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童反复咯血,元凶竟是这一罕见病……|病例分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20:24 1

摘要:气管血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儿童气管血管瘤病例屈指可数。慢性咳嗽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但咯血作为患儿气管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却鲜有记载。本文报道了一例因反复咯血入院的8岁女童气管血管瘤病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导读

气管血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血管肿瘤。目前文献中报道的儿童气管血管瘤病例屈指可数。慢性咳嗽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但咯血作为患儿气管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却鲜有记载。本文报道了一例因反复咯血入院的8岁女童气管血管瘤病例,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病例资料

主诉:反复咯血1年。

现病史:患儿,女,8岁,因“反复咯血1年”入院。咯血多发生于咳嗽后,每次呼吸道感染时均有少量咯血。无发热、体重减轻、皮疹、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史:无上呼吸道外伤史、结核病史、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

入院查体: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0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2/30,血红蛋白10.8 g/dL,血小板计数168 x 103,皮内结核菌素试验及痰罗氏培养均为阴性。

胸部CT:近端气管右前外侧壁见一息肉样病变。支气管镜检查:气管内见一红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肿物,带短蒂附着于气管壁(图1A)。初步考虑为血管瘤或恶性病变。支气管肺泡灌洗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恶性细胞。在等待紧急治疗期间,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止血,但咯血仍反复发作。经β受体阻滞剂治疗2个月后行第二次支气管镜检查:病变外观与之前相同(图1B)。

图1

随后,通过电切术成功切除肿瘤,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见由毛细血管组成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病变,直径约9 mm。

最终诊断:气管血管瘤。

随访24个月期间,患儿未再出现咯血症状,也未行支气管镜复查。

小结

文献中报告的儿童和青少年气管血管瘤病例很少,反复咳嗽和咯血是主要的症状,有助于诊断。本例患者只有8岁,是迄今为止报告的最年轻的气管血管瘤病例。

本病可通过胸部CT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支气管镜下的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与恶性肿瘤或其他良性肿瘤混淆。支气管镜活检和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目前针对该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具体治疗需根据发病年龄、合并症、肿瘤范围和大小等因素综合判断。虽然普萘洛尔已成为血管瘤治疗的新选择,但该药物主要适用于皮肤、口腔和声门下血管瘤,对气管血管瘤疗效有限。本例患者因支气管镜检查显示血管瘤形态不典型,为避免侵入性治疗,率先给予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2个月治疗。然而患者仍持续出血,最终通过支气管镜干预成功。

文献中报告的不同支气管镜技术在治疗气管血管瘤方面均取得了成功。本例患者在2年的随访中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目前无症状。

参考文献:

1. Barbaria W, Khamassi I, Gaaloul K, et al. Tracheal Hemangioma: A Rare Cause of Hemoptysis in Children. Ear Nose Throat J. 2025 Mar;104(1_suppl):18S-20S.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