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乌托邦著作,《大同书》是康有为对未来社会的精心表达。此前对《大同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创作年代、版本流变、思想来源和内容方面,本书则试图表明,这一看似空想的著作,实际上深深地扎根于近代中国的改革历程中,昭示出中国思想取向的一次重大转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
---
规划社会的来临
重读《大同书》
王东杰 著
ISBN:9787108079251 定价:78.00元
为何说《大同书》是现代的?它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关系是什么?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乌托邦著作,《大同书》是康有为对未来社会的精心表达。此前对《大同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创作年代、版本流变、思想来源和内容方面,本书则试图表明,这一看似空想的著作,实际上深深地扎根于近代中国的改革历程中,昭示出中国思想取向的一次重大转折。
在细读《大同书》文本的基础上,作者重审“大同”观念的沉浮、晚清大同观念的重现及其与西方思想的关联;分析《大同书》预设的理论前提,如其中隐含的视觉观念、康有为的人性论与苦乐观;继而重点考察大同社会的“破坏”与“建设”方案,其脱离旧制走向大同的具体路径、实际运营和制度设计等;最终概述康有为的理性主义规划思维模型,并将《大同书》置于近代中国历史的视野中,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
深入野性蒙古
[美]乔治·夏勒著 刘炎林 于洋译
ISBN:9787108079688 定价:59.00元
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如此美丽,人们需要去欣赏、珍视和尊重。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回归大自然。离开喧闹的城市,远离电脑,走出去聆听、观察和投入周围的环境。你会开始思考,我们不应该保护这些吗?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自然是美丽的。如果你心态开放,你就能获得快乐和满足,它也会直达你的内心。
——乔治·夏勒
从1989年到2018年,乔治•夏勒与来自蒙古本土及其他国家的生物学家合作,跟踪、观察了蒙古旷野中最为稀少的一些物种。这些发现的背后,是在偏远地区开展野外工作的苦与乐,从躲避荒野上的土匪到苦苦搜寻果腹之物。夏勒最为珍视的地方是蒙古国辽阔而又脆弱的东部草原,还有原野上仿佛在流动的蒙原羚群,他用朴素的笔触白描了这些美得惊人的荒野。另外,夏勒还在书中描写了一些历史背景,关于这片土地及其人民,以及十三世纪大名鼎鼎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的故事等。
夏勒博士的工作动力源于他的远见卓识,如果要让野外空间和珍稀物种得以留存,就有必要采取切实的行动。同时,夏勒也在考察中找到了当地人的信条,善待自然,自然得善待。
---
古典与文明
苏格拉底
反讽家与道德哲学家
[美]格里高利·弗拉斯托 著 吴鸿兆 译
ISBN:9787108079848 定价:98元
苏格拉底身处西方哲学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刻,以及古希腊自然哲学、伦理学与形而上学的交点;他的观点、立场、言辞和思想充满张力与魅力,对它们的刻画与定位也历来困扰着后学。弗拉斯托穷数十年研究之力,从柏拉图、色诺芬、亚里士多德及一众苏格拉底派记录者交叠繁复的文本中勾勒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一位坚持采用辩证方法追索何为良好生活之问题,同时矢志探求知识、德性与幸福相统一之真理的哲人——一位反讽家与道德哲学家。
本书的写作融合“经史”与“义理”、论证与诠释,是二战后英语世界分析哲学在古代文本研究上实现范式突破的经典之作。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纪念版
德礼之间
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
郑开 著
ISBN:9787108079879 定价:96.00元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传统,是以春秋末年以降的诸子蜂起为哲学史的起点,因为活跃于那个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被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本书则向前追溯,专门拈出“前诸子时期”,试图发掘殷周之际到春秋末年思想史的内容和特质,从而探讨随后诸子时期哲学突破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全书旗帜鲜明地指出,前诸子/前轴心时期思想史的主题就是“德”,“德”贯彻于西周以来的政治社会原则、文化模式和精神气质的所有方面,是前诸子时期思想史最重要的特征,而非以往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天命神学”。而“德礼之间”,即制度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建构,限定并塑造了前诸子时期思想史的核心特质。作者以“德的时代”概括绵延殷周之际和春秋战国之交两条重要历史分界线之间的思想史特征,与诸子哲学开启的“道的时代”形成了鲜明对照,并提诸子哲学(儒、墨、道、法、名和阴阳家)正是从深厚的“德”的思想文化传统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哲学创作,这是一种“道”对“德”的“突破”——哲学思想(“道”)对源自宗教、制度的传统思想(“德”)的突破。
