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常在各种网络平台,现在连朋友圈都有了,诸如“免费法律咨询”、“没有效果不收费”、“几百元包打全国区域官司”、“专打疑难复杂案件”、“全国承接执行(拆迁)案件,前期不收费”、“律师一对一服务,资深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等等之类的广告推广。
经常在各种网络平台,现在连朋友圈都有了,诸如“免费法律咨询”、“没有效果不收费”、“几百元包打全国区域官司”、“专打疑难复杂案件”、“全国承接执行(拆迁)案件,前期不收费”、“律师一对一服务,资深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等等之类的广告推广。
遇到这样的广告时,不要被这些了诱人的广告词迷惑,一定要知道,这些广告词能被推送到你面前,都是这些法律公司、律所每天每月花了几万几十万元广告费的。人家花了大钱,却来给你免费代理案件,想想可能吗?
还有某些直播间里、短视频里,一脸正气、一身正装、背景不是一堆法律书籍就是某某律所招牌下,主播人听了咨询人一两句的介绍案情,就张口就是保证自己可以打赢官司、拿回执行款。遇到这样的直播或是短视频,直接可以划过,因为根本不合适法律常识和司法实际,谁信谁上当,没有例外。
近些年,法律行业,包括一些法律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纷纷将营销当成了主业,喊出了大家法律水平都一样,谁的案件多就看营销水平的口号,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拼流量、搞推广上。
如此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内卷,甚至衍生出了专门的法律业务推广公司和运营团队,已经不限于网站维护、自媒体运营等,而是升级为负责专门提供“一条龙”的包装、策划、运营、推广乃至话术提供、善后处理等商业服务。
网上有文章解密,就是在那些账号认证为某某律所,有律师本人出镜的直播间里,前去咨询的当事人,以及评论区里不断刷出的好评,都是“专业的“托儿”,连律师出镜的答复,也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律师,不过是念稿子、背话术而已。直播间里动辄几百几千人在线,也都是购买了流量之后,平台或是抢手直接灌进来的。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之前有公司或律所在砸了大量的广告推广费和运营团队维护费的。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昆市监处罚(2024)0851019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公司成立仅半年多,就砸进去广告费1450多万元,平均下来,每个月200多万元的广告费,获得一个有效客户的成本是五六百元。人家投了这么大的成本,会给你“免费咨询”?
“我们是金融调解中心,全国十几家分公司,经银监会、法院、司法局批准的”、“逾期之后面临的所有催收电话,由我公司12位在银行就职有5年经验的专业团队帮您全线接听”......都是其营销话术,虽然经不起专业法律人士的推敲和查证,但忽悠普通老百姓,确实效果明显。要么,也不会做到半年成单2500多条。
通过大量砸广告费获得平台推荐之后,如果有当事人前来咨询,立马就有打着律师或律师助理名义的营销接待人员进行对接。“律师直言:欠薪不用打官司,1个电话就能要回!”“3分钟学会:离婚分财产,对方不敢瞒!”等等,没有这些营销人员不敢承诺的。所谓的“免费法律咨询”,成了停他们官司包赢、执行包回的业务吹嘘,目的只有一个,只要你掏钱委托他们才行。
只要你掏钱了,恭喜你,你已经成功进入了圈套,下一步就是不断的找各种理由通知你继续交费。至于你提交的诉讼材料,有的干脆由他们扒皮之后打包转委托给了其他的法律公司或律所,或是交给公司或律所的另一个团队处理。
后者,根本不会理会前面营销人员的承诺,容易点的案子。将你的案子网上立案,到了开庭的时候出个庭走走过场而已,根本不会在乎什么证据准备充分、法律适用较真;疑难繁杂的案子,或是压根立不上案、申诉无望的案子,也就扔一边去了。他们自己遇到维权困难的纠纷都自身难保,能给你处理啥疑难案件?
等到你不满他们不断的后续交费要求,或是迟迟等不到案件处理的结果,找他们询问或投诉的时候,案件的处理就会交给另外的售后团队来处理。你只是一辈子遇到这样一次情况,人家可是天天处理、动辄几个人一起研究投诉人心理的专业团队,很容易根据你的态度,来分情况进分解、瓦解处理。
一看你是怕麻烦,不屑于为了几百元几千元大动干戈的去投诉去举报的,干脆对你直接来黑的不予理会了;一看你是查过相关资料,知道可以找监管部门找媒体进行投诉的,就跟你协商退还部分或全部费用。人家主打的就是,不会所有人都会为了几百元几千元、追索成本大于索要费用而大动干戈。
近些年来,上述的“法律骗局”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呈现出愈演愈烈、法律公司跟律所都有参与的局面,得益于社会大众对于这样的骗局还不熟悉、监管部门睁一眼闭一只眼。不过,再智商低的韭菜,也经不起一次痛彻心扉的花钱买教训,虽然可能不会自己讨回公道,但阻止不了他们会将自己的遭遇不断的传播给身边人,或是写成文章传播出去。
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将上述遭遇写成了帖子公布了出来,于是乎,流传在某些法律公司或律所内部秘密,也越来越成为公开的秘密,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加入了投诉的行列。例如,有地方从事此类“业务”的律所,一个月的被投诉量居然达到了上千条。
如今看来,法律业者持有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已经不再仅限于收入低到每个月三千的“律师助理”等法律行业周边岗位,已经开始考虑非法律行业的“客服”之类的法律无关岗位了。也许,这就是胖东来等这样的企业,能有自信的打出这样的招聘条件吧?
网上有句话,傻子的需求,只有骗子才能满足;骗子所从事的,不过是将他人的财富按照智商进行重新分配罢了。想想也是,那些动辄打出“3分钟学会离婚财产分配”、“一分钟搞定某某案件”等标题的文章或视频,轻易的就会被很多人信以为真的转发,可咱这样实实在在写文章的,就没人转没人看。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被骗的,真的没啥可被同情的。
来源:烟语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