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致敬耕耘、庆祝收获的季节里,位于宝山区罗泾镇新苗村的施泉葡萄种植基地也迎来了入驻宝山后的首个丰收年。走进施泉葡萄品牌的上海金玉兰合作社的种植园,一串串如宝石般晶莹的果实挂满藤蔓,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展现出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引领的现代丰收画卷。
从南到北:一拍即合的品牌升级之路
从一片闲置农用地到80亩高标准连栋大棚的崛起,施泉葡萄北上罗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罗泾农业基础扎实,我们一直希望打造精品农业、提升品牌价值,亟须一个科技型头部品牌引领。”罗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赵璐说道。
彼时,罗泾镇正为原有经营不善的葡萄园寻找转型路径,而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品质优异、源自金山的施泉葡萄合作社也有突破产能瓶颈,提升产业能级,拓展上海市场的打算。
双方理念相通、目标一致,迅速达成合作。2022年底申报,2023年3月动工,5月竣工,6月完成种植——施泉葡萄的罗泾之旅按下了“加速键”,上海金玉兰合作社应运而生,成为宝山“施泉葡萄”的种植基地。
在宝山区农业农村委、区规资委的支持下,罗泾镇投入1200万元用于葡萄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这让施泉葡萄罗泾基地从建设之初就有了比较高的起点,为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高标准、高科技”,基地建成了8米宽、4米高的8440型连栋大棚。“连栋棚不仅内部空间大,夏天通风、透光效果好,冬天的保温性能强,能实现冬暖夏凉,还有智能化设施,生产可控,省工省力,为葡萄稳产优质提供环境保障。”上海金玉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俊杰介绍道。在去年台风“贝碧嘉”来袭时,连栋棚也展现了强大的抗灾能力——大风过后,大棚结构完好、膜面无损,基地生产未受影响,科技设施为丰收筑牢屏障。
产学研协同:科技加持结出“甜蜜成果”
今年夏天,基地试种的“阳光玫瑰”“醉金香”等6个品种首次挂果上市。亩产控制在500斤左右,虽未达到丰产水平,但也达到了预期。“明年预计可达1500~2000斤一亩地”,卢俊杰表示,“为了保证每一串葡萄的品质,我们会严格控制产量。不求最高,但求最优。”
在这里,品质永远排在第一,这也是合作社负责人对丰收的另一种诠释。经过仪器检测,基地葡萄甜度普遍达到18~20,远高于市场14的常规标准。除甜味明显外,这里的葡萄还有各个品种独特的香气,风味特色十分明显。“我们并没有一味追求甜度,而是根据不同品种特色,规范种植,凸显其特有香气风味。此外,我们也根据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与科技院校合作选育了低糖品种,目前已经在金山基地试种成功,市场反响不错。很多市民喜欢将这个品种与甜度高的品种混合购买,明年,宝山基地也将有望挂果。”卢俊杰说,今年,罗泾镇正积极为上海金玉兰合作社申报绿色认证,进一步加强检测与品控,确保品种与质量过硬。
“葡萄自由”的背后,是科技兴农结出的硕果。2023年,罗泾镇与施泉葡萄积极联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施泉葡萄的明星品种“申华”等一系列“申”字号品种就来自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葡萄团队。
此外,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葡萄团队负责人马超介绍,双方正合作开展葡萄新育种研究,“我们大部分品种放在‘施泉’那边,配以合适的栽培环境和管理。”当前双方紧密合作,系统性推动种质资源开发、智能栽培技术研发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在基地内可以看到,从大棚设计、种植密度,到品种引进、水肥管控,每一个环节都注入了科技基因。为了保障宝山罗泾基地与金山基地葡萄品质一致,基地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基于宝山气候特点进行精准调整,如依据降水差异合理减少施药频次,实现“同标不同法”的精细化种植管理。
不止于采摘:一颗葡萄“串”起乡村振兴
除了依托科技筑牢品质根基,施泉葡萄也积极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如今,除了传统的公司和散户采购外,施泉葡萄已入驻叮咚、盒马等平台,并通过视频号直播覆盖江浙沪市场。通过线上平台推广,参与石斛花节、农民丰收节等农业节庆,施泉葡萄成功实现从“产地”到“家门口”的次日达触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罗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赵璐展望道:“引入施泉葡萄后,我们希望以葡萄产业带动周边农文旅发展,实现一、二、三产真正融合。”未来基地计划种植梨树、脆柿等更多水果品类,拓展采摘内容,并引入农家乐、咖啡馆等业态,让游客“采完葡萄、尝完葡萄之后,还有更多体验,能够把更多消费留在罗泾的乡村”。
从最初默默无闻、仅依托批发市场销售,到今天屡获金奖、科技加持的优质品牌,施泉葡萄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不盲目追求产量与果型,拒绝对生长过程进行人工干预,以“慢就是快”的种植理念,走出一条品质引领、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未来,基地将继续秉持“施之以泉,泽惠天下”的理念,持续推进品种改良、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并计划推出农业科普课堂、种植体验、葡萄酒酿制等特色活动,进一步融合科技、文化与农业资源,为消费者带来绿色、健康、高品质的葡萄产品,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文:施勰赟
图:唐羽尧 陆敏
来源: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