---
鲁迅与日本
潘世圣 著
ISBN:9787108079275 定价:68.00元
鲁迅为何选择森田思轩《随见录》作为外国文学翻译的起点?《藤野先生》究竟是回忆散文还是自叙传风格的小说?青年鲁迅的观念世界是如何在留日时期逐渐建构形成的?日本文化界的鲁迅接受和传播呈现了怎样的历史轨迹?鲁迅与西方现代性的关联,主要是以日本作为中介获得和完成的,探讨鲁迅与日本这一问题对理解“鲁迅”的形成至关重要。
本书聚焦鲁迅留日的时代脉络与话语空间,在还原鲁迅寄身之日本语境的基础上,追索鲁迅与明治日本教育制度、知识转型以及思想文艺新潮的关联交涉,诠释鲁迅对异域新兴思想文化资源的判断、选择和改创,进而呈现留日时期鲁迅的人生及精神历程,明确其果敢独创的思想与实践结构。
---
日本鲁迅学史论纲
蒋永国著
ISBN:9787108079725 定价:108.00元
本书从日本鲁迅学的发轫、日本鲁迅学的成熟、日本鲁迅学的多元化和日本鲁迅学的式微四个方面,通过文献实证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围绕“原鲁迅”和“真鲁迅”,历时性地发掘了代表研究者的知识谱系以及他们的研究史贡献,梳理出日本百年鲁迅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演变理路,形成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概貌史、观点史、方法史、文献资料史,初步构建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学术、学科体系。
---
陶渊明
杨振雩 著
ISBN:9787108079220 定价:75.00元
这是一部关于陶渊明的历史小说。
《南史·隐逸传》载,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不带家小,送一名力夫给儿子,以助其薪水之劳,并嘱咐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本书以此为线索,拉开了序幕。暮年的“人子”被设定为一位叙述者,从历史的烟尘中,以先生门生的身份走到台前,怀着无限崇敬之情,追述先师的生平事迹。
历来著述多从学术角度来观照陶渊明,本书虽未步陶学研究之后尘,但萃取了历代陶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在文学和历史的结合点上,用文学的叙事方式来还原陶渊明形象,反映其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人格特质和思想内涵,并试图找到他与当下的我们的契合点。
---
赣江十八滩记
李桂平 著
ISBN:9787108079992 定价:58.00元
本书是一部关于赣江十八滩的历史文化散文。
赣江十八滩地理位置特殊。发源于武夷山南麓的贡江,与发源于罗霄山东麓诸广山的章江在赣州城下汇合,进入雩山山脉与武夷山和罗霄山余脉的对冲区,构成了赣江十八滩流域复杂的地理环境。水依山势在九曲十八弯繁复的山形地貌中穿行,形成名闻遐迩的赣江十八滩。
在连通南北的赣江之上,奇险的赣江十八滩上演了一个个惊魂动魄的历史故事。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王阳明、方以智、利玛窦等历史名人,曾在赣江十八滩流域的惶恐滩、郁孤台、赣州城、万安县等地留下了足迹和一段段人生故事。而更多的普通人——南迁的中原人(后来的“客家人”)、河滩上拉纤为生的纤夫、南来北往的客商,则缔造了独一无二的赣江十八滩文化。
作者在《万安县志》《吉安府志》《江西通志》《万安地名志》《赣县志》等文献以及今人的口述中,试图打捞赣江十八滩的历史,提炼赣江十八滩的文化精神。
---
舌尖上的维生素
徐格林 著
ISBN:9787108079985 定价:68.00元
本书以问答的方式简要介绍了14种人体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4、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通过对14种维生素的介绍,本书旨在帮助消费者摆脱盲目补充维生素的冲动,从均衡膳食中获取适量维生素。
---
征途之跑者无疆
白宇飞 周子卿 李嘉一 著
ISBN:9787108080066 定价:56.00 元
本书是一部马拉松运动的百科全书。从追溯古希腊传令兵传说的真相,揭开42.195公里标准距离的确立之谜,展现全球大满贯赛事的独特基因,重现这项古老运动如何从奥运会边缘项目蜕变为席卷全球的城市庆典。视角转向东方,从北京长安街上的“国马”荣光,到无锡樱花赛道上的极速与浪漫,再到厦门环岛路与碧海相拥的奔跑盛景,展现中国城市如何以马拉松为纽带,书写速度与激情的时代篇章。最后,随着探索突破柏油路面的边界,“花式马拉松”诠释了这项运动的多元魅力,“马拉松兄弟连”则展现其衍生的多样运动生态。
征途之奔赴山河
登山与赛艇
白宇飞 胡婷 陈柏君 著
ISBN:9787108079756 定价:68.00 元
本书介绍了登山和赛艇两项运动的辉煌征程。
上篇聚焦登山。从2000米的生存抗争,到8000米的极限突破,呈现一部“人类海拔挑战史”。通过复盘“马欧”失踪悬案、首次问鼎珠峰等里程碑事件,再现了登山运动超越时代的吸引力。当自由攀登精神与商业化浪潮相遇,中国民间登山浪潮蓬勃兴起,让向上攀登的精神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
下篇聚焦赛艇。遥望欧洲,从牛津剑桥对抗赛的百年传统,到莱茵河沿岸璀璨夺目的赛艇王国,尽展项目文化深厚底蕴。纵览美国,藤校联盟赛艇队人才辈出,诺奖得主与奥运冠军比翼齐飞。近看中国,亚运赛场孤独求败,奥运会上势头正猛,优质赛事百花齐放,全民共享“亦可赛艇”。
来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