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国春城长春,一个由吉林省盲人协会发起的特殊的法律援助组织正在默默书写着感人的故事。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这个由盲人自发组建的团体,用专业与热情为残障人士点亮了一盏维权的明灯,更用行动诠释着“自尊自强、互帮互助”的深刻内涵。
在北国春城长春,一个由吉林省盲人协会发起的特殊的法律援助组织正在默默书写着感人的故事。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这个由盲人自发组建的团体,用专业与热情为残障人士点亮了一盏维权的明灯,更用行动诠释着“自尊自强、互帮互助”的深刻内涵。
夏末时节,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群体,见证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凡故事。
自强不息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
崔志方是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尽管视力障碍给他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却未能阻挡他学习法律知识、帮助他人的决心。“我自己经历过维权困难,深知盲人朋友在法律需求上的无助。”崔志方边说边熟练地操作着读屏软件,浏览着法律条文。
每天,他都要花费数小时接听求助电话,在群里解答法律问题。从劳动合同纠纷到物业缴费赔偿,从消费权益保护到婚姻家庭调解,崔志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盲人朋友们排忧解难。
崔志方说:“许多残疾人遇到权益受损时,有的选择忍气吞声,有的做出不当举动,往往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由于在初期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援助,而发展成更严重的权益受损,更有严重的造成很多冤假错案。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维权意识,而是缺乏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和面对诉讼的逻辑以及勇气。”
自尊自立
不做“以残卖残”的事
四平市铁西区盲协主席迟保安的一席话道出了这个群体的共同心声:“我们是残疾人,但是我们不能以残卖残,我们不做无理的要求,我们自己尊重自己,不做让别人不尊重自己的事儿。”
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语,折射出新时代残疾人自尊自强的精神风貌。迟保安告诉记者,残疾人维权不是要特殊照顾,而是要平等权利和公平机会。“我们追求的不是优待,而是公正;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的工作始终坚持理性维权、合法维权的原则。他们帮助残疾人梳理事实、收集证据、分析法律条款,既不夸大也不回避问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只有合理合法地维权,才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迟保安补充道。
互助互爱
聚沙成塔的力量
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个互助合作的典范。由吉林省盲协牵头组织,各地盲人积极响应,有专业知识的提供咨询,有组织能力的协调资源,有时间的负责联络,形成了良好的协作机制。
在这个群体里,每个人既是帮助者也是受助者。一位刚接受过帮助的盲人朋友,可能下次就会成为帮助他人的志愿者。这种互帮互助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资源有限的问题,更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还定期在群里开展励志教育活动,邀请成功残疾人分享经验,邀请法律专家举办讲座,邀请心理咨询师提供辅导,全方位地支持残疾人的生活和维权。
系统维权
从知法到用法的路径
对于残疾人如何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委员会的成员们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方法:
首先是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委员会定期整理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语音形式和盲文版本来传播,让法律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其次是要保留证据材料。他们建议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存相关凭证,如购物小票、合同文本、通话录音等,为可能发生的维权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是要善于寻求帮助。残疾人遇到法律问题不必孤军奋战,可以向残联组织、法律援助中心、公益律师等寻求专业支持。
最后是要选择适当途径。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不同方式,委员会会帮助分析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社会支持
共建无障碍环境
残疾人维权不仅需要自身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积极与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高校法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专业支持。
越来越多法律专业人士加入到助残志愿服务中,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咨询和代理服务。一些法院和仲裁机构也开始关注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提供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流程。
“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盲协主席王琦表示,“我们期待更多机构和个人能够关注残疾人权益保护,共同营造更加包容、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心灵之光
照亮前路的希望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崔志方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曾经接受过帮助的盲人朋友如今成了委员会志愿者,他说:“我曾经在黑暗中摸索,是你们为我点亮了一盏灯。现在,我也希望成为点灯的人。”
这句话或许正是这个群体最好的写照。身体上的障碍或许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却没有限制他们心灵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自助与互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取了权利和尊严,也为整个群体探索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的道路。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视力障碍可以阻挡光明进入眼睛,却不能阻挡光明从心中散发。在这条维权与自强的道路上,每个残疾人都可以成为照亮自己和他人的那束光。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吉林省盲人协会法律援助委员会的故事只是全国无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缩影。他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改变着自身命运,也在推动着社会进步和法治完善。
期待有一天,当权益的阴影试图笼罩,每个残疾人都能坚定地、声音铿锵地表达:“我以守法为根基,以爱国为信念,以自强为力量——正己身而后求公正,明大义而后争权益。我站立的地方,既是法治照耀之地,亦是公平应该抵达的地方!”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