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刊丨一泓灵古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21:34 1

摘要:灵古潭边,铺展着三四百亩散发泥土芬芳的农耕地。常年披绿的山,掩映在绿树中的村庄,在耕地边延绵圈转。山和土地,村庄及月影,似是一心向潭,有的从远方逶迤而来,有的直接把它捧在手心,隐隐透出亲它爱它、无限眷恋的写意。横亘于水潭北面的灵古山,峭拔伟岸,像巨人般撑开天地

在我家老屋前方几百米处,有一眼清幽幽、蓝汪汪的水潭。水潭名称出处无考,人称“灵古潭”。

灵古潭像画的点睛之笔,被大自然轻轻地安放在一片山间谷地上。其潭口顺畅溜圆,圈去了三四十亩土地。如圆月一样的水潭,像只眨巴在乡野间的大地之眼。

灵古潭边,铺展着三四百亩散发泥土芬芳的农耕地。常年披绿的山,掩映在绿树中的村庄,在耕地边延绵圈转。山和土地,村庄及月影,似是一心向潭,有的从远方逶迤而来,有的直接把它捧在手心,隐隐透出亲它爱它、无限眷恋的写意。横亘于水潭北面的灵古山,峭拔伟岸,像巨人般撑开天地,挡住了北来的寒凉。

上天给了我的家乡一眼清潭,还赐予她遍野绿意盎然的林木。林木长在山上,长在村里,长在田地边,也长满灵古潭的四壁。其中那株据说已有500多年树龄的大叶榕,枝繁叶茂、葳蕤卓立,像个忠诚卫士,默默地把它身边的水潭紧紧守护。灵古潭在此安心涌流,养育一方水土,造福当地百姓。

一泓灵古,半潭传说。灵古潭之所以让当地人记挂热爱,除了它泉潭清清,足够美丽,还与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相传在明末清初,灵古村东一韦姓壮族村民与村西一蓝姓瑶族村民家中有子有女,于是决定“换亲”。韦姓村民家中的男孩先一年娶了蓝家女,待到蓝家要接新娘的前两个月,韦家女孩却与一个男子私奔去了。韦家女孩“逃婚”,蓝家吃亏,多次上门找已是儿女亲家的韦家讨说法。韦家当时也不知道女儿私奔何方,心中喊冤。多次与韦家商讨无果,蓝家愤懑难平,有天招了同居村西的所有瑶家族人结伙到村东韦家讨说法。韦家本是理亏,但嘴不让人,争论时,说了不少有辱瑶家人尊严的话。这下可把瑶家人惹毛了,韦蓝两家的矛盾登时演化成瑶壮两族的矛盾。

两族人不至大打出手,幸因有一位名叫韦德化的先生调解。先生教私塾,讲礼义廉耻,还急公好义。在他的疏解下,两族人不再明争,却也放不下心结,从此以邻为壑、不相往来。

这时期,往年多旱也寸水不瘦的灵古潭,竟让人使了魔法一般,一夜间消去无踪。早起,村里一个叫韦姐花的女孩去挑水,发现空空如也的泉潭,黑乎乎地大张着口,似要把她生吞。韦姐花受了惊吓,回家后便生出病来。发烧的韦姐花在床上躺到第三天,迷糊中,见一鹤发童颜者,飘飘然落于她床前。老者说,他是灵古的“土地”,来救她和灵古人的命。姐花惊问何故。土地说,灵古乃仙居净土,汝族人相斗,触怒了水神,它撤潭水是小惩,如果村里人不去恩怨,再斗下去,全村人都要遭殃……

韦姐花听完土地的话,急出了一身汗,醒来不见神仙,倒觉神清气爽,病体一夕愈好。姐花把她的梦告诉母亲,她母亲在村中广为传播。初始人们对姐花所说将信将疑,及至有人攀索去取潭中遗留在窝缝和浅沟里的水,竟死于非命。众始惊惶,忙去求德化先生作中,叫背婚的韦家杀猪请蓝姓一族人吃饭赔罪。两族人才勉强伸出双手,轻轻一握。

两族人趋向和解后不久,下了一场滂沱大雨。人们惊喜地发现,潭边似已枯死的榕树又生发出新芽来,接着,潭又盈满清水,仍是那蓝汪汪、点亮苍生的模样。

灵古潭的灵异,无疑是人们编出的神话,但故事是向善的憧憬和希冀,故事的潜移默化,似乎真正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灵古人——他们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赢得了远近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清清灵古潭,旧时一涸,涸出了一个神话故事。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潭水干枯,竟不止一次!人们依然相亲相爱,这“水神”又是因何故动怒呢?科学的普及,让神灵之说变成荒诞,灵古潭水的每一次涸,不消说,是人祸,是生态受破坏之殇。

20世纪80年代初,那场让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包干”,让灵古人的粮仓迅速丰盈起来,钱包也日益鼓胀。但是,在实行“大包干”时,灵古人把山林排除在外,无人去管山,又人人盯着那山。人们提刀山里行,烧炭、取材、卖柴火,斧锯声惊飞山鸟,满山的树桩尽洇泪痕。不几年,灵古郁郁葱葱不再。山被剃光后,潭口下几米深的流泉不时变小、变细,大旱年头只现渍涌,不复涓流。泉水断流,灵古潭也就血脉梗阻,水慢慢降下去,以至沉入地底,一泓灵古在焦渴中闭上了眼睛。干涸的潭底裂开皱纹,如同大地的叹息。

科学的枝蔓长在心里,灵古人明镜似的知道,林是水之源,要使灵古潭变回清凌凌、蓝汪汪,常年不涸那模样,得浚其源泉,得种树恢复生态。从政府组织“造林灭荒”那年起,他们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大种玉桂、竹子、桐果,一年又一年,树木渐渐把那些裸露的石头盖住,灵古潭干涸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辗转20多年过去,进入21世纪,灵古潭没有一次消去,泉潭清清,再也不涸。那“水神”似乎也已经安心远游,不再回到灵古向人示警。

清清灵古潭,汪汪一泓水,灵秀了一个地方,美活了一方天地。近几年,灵古人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集资、引进资金,对灵古潭水进行开发利用,建设了名叫“万寿金泉”的饮用水厂。如今在灵古山腰,仍能望见那泛着波光的潭水,还见水漾的涟漪中跳跃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字标语。

一泓灵古,讲述着古老的瑶乡传说,也倒映出新时代的“金山银山”。潭水无声,却将这绿水青山的誓言,漾成比传说更动人的叙事。

(作者简介:陆云帅,壮族,河池都安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谁都跑不掉》、散文集《纸上乡关》,作品见于《民族文学》《海外文摘》《广西文学》《散文选刊》《三月三》等刊)

来源:当代广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