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昆明的相亲角,读懂了残酷的婚恋潜规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1:50 2

摘要:上周六带娃去翠湖划船,拐错个弯竟闯进个神奇地界——两排梧桐树上挂满红绸子,大爷大妈们攥着保温杯来回转悠,活脱脱现实版"婚恋交易所"!

上周六带娃去翠湖划船,拐错个弯竟闯进个神奇地界——两排梧桐树上挂满红绸子,大爷大妈们攥着保温杯来回转悠,活脱脱现实版"婚恋交易所"!

您猜怎么着?这相亲角可比抖音直播间还热闹!我在石凳上啃着破酥包,眼瞅着三波人围着个穿夹克的大爷问东问西。要说现在这婚恋市场,可比菜市场的时令蔬菜还讲究季节规律。就那天晌午,我算是看透了人生百态。

先说最魔幻的,满场转悠的十有八九都是当爹妈的。戴老花镜抄信息的、举着手机现场直播的、甚至自带折叠凳长期蹲守的。

您瞅东北角那位穿民族刺绣褂子的嬢嬢,正扯着嗓子打电话:"我家姑娘在呈贡当老师!你要诚心咱们现在视频相看!"好家伙,现在说媒都搞起5G云相亲了?

要说最抢手的硬通货,那还得是"铁饭碗"。我扒拉着树上的红绸子数了数,十个里有六个标注着"事业单位""国企在编"。

穿金戴银的周大妈说得实在:"现在钱难挣,有个旱涝保收的比啥都强!"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新闻说滇池边的楼盘都在打折,怪不得大伙儿求稳。

倒是见着个哭笑不得的——有位大哥在信息卡上写"欢迎到五华区政府查我工牌",这要真成了,他们科长怕是得专门开个婚恋证明窗口。

转到九曲桥边上,突然发现片"特殊区域"。这边挂的信息都带着离异标签,有意思的是带儿子的明显被冷落。

跟卖米线的王婶唠才知道,现在人都精着呢——养儿子将来得准备学区房,谁愿意接盘"碎钞机"啊?

倒是有位在斗南花市做批发的单亲爸爸挺抢手,三个嬢嬢围着问"要不要再生个囡囡"。您说这婚恋市场,咋跟炒期货似的还看涨跌?

最让我惊掉下巴的还得是男女比例。原本以为剩女多,结果满场溜达的爷们乌央乌央的。光我啃个包子的功夫,就有俩大叔过来搭茬。

门口卖木瓜水的李叔透露,现在主动来挂号的男的比女的多三倍!要我说啊,有些大哥年轻时忙着跑货运开餐馆,晃过神来找对象可比找停车位还难。

您瞅那位穿皮衣的大哥,跟每个路过的嬢嬢都递名片,活像保险推销员。

日头偏西时,大爷们开始收红绸子,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像在收传家宝。回程蹬着共享单车,我忽然品出点滋味——这哪是在找对象,分明是出大型现实剧。有人急着进场,有人想退票,更多人在观众席嗑瓜子看热闹。要我说啊,婚姻这事就像过桥米线,看着热闹,到底合不合胃口还得自己尝。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来源:婚姻使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