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 太极初分,鸿蒙始判:指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分化。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鸿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注释:
1. 乌飞兔走:乌指太阳,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兔指月亮,传说月中有玉兔。形容时光迅速流逝。
2. 沉吟:沉思吟味,低声自语。
3. 歌楼舞榭(xiè):指歌舞场所。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4. 废冢荒台:荒废的坟墓和荒芜的亭台楼阁。冢,坟墓。
5. 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称社燕,常用来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6. 吴越齐秦楚: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代表当时纷争的势力。
7. 梁唐晋汉周:指五代时期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8. 概世:犹言世间。
9.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荒野。
10. 一邱:同“一丘”,指坟墓。
11. 太极初分,鸿蒙始判:指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分化。太极,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鸿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12. 盘古: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人物。
13. 三才:指天、地、人。
14.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15. 春秋元命苞:汉代纬书,多言神话、符瑞、占验等。
16. 鲁哀公十四年: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哀公的第十四年。
17. 获麟:相传鲁哀公十四年在大野打猎获麟,孔子作《春秋》至此绝笔。
18. 索隐:指《史记索隐》,唐代司马贞撰,是对《史记》的注释。
19. 人皇氏: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20. 有巢氏:传说中教会人们构木为巢的远古部落首领。
21. 燧人氏:传说中教会人们钻木取火的远古部落首领。
22. 伏羲氏: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传说他创造八卦等。
23. 女娲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有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传说。
24. 太昊:即伏羲氏,号太昊。
25. 炎帝:即神农氏,号炎帝。
26. 轩辕: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27. 少昊(hào):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28. 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29. 高辛:即帝喾,传说中的五帝之一。
30. 唐尧:即尧,因封于唐,故称唐尧。
31. 虞舜:即舜,因建国号有虞,故称虞舜。
32. 周礼: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典章制度。
33. 外史:古代官名,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等。
34. 汉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孔子后裔,曾作《尚书传》。
35. 宋五峯胡氏:指胡宏,字仁仲,号五峰,南宋理学家。
36. 易大传:即《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和阐述。
37. 渭上南轩:可能指南宋张栻,号南轩,曾着《资治通鉴前编》。
38. 胡一桂:字廷芳,号双湖,宋末元初经学家。
39. 元会运世:北宋邵雍提出的一种时间观念和历史循环理论。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三十年。
40. 邵子:即邵雍,北宋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
41. 夏禹王:夏朝开国君主,姒姓,名文命。
42. 先天六会:邵雍“元会运世”理论中的概念。
43. 午会:“元会运世”中十二会之一。
44. 阳极阴生: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阴阳变化的观点,阳气发展到极致就会产生阴气。
45. 后天六会:与“先天六会”相对的概念。
46. 七国争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强国并立争雄的局面。
47. 强秦独霸:指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逐渐强大并在战国后期独霸天下。
48. 楚汉争锋:指秦末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
