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询问会采取“主会场+基层单元分会场”形式,由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累计17.85万人次观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网民朋友围绕政务服务提效、产业创新优化、开放融合提升、市场主体培育、人文环境建设、要素支撑保障、法治保驾护航等七个方面进行
8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凝聚合力,改革攻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案专题询问会。
询问会采取“主会场+基层单元分会场”形式,由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累计17.85万人次观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网民朋友围绕政务服务提效、产业创新优化、开放融合提升、市场主体培育、人文环境建设、要素支撑保障、法治保驾护航等七个方面进行询问互动,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了热切回应。现将问答选摘刊发如下,接受社会监督。
关键词:行政审批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周月忠
调研发现,部分政府性重点项目在用地报批时,涉及相关审批部门及部门内部签字盖章流程过于复杂,缺乏跨部门、跨科室协同机制,影响项目推进效率。请问:在加强对上沟通,优化内部流程,加快审批速度上有什么好的举措?
回答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叶晓珑
为改进和提速临时用地审批,我局将推行并行审查机制,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建立项目审批专项工作群,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审查,由相关科室内部流转、及时反馈意见,切实提升内部反馈协同效率。在申请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我局承诺5个工作日内实现办结。
同时,加强制度完善工作,结合不同类型项目的审批需求,明确一次性告知材料清单,力争实现“一次提交、高效办理”。
此外,优化顶层设计: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重视,推动出台更科学、简洁的审批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建立审批协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共同营造高效、便捷的审批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紧盯整改措施落地,跟踪工作成效,及时调整优化举措,切实提升审批环境水平。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戴伟伟
“综合验一次”在运行过程中实际比例不高,与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房产类项目。请问:在“综合验一次”改革推进中,如何加快进度并完善相应的机制?
回答人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王军德
出现部分项目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报告备案时间过长或者多次退件的情况,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测绘公司业务能力不足,工作责任心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申请方上传资料不完善;三是项目尚未竣工便提前上报。
我局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整改:加强业务培训与监管,计划每年组织不少于两次业务培训,同时强化全过程监管跟踪;深化监督指导服务,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测绘公司的测绘成果质量开展专项指导,助力其提升成果规范性;督促测绘公司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保障备案材料质量,减少退件情况。
关键词:“政策计算器”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宇峰
当前,“政策计算器”平台虽然集成了各层级、各方面政策近万条,由于缺乏精准推送和互动功能等,企业难以进行有效比对、分析和申报,影响了企业使用积极性。请问:下一步有何具体优化思路与措施?
回答人
市经信局局长 梁云庆
“政策计算器”使用频率下滑,主要是由于政策汇集功能不够有力、平台精准推送功能不够强大。
我局将深化市县两级联动,将温岭“政策计算器”平台数据将打包并入台州市“政策树”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及时汇总各部门最新发布的政策,强化内容保障;优化政策上门服务,依托“万名干部联万企”活动,向企业精准宣传平台政策内容与服务功能,并做好政策匹配推送。
关键词:涉企奖补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林应荣
近两年来,因为财政压力逐步趋紧等问题,我市涉企奖补政策的兑现率不够高。企业界代表普遍对奖补资金延迟兑付表示理解,但是也希望政府能有明确兑现计划。这涉及到政府信用问题,也涉及到企业发展规划问题。请问:对此有什么打算?
回答人
市财政局局长 江陶舜
在涉企奖补兑现工作中,我局持续发力。近三年来,即便财政异常紧张,年均兑现资金仍达8亿元,位居周边县市前列。同时,我市跟周边县市类似,也存在兑现进度不快、兑现效率不高的问题,主要源于三方面:一是历史原因,原涉企奖补政策未按省里要求采取竞争性分配,预算也未按切块限额来安排,导致大量预算缺口累积;二是政策原因,部分政策设置需先评估补助对象的产出贡献,再于次年或后续年份兑现;三是财力紧张,存在较大资金缺口。
我局将壮大财政收入,努力完成年初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收入目标,力争实现超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扩大涉企奖补兑现的资金增量;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紧非急需、非必要以及低效无效支出,统筹腾挪资金;全面清理低效无效涉企奖补资金,杜绝短期政策长期化、阶段性政策常态化,进一步压减部分资金,优先用于解决历史欠款。
关键词:“综合查一次”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陈翁斌
涉企行政检查中,我市部分执法人员思维和能力仍停留在“以罚代管”阶段。目前,存在行政检查专业力量不足、缺乏规范的检查标准清单、跨部门检查协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镇(街道)检查和部门检查还是“两张皮”。请问: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如何破解以上问题?
回答人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蒋辉军
多头交叉重复执法检查是行政执法中的长期顽疾,也是今年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局联合各执法部门,严格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围绕“统筹查、综合查、分类查”核心方向,纵深推进全市“综合查一次”工作——已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规范机制,统筹全市28个部门的行政检查计划,并率先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推行分级分类监管。
下阶段,我局将重点从三方面深化工作: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建立行政检查执法统筹机制,实现跨领域检查“一次处罚、多项联动”,同时探索“镇街主导+市级部门参与”的“综合查一次”模式;二是深化亮码检查,构建“亮码检查—亮企检查—扫码评价”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体系,严格执行“无码不查”;三是试点白名单分类监管,出台我市行政检查白名单管理办法,对全市“5+5+6”工业产业集群企业实施科学分类,推动“无事不扰”成为涉企检查常态。
回答人
市司法局局长 庄启龙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涉企执法监督工作,已落实三项关键举措:将其纳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针对重复查、多头查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在“两不罚”的基础上,推出涉企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与轻微违法依法不予强制制度。
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针对性行政指导,严格落实执法检查计划;应用数字化平台加强预警,对苗头性问题进行及时预警提醒并通报晾晒;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涉企执法监督与协调机制。
关键词:中介服务监管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颜海波
我市有涉企服务中介审批服务类700家、检查服务类112家,其中基层对检查服务类中介反响强烈,其存在恶意竞争、服务敷衍、提供虚假信息、服务能力差等问题。请问:如何进一步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监管,推动中介行业优化提升?
回答人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郭寅
当前,社会化中介在服务过程中问题较多。去年,我局已联动多部门,研究推进安全类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整治工作。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考核评定,每季度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收费标准等4个方面开展等级评价,并同步抄送各镇(街道);强化执法打击,以监管倒逼中介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净化行业环境;畅通举报渠道,对受理的举报线索依法从速核查处置。
回答人
市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林国华
下阶段,我们将围绕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从加快个案问题整改、严格中介管理、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三方面推进落实。
关键词:低效工业用地改造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朱永宁
2024年全市列入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库的共有104宗,已建和在建厂房约210万平方米,完成改造后,工业厂房总面积预计达1022万平方米。请问:在招大引强、推动园区资源有效利用方面有何具体措施?对目前闲置厂房如何处置?
回答人
市经信局局长 梁云庆
当前,我市低效工业用地改造已进入深水区。截至目前,累计腾出用地空间近3600亩,更新建筑面积近192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局将重点做好工改“后半篇文章”,确保改出空间、改出效益。强化履约监管,督促属地根据产业项目提质增效协议书落实监管责任;抓好产业导入,针对改造新空间,优先保障项目招引,推动高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深化协同破难,进一步完善跨部门会商与复杂问题解决机制;锚定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改造7000亩),全力攻坚推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