把"我命由天"活成"我命由我"。

来源:八卦星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