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1日下午四点多,南京城里的司机们被堵在一条隧道里急得直跺油门。最前面一辆粉色电瓶车慢悠悠骑着,后面轿车喇叭响成一片。穿粉红色吊带裙的年轻姑娘居然还捂着耳朵,好像没听见似的。这要是换个普通人早躲远了,她倒好,反而把车速降得更慢。
文|琳子
编辑|琳子
8月31日下午四点多,南京城里的司机们被堵在一条隧道里急得直跺油门。最前面一辆粉色电瓶车慢悠悠骑着,后面轿车喇叭响成一片。穿粉红色吊带裙的年轻姑娘居然还捂着耳朵,好像没听见似的。这要是换个普通人早躲远了,她倒好,反而把车速降得更慢。
后来交警说这事其实是同一个隧道分了两段,姑娘中午堵完东头,到下午又去西头重演。那条隧道本来是单向两车道,电瓶车走机动车道本来就不对。司机们看着她高跟鞋咯噔咯噔响,电动车时速才15迈,后面七八辆车排成蛇队,连超车都超不了。有人下车跟她吵,她就歪着脑袋说“我有路权”。结果你猜怎么着?她下午四点被拍完,五点钟又骑进去,硬是把交通闹了两次。
最气人的是警察找她谈完话,就罚了50块了事。现在网上骂声一片,说什么“五十块还不够她高跟鞋一跟”,还有人说这种地方罚款根本拦不住人。其实不光是罚款轻,重点是她好像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急。有网友翻出她社交账号,发现她经常发些“我在XX景点拍大片”“全城堵车都给我让路”的帖子,评论里有人说她就是想出名,连交通规则都不当回事。
要我说这种人真该严重点儿。隧道里车多,你慢骑万一后面司机踩刹车晚半秒,那不直接撞上去?再说她堵车的时候后面是不是还有赶着救命的救护车或者消防车?交警倒是说隧道禁止非机动车,可现在很多人电瓶车没地方走,绕远路麻烦。前几天苏州不是刚装了电动车换乘站,专门给送外卖的骑手停电动车,南京是不是也该想想?
第二天网上有司机爆料,说姑娘后来还在隧道口跟交警理论,“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走”,交警拿监控给她看她半天说不出话。其实这种人脑子清楚着呢,她就是故意找存在感。现在年轻人发个视频能火,发不了就找个地方当众作妖。上个月上海有个网红逆行骑车到高架桥,被拘留了10天,要南京也这样处理或许能少点人学她。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处罚可能不管用。我有个同事家楼下就有个电动车“网红点”,天天有人去拍夸张视频。他说现在交警在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拍到违规就直接寄违法通知到手机,这样总比罚款50管用吧。其实电动车上路规矩也不难,就是别进机动车道,别逆行,可总有人就是装傻。
后来听说交警在隧道里加了警示牌,还放了大喇叭循环播放“非机动车禁止入内”。姑娘再敢进去试试?估计这次处罚就不会是小数目了。现在路上监控这么多,再想这种出风头的招数,不光被罚款还要被全网骂,图什么呢?
结尾:
交通规则从不是用来“挑战”的摆设,更不该成为博眼球的工具。无论是加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还是个人守住文明底线,只有各方都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上,才能让隧道里的车流顺畅,也让公共秩序不被“任性”添堵。
来源:琳子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