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驾趣”重构价值锚点,广汽本田P7的绝地反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9:35 1

摘要:记者陈镟报道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狂飙突进的当下,行业陷入参数内卷、硬件堆砌的怪圈,这对于有造车底蕴的车企而言,到底应该紧跟市场步伐选择随势而动,还是继续选择坚守自己的造车理念?

新快报讯 记者陈镟报道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狂飙突进的当下,行业陷入参数内卷、硬件堆砌的怪圈,这对于有造车底蕴的车企而言,到底应该紧跟市场步伐选择随势而动,还是继续选择坚守自己的造车理念?

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面对市场竞争的惨烈,任何一家车企都没有侥幸可言。但毋庸置疑的是,偌大的中国车市,需要有趣的灵魂:即将上市的广汽本田P7,便是这样一种存在。

“我们就是要让痛点变爽点,不造千篇一律的网红车!”

作为燃油车时代家喻户晓的“技术控”,广汽本田倾其所有打造的P7被寄予厚望,它既代表本田对电气化时代的最新理解,也是本田数十年造车经验的完美继承,旨在用“驾趣”重构价值锚点,向新能源市场发起绝地反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汽本田P7的出现,不仅是对用户需求的尊重,更是对当下行业浮躁风气的有力回应。

穿透新能源价值迷局

让三电双智为驾趣赋能

当前,在“彩电/冰箱/大沙发”的魔性传播下,好像中国消费者评价一辆新能源车的好坏就仅剩下这一个价值标定,却鲜少有人追问:当汽车沦为冰冷的参数堆砌,用户与机械之间的情感纽带究竟该如何维系?

广汽本田P7的登场,无疑是对汽车工业精神的一次救赎。“60年后驱造车积淀,F1赛事冠军调教经验,20年电动化探索,让广汽本田有能力做难但正确的事。”

作为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广汽本田P7在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特性加持下,拥有50:50黄金配重比,搭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21英寸宽胎(265mm)与自研线控制动技术,在弯道中展现出百万级性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核心三电系统上,广汽本田P7直接对标最前沿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应用宁德时代+Honda高标准定制的90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大电池,其搭载的双电机四驱以前150kW+后200kW的电机组合,峰值扭矩分别为350N·m、420N·m,实现了百公里加速4.6秒。

得益于ADS全时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广汽本田P7还可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在运动模式下提供精准支撑,在舒适模式下过滤颠簸,这种“人车合一”“刚柔并济” 的调校,恰恰印证了本田“技术宅”的偏执: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让用户每一次过弯都心潮澎湃。

就是这种“技术至上”的坚持,也成为P7穿透新能源价值迷局的底气。即便是在智能化领域,从Honda CONNECT 4.0到Honda SENSING 360+,P7同样拒绝“炫技式”堆料,而是聚焦如何让技术服务于驾驶本质。

以Honda SENSING 360+为例,它在原有Honda SENSING 360的基础上,不仅新增了Honda CoPilot Pro智驾辅助系统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员异常应对系统、开门碰撞预警3大升级点,更暗藏着本田的杀手锏:匝道主动让行功能会根据导航预判变道时机,高精地图支持下可实现弯道自动降速,记忆泊车功能更支持地下车库无网络环境运行,无论新手还是老手,开上P7都能“秒变”老司机,完美诠释“累了启动智能,快乐交给驾趣”的新时代驾趣观。

打破“不可能三角”

将品质安全卷出新高度

“绝不PPT造车,不摆参数。”

在这个崇尚“唯快不破“的新能源时代,广汽本田P7以“豪华、操控、安全”的极致均衡,打破豪华纯电现实中的“不可能三角”,以“不同”的造车理念探求最优解,带来“不晕、不累、不卡、不悬、不怕、不慌、不糙”七重Buff叠加,重新定义电动时代新驾趣。

从显性需求理解,这是同质化市场中的一股清流。从隐形需求理解,它将填补市场空白。要知道,优秀的操控从不等于加速快,操控的调校更没有捷径可走,而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试错的艺术,“没有60年别谈驾趣”绝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也正是基于本田数十年的赛道经验和一贯坚持的造车初心,P7的研发周期长达4年,远超行业平均的2-3年。这种技术偏执狂的极致追求,与当下“PPT造车”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面对“比拼零百加速、堆算力芯片、炫激光雷达”的同质化内卷,广汽本田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归汽车的本质——让人与车的每一次交互都充满乐趣。

当广汽本田P7祭出4万牛·米/度的车身扭转刚性时,特斯拉Model Y的车身扭转刚性也仅为2.1万牛·米/度,而这足见广汽本田P7在用料方面的不计成本和工程师在设计层面的呕心沥血。

为了解决电车冬季续航衰减严重的用车痛点,广汽本田P7通过热泵空调系统、全气候电池温控和场景化智能算法,实现低温环境下的续航稳定性,这与多数车企仅依赖电池保温技术相比,更具含金量。