49. 王莽篡朝:西汉末年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朝。
50. 光武中兴:指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社会逐渐恢复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51. 三分割据:指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52. 五胡云扰:指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迁,扰乱中原地区。
53. 六代瓜分:指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等六个朝代的分裂局面。
54. 隋唐混一: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唐朝继承并巩固了统一。
55. 五代:指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56.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57. 辽金西夏: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与宋朝并立。
58. 宁帖:安定,平静。
59. 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
60. 鲁隐公元年: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隐公的第一年,公元前722年。
61. 通鉴:指《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
62. 用静轩:可能是人名,具体不详,文中引用其关于盘古的说法。
63. 锺伯敬:即钟惺,字伯敬,明代文学家。
64. 朱青岩:可能是人名,具体不详,文中引用其《纲鉴辑略》中的观点。
65. 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66. 阏逢(yān páng)、旃蒙(zhān méng)、柔兆(róu zhào)、疆圉(jiāng yǔ)、着雍(zhuó yōng)、屠维(tú wéi)、上章(shàng zhāng)、重光(chóng guāng)、元黓(yuán yì)、昭阳(zhāo yáng):天干的别称。
67. 困敦(kùn dūn)、赤奋若(chì fèn ruò)、摄提格(shè tí gé)、单阏(chán yān)、执徐(zhí xú)、大荒落(dà huāng luò)、敦牂(dūn zāng)、协洽(xié qià)、涒滩(tūn tān)、作噩(zuò è)、阉茂(yān mào)、大渊献(dà yuān xiàn):地支的别称。
68. 钧旋毂(gǔ)转:像车钧一样旋转,像车轮一样转动,形容循环往复。
69. 相(xiàng)山川:观察山川地形。
70. 茹(rú):吃。
71. 钻燧(suì)取火:用尖锐的东西钻木头,通过摩擦产生火。
72. 别五木以改火:根据不同季节选取五种不同的木材钻木取火。
73. 榆柳、枣杏、桑柘(zhè)、柞楢(zuò yóu)、槐檀:树木名称。
74. 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阙:传说女娲炼五色石修补天空的缺口。阙,缺口。
75. 断鳌足,以立四极:传说女娲斩断神鳌的脚,用来支撑天的四方。
76.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77. 十洲记:即《海内十洲记》,古代神话小说。
78. 郭璞(p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
79. 郧(yún)阳府:古代行政区划,在今湖北十堰一带。
80. 竹山县:今属湖北十堰市。
81. 罗氏路史:南宋罗泌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
82. 外纪:可能是指《路史·外纪》。
83. 共工俶(chù)乱天常:共工扰乱了上天的正常秩序。俶,开始,这里有扰乱之意。
84. 女皇:指女娲,因其功绩被尊为女皇。
85. 地平天成: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白话译文:
《西江月》:
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不停地运转,人间从古到今世事不断变迁。我沉思着屈指计算那些杰出的人才,其中有多少是是非非、成功与失败的故事啊。富贵之人在歌楼舞榭中享受,而如今只剩下凄凉的荒废坟墓和荒芜的亭台楼阁。回首往昔,万般繁华都已化作尘埃,只有那青山依旧没有改变。
诗:
因为喜爱芦山,每日倚靠着高楼观赏,白云悠悠,红树挺立,一切都显得那么悠远。秋天的大雁和春社时来的燕子,催促着人渐渐老去,遍地的野草和闲花,让人心中充满忧愁。
遍地的野草和闲花让人心中充满忧愁,那如龙争虎斗般的纷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抬头看看,曾经有吴越齐秦楚等诸侯国,回首又想到梁唐晋汉周等朝代。这世间的人都在忙碌中渐渐老去,有谁肯在临死前停止奔波呢?贤能和愚笨的人过了千百年后,谁又能真正知道呢?最后都不过是与荒草一起埋没在坟墓之中罢了。
八句诗说完了,不再多说(卖关子),且来评论一下从古到今的事情。诗词只适合用来谈论风月之事,而古今的历史还能够警醒世人。广泛地阅读经书寻找典故,从旁边搜集史传来连缀成新的文章。裁剪下来的篇章如同锦绣一样美好,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霜一样精致。抑制奸邪之人,尊崇有道德的人,赞扬忠孝之人,奖励贤能之士。写出的文字如同敲击玉石和金子一样清脆响亮,如同蟠龙绣虎一样精美剔透。文风清新如同在钓舟中听着夜雨,气势雄壮如同在军营中响起秋天的号角声。能够增添豪杰英雄的气概,感动忠臣烈士的内心。如同短舞长歌般思索着美妙的乐曲,如同高山流水般等待着知音的欣赏。在此告诉各位知音之人,不妨在忙碌中偷闲,试着听一听。
