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2025年半年报落地,市场看到了AI科技的高速发展,也看到了消费企业的负重前行,宏观消费数据既展现了韧性也藏着分化,复杂的环境中不乏细分领域的机会,消费企业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尤其重要。
随着2025年半年报落地,市场看到了AI科技的高速发展,也看到了消费企业的负重前行,宏观消费数据既展现了韧性也藏着分化,复杂的环境中不乏细分领域的机会,消费企业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尤其重要。
在中国飞鹤半年报中看到乳企的一些尝试取得进展,就此探讨其开拓第二曲线的可能性。当然,在此之前先要保证基本盘的稳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0-3岁儿童数量从2019年的4710万人下降到2024年的2810万人,此前三年受冲击新增人口数量已经出现了历史极值,随着补贴扶持政策的持续推动,新生儿数量和婴配粉市场规模将受到支撑。
2023年奶粉新国标落地,企业产品双注册制的高门槛带来了中小品牌的二次出清,随着行业去库存进入尾声,量价齐跌的苦日子算是熬出头了,市场份额更加向头部集中,机构预期CR3可能提升至70%+。
对于头部企业而言,婴配粉市场整体规模稳住,只要自身运营不出什么大问题,这部分业务基本是符合预期的。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
主营业务预期稳定显然并不值得满足,那么飞鹤是否有动力、能力及方向去开拓第二曲线呢?——非常有。
银发经济的“人口红利”
机构预测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34年突破30%,2050年占比将达到40%,远期水平与当期日本老龄化程度已较为接近。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老龄化斜率较高,早期银发经济的产品供给端建设远滞后于发达国家,供需错配会带来产业新一轮升级。
日本老龄化进程领先于中国30年,那必须狠狠的参考。首先要区分的是不同代际的老龄化群体,日本第二次婴儿潮“团块世代”享受了经济发展的红利,对应2007年后的银发市场,饮食、健康、悦己为关键词的消费结构显著提升。
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比如:社会福利和财富积累使得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反而具备更强的消费能力,对品牌更加忠诚;智能手机普及后,老年人网购渗透率逐年上升;老年人产品设计需要追求时尚的无龄感,老登产品设计不再受到欢迎;子女孝顺的亲情消费等。这些典型的改变都蕴含着结构性机会。
“团块世代”对标过来是六七十年代的“新银发群体”,该段人群是开放的一代,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享受了地产财富红利,相比于上一代际的银发群体,更偏好悦己的品质消费,这是未来退休银发的预备人群,其消费风格决定了未来十年的市场走向。
参考日本,但不刻舟求剑,中国市场更多元化,发展潜力必然远超日本。分享一个有趣的调查案例,国内银发人群app使用偏好中,传播效率最强的短视频平台已经超过传统的综合资讯平台,而短视频平台的消费者数据显示,银发人群在4成以上的快消品类中支付了更高的价格,意味着其愿意为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升级买单。
以上,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具有差异化、品质化的特点,但当前的产品供给同质化程度高、品质参差不齐,在老龄化的增量市场中存在供需错配的结构化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护康养等中老年群体的营养食疗、养生课程等大健康消费领域的市场也会迅速增长,其中包括奶粉在内的中老年营养品就是一个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消费需求高配化、功能化、专业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银发经济典型代表。
以初具规模的中老年奶粉市场为例,根据第三方数据,2024年中国中老年奶粉市场规模达到287.6亿元,同比增长12.3%,2025年预计有望突破320亿元,至2030年市场规模或可达到580亿元,复合增长率11.5%。尽管体量规模上不及婴配粉,但中老年奶粉作为可选消费,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是未来几年最具成长性的乳业细分板块。
尼尔森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凭借品牌影响力、渠道覆盖能力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伊利、蒙牛、飞鹤、君乐宝及雀巢中国五大企业合计占据中老年奶粉零售市场份额的68.3%,当前市场尽管呈现出集中化趋势,但市场规模和产品品类尚未完全发掘,细分的市场需求需要企业从科研到品牌的全面投入,格局还不到定论的时候。
除了传统的奶粉,中老年营养品这个市场未来会更大,其实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想不想好好做,多数乳企在中老年营养品方面没有在配方、营销、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做过多的投入,有些企业可能只是为了凑齐全品类业务线意思意思,那么,飞鹤是否具备了构筑第二曲线的投入条件?