在电池保护上,本田更是拿出了自己的独门专利技术。P7电池包上盖板材料选用高阻燃、高强度SMC复合材料,进一步增强耐热性和耐冲击性能。电池包壳体则采用12000吨一体化压铸铝合金制造,轻量化的同时,结构比传统焊接方式更坚固,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

在主被动安全方面,P7采用2024CCB中国十佳车身,车身高强度钢占比高达68%,其中热成型钢占比高达25%,同时全系标配覆盖13安全气囊、具备本田独有的FCD功能等,全方位为用户构筑起安全的移动堡垒。

再者,广汽本田P7所投产的数智零碳工厂,是Honda最先进的全新电动车工厂,不仅融合了广汽Honda严苛的120%合格率质造体系,还集合了30多项全球领先、50多项国内领先、近60项Honda全球首次应用的工艺,并结合国内最新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生产设备,为的就是确保新能源时代依然能造出用户最放心的车。

不得不说,在品质安全方面,广汽本田P7同样卷出新高度,以绝不妥协的大厂出品“秒杀”竞争对手,更是“代工生产”所无法比拟的。

以同级少有的豪华排面

打造你的第二间“精装房”

在广汽本田的定义里,P7是一款符合新时代需求且依旧保留操控驾趣灵魂的高端纯电车。

我们从P7身上不难看到,其机械层面倍加凸显本田个性的同时,深耕中国20多年所养成的洞察力也在这款车上完成了具象化的落地和表达。

在外观设计上,P7给圆润当道的电动时代一个凌厉答案,宽体低趴轿跑造型,采用了“Razor edge锋芒毕露”设计元素,独树一帜的机甲风,引领着豪华纯电设计趋势。

4750×1930×1625mm的车身尺寸,与特斯拉Model Y属同一级别,但其2930mm的轴距以及对Honda MM理念的传承,则让P7在空间上优势明显,同级领先的85.8%得房率,带来更舒适的乘坐,更便利的储物,可谓是颜值能打,空间能装。

用料考究、配置顶格,注定P7不会是一辆为了拉低本田电动车入门门槛的车型。从同级首创前排双头枕BOSE音响、1.85㎡超大天幕玻璃、电子外后视镜,到27种AI智慧灯语、图书馆级NVH体验以及同级独有Smart Heat智能供暖系统,同级少有的豪华排面,让P7从“面”到“里”,抵抗得了时间的洗礼。

豪华的体验不仅仅体现在配置上,更在于细节考量。P7所搭载的1.85㎡超大全景天幕,应用LOW-E低辐射镀银涂层,有效隔绝99.9%的紫外线,让车内始终保持舒适温度。车门应用三段式限位,最大开门角度可达90度,让你抱着孩子上下安全座椅也会很便利,且因车门设计了全包至门槛下,就是下雨天下车,泥水和泥巴都不会沾到衣服上。

为让驾驶者更有信心,操控更精准,真正享受“人车合一”的乐趣,P7在坐姿设计上,相较同级竞品,将视线高度提升20mm,可视范围更广,地面不可视长控制在9m以内,让驾驶员更从容掌控路况,而多层结构的高阻尼高减震人体工学座椅,让每一次落座都像坐进高端沙发,即便长时间驾乘也不易疲劳。

与此同时,智能座舱再升级,P7搭载的Honda CONNECT 4.0从听懂“人话”到听懂“人心”,AI语音助手可识别多种方言,无论是南方口音还是北方语调,都能直接唤醒。12.8英寸+10.25英寸瀑布式防眩目触控液晶屏,超清双屏交互,视觉效果更佳,四音区智能语音识别,实现导航、追剧、社交同时在线互不打扰,享受人均VIP。

看着如此豪横的“精装房”,有人说:“这还是本田吗?”这显然不需要回答,却也证明了广汽本田P7没有选择躺平,更不任由市场摆布。

写在最后

2025年是合资电动化反攻的关键之年,车企有强弱之分,能发展至今的,面对危局肯定都有放手一搏的能力。

也正是在新能源市场从“尝鲜”走向“普及”这个拐点上,广汽本田P7诞生了,它不仅以“驾趣”重塑价值锚点,让电动车的驾驶体验迈入新纪元,还为行业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以敬畏之心造车,以用户痛点破局,这才是传统大厂最犀利的反攻。正如广汽本田所言:“电动车不应只有噱头,更需敬畏品质。”

当特斯拉以“软件定义汽车”、蔚来以“用户运营”破局时,广汽本田选择了对汽车本质价值的坚守,这何尝不是中国电动化浪潮中最稀缺的底色,市场本就不应只存在一种评判新能源车好坏的价值标定。

当所有玩家都在向下竞争时,向上突破才是王道。随着新能源竞争步入下半场,长期主义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一份刻在骨子里的执着,而广汽本田P7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找到新的生存沃土,值得期待。

来源:新快报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