我听说诵读诗歌、读书,要了解古今之事;抚琴弹剑,需要等待懂得欣赏的人。从前,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开始分化,有伟大的圣人盘古诞生,他能够明白天地的规律,通达阴阳的变化,成为天、地、人三才中的首位君主。从那以后,三皇五帝,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按照《史记》记载:盘古之后,有天地人三皇。《春秋元命苞》说:从开天辟地以来到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获麟的那一年,一共一百二十六万七千年,分为十个纪。《史记索隐》说:一共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分为十个纪。虽然记载有差异,但大概是因为年代久远不能详细考证,也不必仔细推敲。但要知道所谓的十个纪是:九头纪、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
从人皇氏到叙命氏,一共有八十三位君主,又有一本书说有一百八十三位君主。十个纪中最著名的,有所谓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陆氏、骊连氏、浑沌氏、赫胥氏、尊卢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共工氏、神农氏、有熊氏。
这些都属于上古时期。世人称伏羲为太昊(在位一百一十五年),神农为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轩辕为黄帝(在位一百年),称之为三皇。接着是少昊(在位八十四年)、颛顼(在位七十八年)、高辛(在位七十年)、唐尧(在位七十二年)、虞舜(在位四十八年),称之为五帝。(张仲璜按:双湖胡氏说:三皇的称号,开始于《周礼》中记载的“外史掌管三皇五帝的书籍”,但没有指明具体的名字。汉代的孔安国在《书序》中,开始把伏羲、神农、黄帝称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尧、舜称为五帝,不知道他到底依据的是什么。到了宋代的五峰胡氏,直接根据孔子的《易大传》,认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不相信传说而相信经典,他的这个论断才确定下来。渭上南轩所著的《资治通鉴前编》,首先列出三皇五帝的辨疑,也是依据《易经》,参考胡氏的说法,来确定五帝的时代。那么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的称号,五帝的名字,应当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正确。 胡一桂,字廷芳,婺源人,号双湖先生。孔安国,字子固,作《尚书传》,是汉代的谏议大夫,宋代追封曲阜伯。胡宏,字仁仲,是胡安国的小儿子,被称为五峰先生。)
三皇五帝的时候,开始有了文字。相传尧把君主之位让给舜,舜又让给禹。那个时候人们知道有仁义的禅让,不知道有争斗。庄子说:君主如同树枝一样无为而治,百姓如同野鹿一样自由自在。当时的风俗淳朴美好。此后禹把君主之位传给自己的家族,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从此战争纷纷兴起,诡诈的事情也日益增多。从那以后五霸争强,一直到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互相吞并,历经了一千多年。按照《元会运世图》所说(邵子认为从有天地开始到天地穷尽,称为一元。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一万八百年。盘古和三皇正处于寅会之中,从寅会箕一度到午会星一度,一共四万五千多年,正是唐尧在甲辰年兴起的时候):夏禹王治理天下的时候,先天的六会已经过去,当时处于午会,阳气发展到极致就开始产生阴气,所以太平的日子少,动乱的日子多,这对应着后天的六会。到了七国争雄的时候,强大的秦国独自称霸,接着楚汉相争,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奸雄们肆意施展自己的志向,这是阴气旺盛、阳气衰弱的时期。即使有圣人再次出现,也无可奈何。后来光武帝刘秀实现了中兴,又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接着五胡乱华,六个朝代分裂割据,南北相互吞并,隋朝和唐朝实现了统一,又流传到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再次陷入混乱。宋太祖才得以削平各方势力,然而又有辽、金、西夏等政权,如同虎狼蛇蝎一般,辗转相互吞并,一直到元朝,才暂时安定下来。上下一共有十九史。按照从夏禹八年甲子到如今洪武十七年甲子,一共三千六百年。夏、商、周三代,一共占了一千九百年。中间从鲁隐公元年已未进入春秋时期,到鲁哀公十四年庚申,一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哀公十五年辛酉到周烈王二十三年戊寅进入《资治通鉴》记载的范围,到五代末年己未,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宋太祖建立宋朝后不在《资治通鉴》记载范围内的时间,又有四百年到元朝末年。中间贤能和愚笨的人不一样,善良和邪恶的人也不同,有几个是开创基业的,有几个是进行激烈争斗的,谁弱谁强,谁对谁错,都恰似一场南柯一梦,都成为了渔夫和樵夫闲谈的话题。如今我把历代史书的大概内容编成一段攒十字诗词,虽然言语粗疏,仅可以大概了解一下,稍微作为谈论的资料,来奉献给各位知音之人。
“盘古生,一出世,初分天地。”(相传第一个出来统治天下的是盘古氏,他生于大荒之中,没有人知道他开始的时间。他明白天地的规律,通达
来源:林徽因仰望的灵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