面向新银发,做出差异化的好产品
之所以中老年营养品市场广阔且差异化很大,因为慢性病发病率上升、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使得银发人群对高钙、低脂、添加益生菌、蛋白肽以及维生素群等功能性营养配方的需求显著提升,“对症下药”的需求推动产品从基础营养向精准营养、个性化定制方向升级。
市场反馈来看,具备多重健康干预功能的复合型营养产品增长迅速,尤其以添加乳清蛋白、膳食纤维、益生菌、牛磺酸、叶黄素、DHA及植物甾醇等功能成分的产品最受市场青睐。含有“三高管理”配方(即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的中老年营养品同比增速大幅高于行业均值。
相比于婴配粉严格的注册制,行业机构对中老年营养品的标准直至2024年才开始起草,低准入门槛意味着当前阶段的产品处于银发经济供需矛盾阶段,未来差异化的好产品和市场规范标准将携手重演一遍婴配粉的市场份额集中,产品结构从“通用型营养补充”向“精准健康管理”升级,需要企业保持相当水平的研发投入。
飞鹤并保持着行业领先的研发费用支出,与全球7个国家20余所顶尖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将前沿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产品力。近期一个非常细分的案例,面对中老年群体骨肌流失的健康挑战,2025年初飞鹤发布了全球领先的“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通过AI解析1600多种功能肽,以“肌肉骨骼一起补”的精准定位,推出爱本跃动蛋白粉,填补了市场上单一营养补充的缺口。这是行业探索“AI+功能营养”的积极尝试,未来飞鹤爱本将继续聚焦中老年健康和精准功能营养补充需求。
此外,中老年营养品传统销售渠道依赖商超、药店和社区零售,但新零售、直播带货、私域运营、子女为父母代买营养品等模式已然改变了渠道渗透率,但这并不是考虑第二曲线该担心的问题,那句经典的“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已经证明飞鹤的营销能力,从宝宝口粮到银发营养,飞鹤的目标也更多转向做全生命周期营养品,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营养需求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持久力。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实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想不想好好做,功能营养的差异化产品,看飞鹤爱本便可知。
奶粉反向出海,未曾设想的增长路径
都说消费企业出海是出路,但是乳制品出海?是不是搞反了?
这里还真有点子意思,故事要从2016年讲起,彼时飞鹤在加拿大签约建设婴幼儿奶粉制造工厂,2024年4月拿下了加拿大首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许可证,8年,整整8年,因为加拿大自己也不知道奶粉工厂需要走什么流程。飞鹤的金斯顿工厂是加拿大本土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厂,2024年加拿大婴配粉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金,全部为进口产品。
然后,又加入了亿点点运气成分,加拿大主要从美国进口奶粉,北美贸易小摩擦带来的国产替代情绪快速推动了产品推广,金斯顿工厂生产的产品已成功进驻1500+家大型商超,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环比增长270%,同时,飞鹤加拿大工厂已通过FDA初审,下半年产品有望进入美国市场,这真是一场如梦如幻的“技术出海”之旅。
在东南亚同样有几场“技术出海”的戏上演,飞鹤自身掌控着“黄金奶源带”的牧场,推出了“两小时生态圈”保鲜的AceKid纯鲜奶配方奶粉,产品品质超越欧盟基准,定位中高端市场。2025年6月以菲律宾为首站,打开市场后迅速将成功经验复制至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潜力市场,未来还会布局中东市场。
这些地区的挑选是有讲究的——高出生率,海外机构预测,2027年印度尼西亚的母婴市场规模将达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8%,越南的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7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30%。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横琴工厂为出海东南亚提供产能储备,财报数据显示,飞鹤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约1.1亿元,从0到1迈出了乳制品出海的第一步。
飞鹤是中国少数实现“从牧场到终端”全链条掌控的乳企,婴配粉的成功建立了线上线下渠道优势,持续领先行业的投入研发保证了产品的可拓展性,无论是银发经济人口红利的差异化产品,还是技术出海复制国内婴配粉的模式,都有足够的要素来支撑第二曲线拓展,且行且看。
来源:因特瑞斯汀Eco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