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每个社区街道均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 配备法律顾问无需费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21:36 1

摘要: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聚焦法治领域改革攻坚,推动法治青岛建设立柱架梁、积厚成势;坚持开门立法,以良法善治夯实城市治理根基;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增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一网同城”,提供一站式、智能

信网9月2日讯9月2日下午,青岛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强做客民生在线,围绕“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全面履行各项职能,聚焦法治领域改革攻坚,推动法治青岛建设立柱架梁、积厚成势;坚持开门立法,以良法善治夯实城市治理根基;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增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一网同城”,提供一站式、智能化、便捷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严守监所安全防线,深化社区矫正“精准矫治”模式,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网谈中,有网友关心青岛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有哪些举措?傅强表示,法律援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324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250余万元。立足法律援助兜底保障职能,针对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及困难群体需求,重点加强赡养抚养、人身损害、工伤赔偿等民生领域法律援助,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打造市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集成法律咨询、案件受理、司法鉴定等8大类服务功能,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的便民承诺。严控办案质量,建立“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创新实施案件办理质量提升“四项机制”,上半年案件办理合格率100%。创新宣传模式,开展法治护航“四进行动”,构建“双线融合”咨询网络,12348热线与12345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工单联办,上半年解答咨询15.2万人次,通过“热线+调解”机制化解纠纷1329件。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能为市民提供哪些线上线下服务?傅强称,目前,线下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可以实地到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线下实体平台,地址位于市南区香港中路80号青岛中央法务区一楼服务大厅,中心提供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的咨询、预约及办理指引,同时各区(市)也分别设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市民如遇到有需要化解的矛盾纠纷,可以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就近申请调解。每个社区、街道均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了法律顾问,市民可直接到所在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司法所申请调解,无需费用。线上公共法律服务主要指12348热线调解服务平台,涉及劳务欠薪、消费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咨询问题,市民均可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将就相关法律问题予以解答或引导申请调解。

青岛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如何确保普法内容更贴合市民实际生活需求?傅强介绍,近年来,为让普法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我市在普法工作中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举措,努力让法律从“纸面”走向“生活”。青岛市司法局的主要做法有:

打造“零距离”普法阵地,让法治融入生活场景。着力构建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法治文化阵地,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和学习法律知识。比如市南区打造“15分钟法治文化圈”,市民步行15分钟就能找到法治文化点,这些法治文化点可以开展“靶向”普法,如面向青少年的“普法阵地行”,面向老年人的“银龄普法”讲座等,此外还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和惠企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224处,法治文化长廊523处,普法宣传栏1.2万个,“一村(社区)一法治文化阵地”实现100%。

创新“接地气”普法形式,增强趣味性与体验感。积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广泛开展法治微视频征集大赛、法律知识趣味闯关、法治旅游线路打卡等形式,增加普法的互动和体验;把普法和文化融合创新,将普法与非遗、民俗节目等相结合,加强普法的传播力;拓展新媒体普法渠道,利用直播、在线问答等形式,吸引年轻人关注,扩大普法覆盖面。

聚焦“急难愁盼”提供法律宣传与服务。普法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要紧密围绕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普法活动中紧扣婚姻家庭、遗产继承、物业服务、邻里纠纷、劳动合同、民间借贷、老年人权益保护、消费金融等重点领域进社区、进大集、进企业等开展普法讲座、以案释法,如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走进亢家庄社区服务大集、工会为职工提供法律门诊服务等。

推动“多元参与”普法格局,形成普法合力。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等专业力量下沉基层,到企业、社区等面对面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等结合3.8妇女节、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汇聚多方力量,推动守法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成效。

针对网友提问市司法局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了哪些工作?傅强表示,今年以来,市司法局聚焦企业期盼,致力于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强化营商环境领域制度供给,推动制定《青岛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建立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失效前提醒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牵头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推进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提升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效,在90余家企业设立行政复议惠企联系点、助企服务点,优化涉企复议案件审理机制,今年以来已办理涉企复议案件400余件。加强企业合规指导,发布跨境合规等4部工作指引,联合相关单位开展RCEP“春风惠企”行动、外贸企业合规法律服务等系列活动。五是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编制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名录、涉外律师名录,引进2家知名涉外律师事务所,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