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惠农区文明实践润心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1:27 1

摘要: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近年来,惠农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润物无声中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近年来,惠农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润物无声中传播新思想、培育新风尚。

“村里的农家书屋安静舒适,书籍实用,我每天都会抽空过去阅读。”3月24日早上,马家湾村村委会副主任于思雨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部农家书屋,走到农业技术专用书架前,抽出一本《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看了起来。于思雨经常向村民宣传农家书屋:“别看农家书屋小,但是书籍种类丰富,有养生保健类、农业技术类、儿童读物类等,还有桌椅板凳,大家有空都去坐坐。”

近年来,惠农区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资源,构建“1个区级中心+11个乡镇(街道)所+79个村(社区)站”三级阵地网络。创新打造“书香惠农”“阅享时光,悦读有声”等特色阵地,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村(社区),用乡音土话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自2024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我献策”等主题宣讲活动300余场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实现理论宣讲接地气、聚民心。

惠农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机制,组建志愿服务队。针对“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推出“文明实践赶大集”“幸福来敲门”“菁心驿站”等品牌项目;围绕基层治理需求,开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爱心义剪等特色服务;围绕文明素养提升,开展“阅享时光,悦读有声”“文明餐桌”“文明出行”及国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开展“相约5·20文明婚俗我先行”“在宁夏·非遗过大年”等活动,设置非遗展示区,提供便民服务。2024年,惠农区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次,提升城乡居民文明程度和道德素养。

“2017年以前,村里到处是土路、危房,婚丧嫁娶盲目攀比现象屡见不鲜。现在村里建章立制推进移风易俗,村民精神面貌改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近日,在燕子墩乡简泉村“移风易俗我践行,文明新风进万家”微宣讲活动现场,村民王连珠向大家分享道。

近年来,惠农区将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紧密结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广“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模式,推荐上报“中国好人”5人、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1人,礼和乡村民张金芳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依托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探索“文艺+宣传”新模式,组织编排小品《谈婚论嫁》、音乐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等,在各村(居)开展送戏下乡、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好政策。创新“文明积分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行为量化评分,积分结果与评优评先、政策扶持挂钩,推动文明实践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转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来源:塞上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